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欢迎阅读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

其实我是一个很没有耐心的人,这次竟然能坚持读完这厚厚的三大本《平凡的世界》。这足以说明这书的魅力之大,而我看完后感触也颇深。

从孙少安身上,我学到永不言弃和为人要善良,他的砖厂倒闭,肩上有一大笔债务,他消沉过,痛哭流涕过,但一年后,他振作了起来。最后成功使他的砖厂活了过来。而且,在他背负巨额债务,无法偿还村里人工资的时候,村民们对他冷嘲热讽,甚至窝囊无比的`二叔孙玉亭都敢对他恶语相加。但在他的事业重新红火后,他还是摒弃前嫌,重新邀请村民们到他的砖厂干活,让他们赚点肥料钱。甚至后来,还破财为村建造学校。这才是真男儿!

从孙少平身上,我认识到劳动带给人自尊和荣誉。

从田润叶身上,我醒悟道:不要固守所谓的理想主义,要适时回归现实主义。不要等到事态无法挽回,才追悔莫及。她是幸运的,虽然她曾因为嫁给李向前,且心爱的少安另娶他人而有过一段十分痛苦的经历。但后来向前的腿受伤,让她醒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

时代变迁下人物群传,都在一个个的苦难中磨砺成长。平凡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承受生命中的荣辱与苦难,每次让我替他们在获得短暂的幸福而高兴时,我都会提前冷冷的打个寒战,替他们想想下次的苦难会有多难,这不是犯贱,恰巧这可能就是生活。

命运总会不如愿,但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艰难中,才能使人们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可能苦难的意义便是成长吧。

即使面对小说并不圆满的结局,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少安、少平、俊武这样的能人一定会好、一定会不负众望、因为他们一直在前行、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准备着。小说会让苦难中的人燃起信念:我在成长,以后生活的甜蜜是充满希望的。

每个人都会在经历苦难后成熟成长,当然我希望它能更快的到来,尽早去感知,去领悟,去体验、去成长。

对于我个人来说,小说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走进那个现实又梦幻的时代、学着站在时代的角度上去思考、站在人物的立场去看待”。

看《活着》的时候,那会年龄还小,对生活并没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却会因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绝望,会流泪、会伤感。现在在读《平凡的世界》时却渐渐在理解和体会这种时代的命运感,毕竟明天还得按照自己的路去生活。

或许再随着阅历的增加,会有更不一样的感悟。但现在请不要见怪,也不要见外。

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3

春节放假回家,我们寝室的同学决定读一本路遥的小说。之前就久仰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鸿篇巨制使我们重温中国当代西北城乡社会的生活。路遥先生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先生本名王卫国,路遥是其笔名,是中国当代作家。1988年,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问世了,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质全景式地展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该书在未完成时就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报。但是,由于昼夜颠倒专注于创作,路遥已经身体透支,但他仍然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解答人们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疑问,他写了一篇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1992年11月17日,或许是积劳成疾,路遥英年早逝,让人们对他的《平凡的世界》更加肃然起敬……

路遥在用生命诠释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孙少平仿佛是以他为原型,是他的化身,在现实生活中他寅吃卯粮,一直到死也是穷苦潦倒,小说中他却要创造一个理想国度,少安与少平的成功似乎就是他最大的慰藉。

《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十年为背景,孙少平、孙少安等主人公都是平凡的,但他们却敢于突破平凡,创造不凡的人生。他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信念、有认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们白手起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迎娶白富美。劳动与爱情、挫折与憧憬、痛苦与欢喜、理想生活与现实社会冲突纠葛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展现作者的初衷。这部著作的画龙点睛之处就在于它给了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一个追求,一个理想天国,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孙少平,一个来自农村的贫苦青年,然而他却对知识有着无边的渴望与向往,即便是每天只有两个黒馍馍,连一份最便宜的咸菜都买不起,却因为心中有理想而渴望上学。他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命运多舛,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变了他,生活苦难不断加剧,知识视野不断拓展,每当他想到保尔,他就会坚持下去,“花为了瞬间的辉煌,忍耐了多少暗淡无光的日月。”人生就是无休止的战斗,“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的。”男子汉就该如此,永不言弃,不抱怨生活的苦难,而是为了明天的辉煌向前!

