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专业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课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我们多了一门专业课----物流地理,作为港航专业的专业课之一,物流地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刘念老师带领我们学习这门科目。

在这门专业课中,很多以前我们忽略了的交通要道竟然都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重点,“八纵八横” “五纵七横”“两纵两横”等专业词汇让我们花了眼,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慢慢才知道“八纵八横”包括京哈、沿海、京沪、京九、京广、大湛、包柳、兰昆和京藏、煤运北、南通道、陆桥、宁西、沿江、泸昆、西南出海,“五纵七横”指的是公路国道主干线,,“八门”指的是虎门、虎跳门、蕉门、横门、崖门、磨刀门、鸡啼门、洪奇门等等。

在学期初,老师就要求我们自己上网查资料,在一幅幅地图中画出铁路、公路、水陆、八大经济区等等,在这期间让我们磨破了头,开始对着地图不知所措,到慢慢的得心应手,最后当一大沓地图展现出来时充满了自豪感,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确实记住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对知识的了解不局限于书本,并随时间的发展不断更新自我了解,就如刘念老师一样,每年都在教书,每年都在学习新知识。

后来,老师让我们自己做专题,作为历年的热点问题,这些专题相对而言专业性比较强,对我们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做专题PPT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资料过旧,甚至是错误信息的存在让我们耗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这期间我和张爽花了不少时间才弄出一个样板进行最后的修改,在做PPT的过程中我们不但了解了自己专题的知识,顺带还了解了很多别的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见世面更广了。

当然,只有理论是没有用的,所以刘念老师也带我们到蛇口、盐田码头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场观看码头的工作流程,生动活跃的教学内容让我们获益匪浅,遍地的集装箱、工作中的岸吊龙门吊、几百米长的集装箱船无一不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以后来这里工作!

一学期又过去了,专业课也即将结束,学到的知识可能我们现在还用不上,但我相信一定会有大施其用的时候,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

专业课心得体会 篇2

这个暑期,我们相约古城西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课题项目调研。整个实践从前期的立项筹备到后期的顺利开展都凝聚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回首一路上奋斗的我们,感慨颇多。

浅薄的专业知识加上长期的社会脱节无疑使立项成为艰难的开始。面对众多高深的专业词汇,我们开始迷茫,不知所措。后来张大文老师的耐心疏导渐渐平复了大家焦躁的心情,我们开始着手尝试着去做,通过和专业老师交流、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搞清了课题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并逐渐深入开始翻阅一些与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在学习探讨中我们确立了项目名称:关注小微企业创新驱动,通过实践深化专业学习到探索融资约束视角下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前期的筹备工作更是满满的回忆,大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团总支办公室,联络校友,确立行程,制定调研计划,准备访谈素材,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在做事,这段日子大家都很忙,但过的充实。充足准备过后,7月14日晚,会计学院“知行合一”暑期社会实践团启程西安!

此次西安之行我们走过三个地方:莲湖区国税办税服务大厅、西安康盛会计师事务所、西安交通大学,在围绕课题开展专业调研之际,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零距离接触更让我有别样的感受。资深注册会计师陈先生带给我的除了深厚的专业素养还有有条不紊的职场气质,聊天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广泛摄取信息的重要性,“潜水在财会行业只有全面掌握社会动态才能灵活把控审计方向”,他还建议我们多浏览财会周刊、证券交易所网站等,时刻同步社会经济发展。条理的谈吐,灵活的思维,许久的聊天让我对会计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好多事需要做。偶遇重庆交大“零元游学”团的油籽们,他们的激情和努力让我对大学生活多了一份思考。漫步西安交大校园,穿行教学楼图书馆,畅谈交大学子,没有浮躁,没有喧嚣,却多了几分心静和沉稳。

工作之余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弥足珍贵,一起赶地铁,一起逛古城,一起体味十三朝古都的气质……太多的一起,饱含着太多的回忆。一路上,张大文老师的悉心照顾更是让人倍感温暖,从渐进熟悉到彻夜长谈,从不理解到有默契,我们一同经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桥梁,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更是在社会中寻找差距再投身学习的起点。会计学院“知行合一”队暑期社会实践圆满落幕,让我们乘实践之马,不断学习改进,挥鞭从此启程!

