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 篇1
近日,《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与往常网络中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对此,袁隆平的助手回应,袁院士本人只有一辆值十几万的车,网友支持他买车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有意思的是,就在网民热挺袁隆平买车的前几天,网友们正在对中国平安老总拿6610万年薪大加指责和质疑。截至昨天,在逾17万人参与的.调查中,92.9%的网民对“深平安三高管年薪均超4000万”表示不赞同;80.52%的人认为这些高管贡献不及薪酬。
仇富不仇袁隆平,因为袁隆平是透明的富豪。以“杂交水稻之父”名扬天下的袁隆平,已经拿遍了除“诺贝尔和平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外几乎所有中外的重要相关奖项名誉。他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所有人都黯然失色。“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个由美国人提出来的问题一度非常严峻的摆在中国人面前。而20年来,我国已通过杂交稻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袁隆平还要把杂交水稻作为一个援外的双赢项目,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中国人的贡献,帮助地球村的穷人免于饥饿。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像袁隆平这样的富豪能有几个?
同样,公众攀比不攀运动员。运动员的辛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此前有消息说,中国奥运冠军奖金将创历史新高,个人所得税全免。这一政策定得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没有一个人不是发扬勤奋进取、勇于拼搏、不畏强手的优良传统,没有一个不是弘扬永不言弃、超越自己、挑战极限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荣誉与奖励来源于拼搏,谁要攀比,赛场上试试看!期待着我国体育健儿在自家门前的奥运会上,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创造新的奇迹,为祖国赢得荣誉,为奥运增添光彩。他们的奖金拿得越多,全国人民越高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巨富,谁在追求财富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谁承当了社会责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和谐社会需要财富的阳光,更需要阳光的财富。尽管网友们“仇富不仇袁隆平,攀比不攀运动员”折射出的社会心态有其复杂因素,但是,只有阳光照耀下的财富才会为我们这个社会所尊敬,灰色财富、问题财富终将还原真相,遭人唾弃。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 篇2
最近公司上上下下,正在宣传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我们从各种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以及机关党委组织看录像活动中了解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认真阅读了8月21日刊登在《新金山报》上标题为《我的“中国心”》这篇文章,文章介绍了吴xxx的生平和他的'先进事迹。看了这篇报道,我为他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所感动。他虽然被尊称为“中国航空发电机之父”,但他却从未拿过任何奖项,他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从这篇报道中,如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我总结了三点:
一是学习吴xxx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吴xxx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即使他有过迷茫,但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
二是学习吴xxx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
吴xxx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求真务实。作为技术主帅,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谦虚谨慎,发扬技术民主,正确决策;作为专家,他知识渊博,精通业务,治学严谨,释疑解惑,传经授道,精心培养年青一代,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
三是学习吴大观同志牢记宗旨、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吴xxx一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他无私奉献,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 90岁高龄时,依然为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他不计较个人得失,46年每年多交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用生命践行着入党誓言。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牢牢把握这三点心得体会,见贤思齐,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以提升素质为动力,注重提升个人责任感、培养良好修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以吴xxx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干好工作。
结合公司开展的“对标创先活动”,就是要对照标杆、先进,寻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本职工作出发,立足于公司层面考虑问题,强化“三基”管理,完善“三基”工作检查与考核办法,促进专业管理和基础工作,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 篇3
近期,我区开展的“三整顿”活动,x局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学习先进同志的典型发言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对自己解动很大,感触很深,通过学习更坚定了自己干工作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理论学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树立良好的学风,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我们党历来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就把学风问题与党风问题联系起来,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待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号召全党来一个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学到了一点东西,更好一点。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切实形成“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学习是人生的加油站,事业发展的助推器,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
二、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要求转变不够。
今年以来,从全国到全区的发展形势都产生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方针政策,在城乡统筹就业、扩大社会只障覆盖面等,省、市、区先后作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刻,落实还不够到位,抓具体事务多,学理论政策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老眼光看待新事务,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思想框框多,今后要有发展的信心,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要短期行为,要做长远打算,要有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要和工作好,工作强的同志做比较,要善一发挥主动能动性,对上级文件要学深学透,不能照抄照搬,要举一反三,针对实际提出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在自己的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既要讲政策,讲原则,又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思想方法主要是指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务的态度。我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辨政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三、工作方法不够创新。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思想保守,办法不多,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去以新的思路,新的思想去考虑,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去解决。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下一步措施:
一、树立高度责任感。我们常讲没有责任的事业是没有希望的事业,责任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干部职工而言,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事业的责任感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表现,是对事业忠诚的具体表现,责任是动力,责任也是压力,有了责任心,动力大,活力足,就会自己加压,责任心强,什么问题都不会放过。只有抱着高度的责任心,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事业第一工作第一的思想,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才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二、扎实工作,做出一流业绩。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事前带头搞好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事后要总结,善始善终,要学会处理疑难问题,学会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放手不管,新的工作要靠上,指导有方,推动有方,确保完成,在工作指导上要有争上流的意识,创一流的措施,出一流的效果。要认认真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化解在科室内部。
三、提高服务质量。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工作中要主动热情,态度诚恳,行为文明,服务周到,要耐心倾听,全面细致地解答清楚,严格遵守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严格办事程序,优质服务,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 篇4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