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青春梦想的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春梦想的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14号参赛选手***,来自藤州镇一中。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青春梦想》。
清楚地记得初到藤州镇一中的那一天,爸爸送我来学校报名。那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但并不影响我的高兴心情,因为想到终于可以读初中了,还因为透过星星点点的雨帘感受到了大自然在雨中的美,当时的美景真不知该如何描绘。绿,在我心中蔓延。当我沉醉于沿途中的绿意时,爸爸和我说起我们的藤县,说起县城在这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我感到了他上扬的语调里流露出来的骄傲。人们对“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理解中包含着很多共同的期盼。我们对未来的梦想是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我们都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我们都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我们都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藤州镇平政村本就是县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可近几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一间间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优雅的水乡啊,曾几何时,耳边响起的不再是清脆的鸟鸣,而是隆隆的机械声;曾几何时,眼前显现的不再是蔚蓝的天空,而是翻滚的黑烟;曾几何时,闻到的不再是清香淡雅,而是令人窒息的化学臭味。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灭亡才懂得悔恨,如果肥沃的土地变成荒漠,如果空气中充满有害物质,如果河流被污染得连鱼儿都无法生存,那么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我们生存的根基又在哪里?“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现在心底最深的呼唤。
营造绿色,环保先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随手关上通明的电灯,仅仅是将身边的垃圾分类处理,仅仅是更换掉手中的塑料袋,仅仅是拧紧还在哭泣的水龙头?
营造绿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让我们学会尊重善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建设美丽中国,呵护绿色家园!
再宏大的蓝图也是笔笔绘就的,再遥远的梦想也是步步实现的。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个需要我们用心来呵护的家园,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祖国更绿一些,更美一些!相信青山秀水会在你我的共同争取下重生;相信蓝天白云会在你我的共同奋斗中再现;相信美丽中国会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传承。相信你我的力量,我们的青春梦想就在身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青春梦想的演讲稿 篇2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给青春规范一个准确的概念,也没有人给年轻画上一个严格的标点。青春,一个闪耀的字眼,令人羡慕,让人留恋。青春,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更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起点。青春,就象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绚烂而美丽,惊艳又短暂。既然是惊鸿一瞥,我们就要抓住闪耀的瞬间;既然是昙花一现,我们就要开得灿烂,香得幽远;既然是星河浩瀚,我们就要充分燃烧,做一个骄傲的光源。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首诗,其中有这样感悟人生的几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显然,他诠释的'不仅仅是生命的简单过程,而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当然,人不是为了单纯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了梦想,才希望更好的活着;而是因为不懈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才活得更灿烂!
青春,可以是潜心研究,可以是扎根边疆,可以是勤劳的汗水,可以是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座富饶的矿藏,等待开采,等待挖掘,等待释放。一个岗位,说平凡,其实不简单;一种事业,说伟大,细想也太平常;一种工作,说崇高,才能掂清真实的份量。有人追求山川,像蕴含矿产一样富有;有人追求河流,不到目标不罢休;有人崇尚科学,潜心钻研,一丝不苟;有人甘当一颗螺丝钉,有人愿做铺路的石子,别看他们如此渺小,那么卑微,但是只要把他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它们一定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来自暴风骤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没有理想,就不会有追求;没有目标,哪来胜利的招手。朋友,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时代,风口浪尖,万里长空,有挑战,有风险,有诱惑,有迷恋,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我们不退步,不萎缩,不胆怯,因为我们是青年。
是的,我们是青年,象海燕一样,穿云破雾,搏击云天;
是的,我们是青年,象春花一样,企盼结果,等待丰收,要开就开得灿烂……
只要我们洒下勤劳的汗水,我们才会感到青春的珍贵。只要我们绽开青春骄妍的花朵,何愁等不到丰收的时候!