专业课心得体会 篇3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兴国”是我国实现腾飞的主要手段,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素质教育,是“科技兴国”的重要途径。因此,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科技人员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知识更新学习,是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科技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科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科技进步夯实了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迎来祖国更加美好的春天。

有机会通过网上学习黑龙江科技学院各位老师的讲座,收获颇多,相信对本人今后的工作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次专业知识更新学习,在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心得汇报如下:

一、学习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师资力量配备雄厚

本次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提高科技人员科技理论素养,更新专业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专业课部分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的院长、教授、付家才老师,卢文生教授、高柏臣教授和全吉男教授的专题讲座。几位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授课艺术,全部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广征博引,为科技人员及管理者卓有成效地开展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培训内容是科技人员及管理者迫切需要了解或更新的知识,也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熟悉和掌握的技能,整个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老师在讲课时,并不完全按照书本的体系或者顺序,而是根据课程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有些老师在讲课时会做出很多补充内容,一是增加一些较为基础的东西,扩大知识面,如,在付家才老师讲解的PLC部分,增加了电梯技术的内容。这样便于在学习网络课程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又如,老师在讲课时,把许多相关的知识内容绘制在一张表格上或一张图表上,让你一目了然。这样的结合讲解,更会让学员理解和掌握。你会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使你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和全面。不但能够学会学透,对将来也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更新知识,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在科技工作岗位,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通过这次知识更新,在电气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电气工程学习在我今后的工作及业务能力上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今后的竞争力,为我能在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增添了一块基石。这次知识更新,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次学习丰富了我在电气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一个多月的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努力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对我终身受益,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学习中所得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和知识的更新。

三、努力实践,自觉充当科学技术的践行者。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把自己多年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在实践中再次提炼理论的精华,丰富科学技术的内容,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自觉充当科学技术的践行者。

从学好理论到服务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习者转化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者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真枪实弹,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接受真正地检验。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这次学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学习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好朋友,向他们请教,他们给予我不少的帮助。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不到深刻理论知识的。

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多月的知识更新学习很快过去了,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专业课心得体会 篇4

这是我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个寒假,半年的法律专业的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法律殿堂之门,但法院对我们这些还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既神秘又好奇。而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家乡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实习,在近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法官是多么令人骄傲。在这里我不仅找到学术理论体现和验证,更找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进大学校门,就接受了这份新鲜而有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觉到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增强自己的勇气,毕竟己经开始尝试着用天真的思想去触摸这个社会。尽管有些思想和观点还比较稚嫩和单纯,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进法院实习后,我虚心地向法官们学习,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这是在学校和课本上学不到的,让我终生受益。与此同时,我也看了许多实际案例和一些专业书籍与杂志,让我初步地进入了角色。

一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旁听了庭审,了解到法庭审判的大致流程;通过整理卷宗、翻阅案例、合议庭笔录等都让我逐渐熟悉了法院的实务操作。通过实习,让我了解了本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将理论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今后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矗不久我还很幸运的有机会同法官去豫章监狱处理一起离婚案的调解,第一次走进高墙之内,仅仅一道铁栏之隔,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看着他们眺望远方的眼神,那是一群向往自由的灵魂。

而实习中整理卷宗是我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个是我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鉴于卷宗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在整理前我都问得很仔细,然后做得很认真,整理完后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尽管做的事情都比较微孝繁杂,而且第一次上手,但每一件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学问,特别对于法律这门彰显公平与正义的学科,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处理每个细节时都抱着“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的态度,虚心地向法官们请教,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传帮带,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人身上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为将来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但更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

旁听庭审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庄严的国徽下,现实中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严肃,因为民一庭处理的很多案件是婚姻家庭案,而当事人也基本上是第一次参与庭审,有时双方会激烈的争吵,这时总要法官一遍遍讲诉法庭纪律。甚至有当事人因为不肯离婚差点在庭上服敌敌畏自杀。而法官就必须马上控制局面,安抚当事人。

我深刻地体会到: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仅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的是实务操作、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作一名法官不仅需要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养。作为刚跨入法律门freshman,我们有激情、有干劲,但是我们在拥有这些年轻财富的同时,缺乏经验与理性是我们的致命弱点,我们有时对于案件的庭审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有时过于感性和头脑发热,甚至会因为当事人情绪的波动而产生恻隐之心,这些都是我们在法律职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与避免的我们还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正直的心,我们的心中必须时时都有一杆天平,公平与正义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目标和价值追求!