孙少平的爱情之路虽然充满了挫折,但也真实地展现了他的个性。最初,命运的捉弄使孙少平与郝红梅上演了一段“想爱不能爱,想留不能留”的琼瑶式暗恋,彼此相爱却终不能白首相依,这段姻缘最终破灭。最后他回到了惠英身边。强大的责任感与自我激励,促使他做出抉择。在艰苦的时代,女人们总需要一个肩膀去依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身份的不同,家庭的差异在不断阻挠着他们。面对这来之不易的爱情,有些人坚持着,有些人放弃了,那时候说好的海誓山盟,最终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因此路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早晚决定个人命运!”他的精神已令人肃然起敬,“即使心中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在我看来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会帮父亲干农活,因家境困难而选择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同时他也不忘证明自己而去参加考试。他与弟弟一样平凡而不平庸,沉稳内敛,知足常乐,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索取什么。作为家中的栋梁,他要承担的更多,这使他走向成熟,挣脱束缚,成为三好青年,农村变革的先知者。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与孙少平,拥有如此强大的内心,绝非等闲之辈,正如孙少平所说他也想穿一身整齐的衣裳,意气风发地站在同学们面前,他也很想吃一份甲菜,拥有其他同学的“平凡”,他也想在人群中走过,接受人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可是一想到现状,只能是无计可施,只能屈服于命运,然后以一种向上的姿态,向善的心态,无论幸福还是苦难,无论光荣还是委屈,都要自己承受,永远积极乐观,努力拼搏,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现今的我们,大多数都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衣食住行,与以往三十年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从现在起,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苦难,而是正视自己,为自己感到满足,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别样的光彩!

如果是一名医生,就做一位救死扶伤的妙手神医,如果是一位警察,就做一个一心为民的人民英雄,如果是一位老师,就做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民教师……

“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

大学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4

茅盾文学奖桂冠上的明珠,从中国黄土高原上普通农村的历史变迁中,展现出社会各阶层复杂的矛盾纠葛,众多主人公之间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许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套好书,而我认为并不尽然。正如有些书,当你年少的时候读不懂的时候,那就好好珍藏着。会有一天,当你掸去书架上的灰尘,用心阅读,就会忽然读懂了。就像有些道理以前有人给你说了好多遍,你没能理解,但是等你走过人生的某个阶段,就会忽然明白。

《平凡的世界》大概就是这是一套书,洋洋洒洒一百五十万字中,不管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读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年少时体会少平读书的艰辛;青春时体会少平之于郝红梅,晓霞之于少平,润叶之于少安,向前之于润叶,那种暗恋的懵懂;工作后体会那种孙少平工作时那种为了生活打拼的困难,少安创办砖厂的三起三落,少安还有润叶曲折的感情生活;还有年老后,孙玉厚老汉面对生活近似卑微的绝望。

的确需要努力和劳动才能改变人生,但人生总是不如意,哪有那么多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例子,生活根本就不是你原先想的`那个样子。就像我们刚毕业时,初入职场,以前老师也是千叮咛万嘱咐,注意这,注意那。其实生活根本就不是你原先想的那样,有些事情需要自己慢慢了解,有些苦难需要自己默默承受。

书中曾经感动过我三次,三番落泪。

当少平历经千辛万苦,在煤矿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却收到心爱的晓霞去洪灾现场采访,为救一个被洪水围困的小姑娘献出了自己生命的电报,在此我唏嘘的不只少平,还有田书记,晓霞那位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父亲;当向前因车祸不得不截断双腿,对生活失去了所有希望时,原本深爱着少安的润叶终于幡然醒悟,带着深深的愧疚与悔意,明白她该珍惜的,不过是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却从未被她接受的丈夫。那才是真正的爱情,不只激情与热爱,还有默默的承受与付出;当金波重返高原去寻找那个一见钟情的马场姑娘时,经历数月却杳无音讯。就像老男孩唱的那首歌一样,“那是我曾深爱的人呐,如今是什么模样?”

人生仅此一次,有时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该长大了,总该长大了,小时候梦想过的世界,没有那么美好,但我们总要面对,这个平凡的世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