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婆花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婆花读后感 篇1
《花婆婆》一书,是典型的美国式童话故事书。作者以轻盈的笔触,将花婆婆的三个愿望娓娓道来;以短小精辟地体量,诠释了一个小女孩心怀愿望、秉承愿望、实现愿望的时间跨越。
当花婆婆还是个小女孩艾莉丝时,因为受爷爷的故事直接影响,激发了她向往旅行、住在海边的美好愿望,这个是直接的、启发式的,因为在旅行中可以收获知识,增加阅历,住在海边则可以让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快。之所以爷爷说“你一定要做第三件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则是因为前面两点都是利已的,是从个体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第三件事,则是“奉献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环节。如此,爷爷便在艾莉丝的心中播撒了“爱与责任”的种子。
长大的花婆婆–卢菲丝小姐,并没有因为现实生活的无奈放弃自己的愿望。即使是在冬天、即使是在单调的图书馆,她也会抽空去公园中央的温室地看花草,并向往和遐想“热带岛屿”的生活。
在有限的空闲时间里,她争取到了真正的“热带小岛”一游的机会,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民风的淳朴,更因为村长太太馈赠的礼物————珍珠贝上一行字“我永远记得你”,让她铭记了自己的愿望,对周边的人学会感恩,对所处的社会感恩,让“爱与责任”与自己同行,尽管她此时未必知道具体该如何做。
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在花婆婆卧床休养的时候,她竟然发现了自己的夙愿有了实现的可能,播撒鲁冰花的种子,以便这些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花朵可以装扮这个世界,让世界因她的努力而变得更美丽,这正是她儿时的愿望,也是爷爷的教诲。从具体时间来看,确实是挺偶然的,也是她无意的发现,但是,正因为花婆婆每时每刻都将儿时的愿望牢记在心,一旦有灵感和机会,她便自觉主动地抓住了。因为她的执着和付出,她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在分享她的故事的同时,花婆婆更是不忘鼓励我,将“爱和责任”薪火相传。
在《花婆婆》这本故事书里,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宣传口号,也没有“腾挪跌宕”的故事情节,但正是这朴实的、生活化的、平凡人身上的小事,“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每个人均在内心滋生“爱与责任”,也因此更相信“爱与责任”是无处不在、无人不能的。
婆花读后感 篇2
从前,有个小女孩,她和爷爷说好了她一生只做三件事:出去旅行、在海边住、把海边变得更美丽。过了几年,小女孩带了一些花种子,去了好多地方旅行。等到她老了才到海边买了一座小房子。然后她开始做第三件事,她先把花种洒到地里,经过她的精心照料,这些花没过多久已经长得很好了,因为她种花很好,所以当地人们就叫她“花婆婆”。
我记住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和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也想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也想到平静的海边住。我不喜欢种花,因为我不想让别人叫我“花公公”,但是我更喜欢研究昆虫和动物。比方说,甲虫的翅膀为什么是透明的?蜗牛为什么有两道粘液?谁都知道昆虫都会飞,可是为什么蚂蚁不会?我和小女孩一样,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向往的事。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和你的想法一样!所以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孤独的哟。
婆花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花婆婆》,从前有个叫艾利丝的小姑娘,她决定实现自己小时候答应爷爷的三件事情,于是她开始去各地旅行,爬过高高地雪山,走过沙漠,穿过热带雨林,使她交到了许多难忘的好朋友。由于她背部摔伤所以才停下来做第二件事情,找个靠海的房子住了下来,当她发现山坡上开出大片蓝色、紫色、粉色的鲁冰花时,她决定实现她答应爷爷的第三件事情,于是她买来许多鲁冰花的种子,把种子撒在公路和乡间小路上,把种子撒在学校和教堂,把种子撒在她所有经过的地方。到了第二年春天,她所撒下种子的地方全都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她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答应爷爷的三件事情。
读完故事我非常感动,艾利丝是一个守信用,讲爱心的人。我以后做事情也要向她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坚守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平时也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会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婆花读后感 篇4
花婆婆年纪很小的时候,她的爷爷对她说:“你要做三件事。”花婆婆就答应了,她长大以后,真的做好了三件事,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去大海边找个房子住下来、让世界更美丽。她最喜欢花了,把鲁冰花种子撒在经过的地方,等她变老的时候,人们都叫她花婆婆,花婆婆把她的故事告诉了许多小孩子,小艾莉丝说:“我长大了,也要象你这样!
花婆婆年轻的时候,有一天骑骆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她说:”我应该把爷爷说的第三件事做完。“所以我要学习她不怕困难,说到做到;爷爷画画忙的时候她帮着画白云,所以我也要学习她在大人忙的时候主动帮忙;她让世界变美了,所以我要爱护树木、不要污染环境,让小花开得更美,小草长得更嫩,我要扶着用拐棍的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养一只象哈利一样的导盲犬,带着盲人走路,让世界也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