有人说民一庭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每天都是家长里短的。而且人少案子多,可我看到的是民一庭的法官们任劳任怨的敬业和实干精神,他们常说关乎百姓的事就无小事。法律追求正义,有些人一辈子也就进这么一次法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量的感受到法律是公平的,是他们权益的捍卫者。只有这样这种法制的观念才会不断地传播下去。

在实习期间,我能主动配合实习部门开展有关法律业务的工作,认真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作好实习日记。在这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我对法院的业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促进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们的专业课程才刚刚开始,许多专业知识还没有学到,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实习结束了,但我感觉并不是那么轻松似的,我觉得自己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还得靠自己。实习时曾不断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必须要更加努力读书,学好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塑造好自己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修养,这样才有资格立足于法律事业中。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因为经历而美丽。我想在法院实习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一抹靓丽的色彩,因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独立地生活,如何凭借法律人的智慧和真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赖,如何尽己溜能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我成长了,也成熟了,这里包含了我的努力与付出,但我更要感谢我们西湖法院,因为她给了我这次机会;还要感谢民一庭的所有前辈们,因为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信任、帮助与

专业课心得体会 篇5

我是五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在职期间无缘接触电脑。退休后有时间,子女都成家立业,买了电脑,我也想玩玩电脑,但没有一点基础。不敢上机。一怕把机子烧掉;二怕把人家下载在机上的文件材料"洗掉";三怕引来病毒。因此对学电脑没信心,认为那是年青人玩的玩艺。

几年前,当年只有六岁的孙女在玩游戏,叫我也去玩。她教我如何打开电脑,如何用鼠标在屏幕上点击打开网页,她胆子大不怕烧坏机子。我照她教的办法,象公鸡喙米一样,一口气就打开一大叠网页而关不下来,等到大人回来时,见到这搬情景,真有啼笑皆非的感觉。从此我不想学电脑了。

我想参加电脑学习班,又怕和一班娃娃们坐在一条板凳上多不自在,有伤自尊心;看电脑书又看不懂;问人家又怕提出来的问题词不达意,让人见笑,没有勇气去请教别人。偶尔也去问人一些问题,人家多是不耐烦地在键盘上摆弄几下就成了,而我还是一点也不懂到底是怎么弄过来的,问了也白问。

后来,我还是让子女们教我世界上最简单,只要能上网看新闻的电脑玩法:如第一步打开电脑开关,第二步用鼠标点击"开始",第三步点击"我的电脑",第四步点击"新浪首页"然后点击网页新闻标题,总共才只有四步棋,就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也能学会的。由最初的"新浪首页"到别的网站都能点击打开,这一下使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外部世界多精彩,大大地吊起我进一步学习电脑的胃口。

天天看新闻不过瘾,还想玩一点别的玩艺,还想在电脑上表达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有点交流,这就要求哑吧说话,学会打字输入。利用金山软件学打字,一般花几个月时间就能学会拼音和五笔打字输入,这就有了发言的机会。往后进一步学习电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利用打字输入在网上查寻资料,搜索想要得到的知识,发表自己对某些事件的看转载自学会打字输入后,就自然而然地会想有一个练习写东西的地方,好比是去租一间写字楼,这就是要去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当然最好是免费电子邮箱。那里有可供你写信,收发信件的空间。

申请邮箱这对于有一定电脑知识的人来说,那是不费什么力气的,但对于我这个老年网肓来讲,还感到不少困难。首先是申请表第一关要填的"户名",它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真名实姓,而是要求用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特殊符号混合在一起,"胡编乱造"出一组,全世界没有人和你一样,只有你所申请的网站认同的一组怪怪的数组来,接下来要填的"密码"和"验证码"也是一样,尤其是"验证码"看似容易实则难,据说它还是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编成的呢!这个我直到现在还没弄清楚。

为了申请电子邮箱,我反反复复地不知尝试了多少次,有一次申请好了,又把"密码"给忘掉,为了找回原来的"密码",所花的时间比重新申请一个邮箱还要多,差一点放弃不申请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重新在网易网站上申请到一个邮箱地址和博客地址。

有了邮箱后,如何去利用它,又是一个新难题。写上一些东西,想和别人交流,但找不到收信人地址。有些屏幕上看到的网址,可就是发不出去。因此,有了信箱后还得对信箱内部功能熟悉一番,然后才能应用自如。

到目前为止,我还处于念"人之初"阶段,但对前段学习小结一下,我认为老人学电脑还是大有好处的:

1、老人退休后初期,多有失落感,不去上班了,看不到报纸,买报看太贵品种不可能多,整天看电视也单调,能上网看新闻,外部世界多精彩,能了解国家大事,增加知识,思想不落伍。

2、有利心身健康。在网上可以寻医问药增长保健知识。上机打字开动脑筋,手动眼动全身动,还可以在网上学习太极拳等文体活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