青春梦想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员工放飞青春梦想演讲稿。
众所周知,以企业为家,是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公司“主人翁意识教育”倡导的是每位员工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既享受主人应有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目前,“主人翁意识教育 ”活动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家庭式温馨氛围,促进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识。
我很幸运,从学校毕业后能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一年来,我看到许多员工的无私奉献,听到过许多家人带着关怀的埋怨,感受过大家在机组走完72小时后的欣慰,在这个充满着爱、奉献和责任的大家庭里,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无一不让我感动,更让我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我们身边,这种感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拥有激情成就梦想,让青春闪亮在线,用敬业与奉献换明天的精神,他们把自己每一步踏实的脚印镶嵌在电力建设的史册上,把青春的岁月献给了平凡的生产工作,为机组的提前安全投产和企业的效益增长付出了真情与汗水的`拼搏。而今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党员”的汪公河同志无疑就是这支队伍中杰出的一员,也是我们六安项目部所有员工精神面貌的一面闪亮旗帜,关于青春的演讲稿《员工放飞青春梦想演讲稿》。
2xxx年6月份汪公河同志从公司机关调入六安项目部任工程科长。两年来,他兢兢业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工作中,我们都喜欢喊他“汪科”,在我的记忆中,他除了工程建设,根本就没有工作和休息之分,只要有事情,他随时出动。#1机跟他一起参加调试更让我感受倍深: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按质按量的完成各个节点。所以在调试运行阶段,就是在离六安仅有70来公里的家,最长的时间竟有近三个月不回。
今年初,汪科主动请缨,担当了#2机组的调试重任,不论是从汽机本体还是辅机,抑或锅炉安装。在进度上,他都充分发挥各专业的特长,以每一个小节点的完成来保证大节点的实现;质量上,充分利用外部力量来抓质量管理,调动三级质检及技术员的积极性,按“一次成优”来抓过程质量。一直以来,他都本着学习的态度,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不断的将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正是这种忘我的工作作风和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的感染和激励,让六安电厂工程突破各种困难,全面实现了提前投产目标,赢得了业主以及监理的一致赞赏,为公司争得了信誉。闲聊的时候,有人问他最大的理想是什么,他总是说“工作干出点特色来,多干几台机组,不断地攀登自己。”这么一句平淡如白开水的话,却让我们感到责任是如此之厚重!!!
发生在我们身边像汪科这样的先进人物和感动事件,实在是不胜枚举。那么,在电力体制改革日趋成熟,电力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事关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哪里,是等待,抑或祈求?我们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在哪里,是退缩,抑或逃避?谁都会激情飞扬,谁都会设想明天……,然而有时我们却依然彷徨和茫然。
今天,通过这些先进人物,通过主人翁意识教育,我们有了答案:有了企业的蓬勃发展,才有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我们不仅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承载着公司的命运与希望。所以现在,让我们赶紧登上电力建设快速发展的客船,时刻拉紧“主人翁意识”责任感这面大旗,乘风破浪,为企业,更为自己,实现我们青年人的梦想,让激情回荡,成就梦想,让青春在奋斗中闪亮!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青春梦想的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上午好!
青春因梦想而激扬,我们展示个性,张扬,用我们的文字讲述我们的时代。很高兴,今天我能够有机会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年来当记者的快乐生活。我当小记者已经有三年多了,今年可谓是我参加活动最多的一年。事实上,这一年来我们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活动,我们采访,我们参与,我们用我们的笔记录我们的经历,我们用我们的头脑传达我们的思考,也许这并不能在考卷上给我们多出几分,但是,我们的人生这份大大的档案上却添上了不同寻常的一笔。我们访问农村,看到新农村的种种的变化,感悟祖国、家乡的经济发展;我们远赴北京,体验20xx奥运前的古都风采,明白我们人生的积极的意义;我们在休博会期间采访,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人文魅力,挖掘萧山作为吴越之地的历史沉淀和如今我们生活的高品质之美;我们和老外一起过中秋,在交流的欢乐中学习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成为世界了解我们萧山的一扇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体验和收获,然而我们所参与的、得到的还有更多。因为它,我们得以用我们稚嫩的诗,描述我们的梦;用我们清新的散文,抒发天地的情;用我们纪实的报道,讲述他人的传奇。在一次次的锻炼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相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自信的人。因为这一片给我们展现自我才华的土地的存在,我和很多人一样,离我们的文学梦,更近了一步。通过小记者团,我们这些写作爱好者用文字相互结识与理解;通过小记者团,我们很多人爱上了那种等待与惊喜的感觉;因为小记者团,我们心中那颗文学的.种子开始萌芽,也许有一天,我们之中有的人会走上这一条充满了美和荆棘的道路,追随着我们的天赋,去成就我们少年时的梦。影星约翰·巴里莫尔说过:“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我们伴着小记者团成长,也许不久将来在座的各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离开这里,去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但我们的心不会老去,会一直年轻,因为我们过去、现在、将来都会不断地进取,告诉这个世界,我们不会留下遗憾。一个有价值的生命,一定是竭尽全力地使用自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现出自己。小记者团使我们有机会得以展示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Impossible is nothing.
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每周写文章的习惯。也许有一天,你收到稿费的时候,可以用它们去办一张借书证,向文学殿堂更进一步;也许有一天,你所发表的的作品可以贴满一个本子;也许有一天……
就这样,认识文学和新闻,并且,不知不觉爱上他们。从前,这里有“80年代后”,现在是“90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有“00后”,我们长大了,但“新生代”一直会有更多的新生代的少年怀着文学梦走进来。今年,我们有很多新的同伴来到这里,我相信,在接下来的1年,一定会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一年。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