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多美网

2025-07-30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暑假里,老师推荐我们看《爱的教育》,这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中国小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小说《爱的教育》,深深的被小说中一个个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物的思想品质而感动。这本小说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任何古板的说教,却通过平实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最根本的情感爱。

通过十岁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观察所在班级、同学、同学的家长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的感人至深,那些充满了人间温情的小故事往往催人泪下,“每月故事”里讲述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格,则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爱国者》、《万里寻母》这两章情节。这两个故事中,主人公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扔掉了别人的钱;为了找到他母亲,走了近上千里路。

我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我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这本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

在我认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爱的教育有诗人般细腻优美的风度与品格。把我们带到社会中去,娓娓而谈,循循善诱。它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深刻的哲理,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从小就应该以安利柯及他的伙伴做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爱祖国、爱集体、爱父母、爱同学,使自己具有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本领,将来也像安利柯一样,要为祖国增添光彩!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这几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爱的教育》,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不是华丽的语言,而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异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它在感动我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考。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是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得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之间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整夜陪伴我;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妈妈总是挤出时间教我;在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从不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爱是博大的、无穷的,具有伟大的力量,当我读到小侦察员为了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牺牲时,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祖国的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的祖国、同样是抛头颅、洒热血,我被这至高无上的境界折服了、震撼了。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完成了对爱的思考。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妈妈最近给我推荐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是由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通过他儿子的日记所改编的,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

本书主要是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及家人为他写的一些劝诫性文章,建议他应该如何待人处事,还有老师在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的每月故事。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书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故事是每月故事《六千里寻母记》:一个名为马尔科的十三岁孩子孤身一人,勇敢地踏上了千里寻母之路。当他不远万里来到母亲待过的亲戚家时,却得知亲戚已经去世,他到附近询问母亲所工作的地方时,又被告知,他们去了离这里几百英里的地方。后来马尔科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来到了一座大部分都是同乡的小城镇。得到了之前旅途中遇到的一位老人的帮助,很快有了足够的路费继续寻找他的母亲。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没想到的是那户人家又搬去了另一个很远的地方,接下来的路途依旧艰难,脚底被磨破了,风餐露宿的,这一路上,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马尔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途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与母亲多次错过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母亲。

书中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所见的许多事情,以及对这些事情的想法,处处都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切的爱。书的主题便是爱,在我们的生活中,爱也是无处不在的,不过却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反而对爱常常视而不见。父母陪伴我们,养育和教育我们是爱;老师对我们无私奉献,尽全力教导我们是爱;同学之间的'关心帮助也是爱,这些都是爱,都令我们感动不已。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书中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主人公安利柯受到了教育与熏陶,同样我也为其中的情感所动容,这些情感也令读者感到无比温暖,无数个温暖的瞬间,无数个主人公不经意间流露的关心他人的想法,谁不会为这些而动容,而感到心头一暖呢?

阅读完成,我放下书本,自己仿佛也得到一场“爱的教育”,也让我愈发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爱和温暖,想要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曹艺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