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1

x月x日——x日,我县在xx幼儿园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学前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园领导的关心组织下,x日、x日,我有幸得到了这两天宝贵观摩学习的机会。在这两天里,共听了15节活动,每位参赛教师的教学方法、构思等都各有所长,教学活动有如行云流水,教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轻松,对于听课的老师们来说更是一种享受。通过这次听课观摩学习,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授课教师有着高度的理论。

每节课的开始都是由授课教师简单介绍本节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老师们在介绍的时候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到深、层层剖析,我不禁惊叹老师们的理论高度。我在想这些课的设计实际上并不是有多难,主要是每个环节老师都能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由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托来完成自己的教学。而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时候虽然环节也与这大同小异,但就是缺少理论的指导,致使一节课不是看起来太花哨就是太空洞。这正是自己以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二、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

面对评委和几百个听课的老师,每位授课老师都是那么的自如和放松,用自身的独特魅力来感染孩子和我们。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实验园的xx老师执教的一节大班语言活动《醒来后的惊喜》,她的教态非常自然,语言精炼,具有启发性,声音优美动听,亲和力较强,从开始的入场就与众不同,每个环节都会给孩子与在场教师留下一个悬念,一步一步把我们融入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她注重每个小细节,每句话都是那么经典,特别是最后给孩子带来的惊喜,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不仅感染了孩子们,也把我们带入到了爱的海洋中,令全场教师及评委为之震撼,并送出阵阵掌声。x老师的大胆、自信,充分展示出了她较高的文化素养及专业素质。整个活动设计严谨,独特,环环相扣,面向全体幼儿,她以独特授课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在场参评教师的深度赞扬。

三、教学设计创意新颖,教具丰富多彩

所有参赛教师教具准备充分,尤其是教具的制作丰富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深深把幼儿吸引,高度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如:xx幼儿园的卞笑老师指教的《快乐拥抱》,她根据活动情节设计了一本大型故事图书,把主人公‘马克把卡’对小树的拥抱,小花、太阳、玩具等的拥抱全记载在画面里,让幼儿一目了然,深深感受到了‘马克把卡’对它们的爱,然后延伸到了对同伴的爱,老师的爱,用拥抱的形式表达出来。整个活动利用大型教具,多媒体教学,影像资料等形式,配以优美的音乐、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幼儿。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把与同伴之间的爱、老师之间的爱等不同方式的爱很自然的让幼儿体会到自己亲人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

参加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还有我园的xx老师,她是一位年轻教师,但她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大胆创新,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在展示活动过程中,面向全体幼儿,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以较好的精神面貌展示出了她自身较高的素质,赢得了在场评委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我想说,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希望年轻教师大胆释放自己的能量,只要你努力了,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这次现场观摩的教学活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执教老师的教育智慧与教学水平,更是她们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正确育儿观的体现,让我切实感感受到了差距所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任何捷径可言,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和历练。就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钻研,汲取经验,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从事幼教工作永远都充实而快乐!

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赤壁路小学),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着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特别是才艺教育、美读、美写教育大力彰显了办学特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真正的教育是要把教与学、师与生这样一个关系高度的和谐统一起来,魅力教育才是成功的秘诀。

众所周知,文章有魅力,就有人愿意读,人有魅力,就有人愿意与之交往,那么,教师有魅力,他的课堂自然会充满魅力,反之亦然。美国教育家吉诺特曾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们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们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们能让学生翻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可见,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魅力的课堂教学,洋溢着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具有引人入胜的情景创设、适度的课堂节奏、相互生成、相互对话、相互动态的生态课堂环境,每一个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在听了赤壁路小学的公开课后,对于打造魅力课堂有了一些很直接的认识:

(一)追求课堂细节。作为教师,只有从每一堂课入手,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在细节上下功夫,推敲“微末之处”“关键之处”;反复思考,精心设计,追求细节的魅力,彰显课堂的魅力。

(二)营造宽松愉悦环境。对一个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放飞思想,砥砺能力。为此,教师要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融进学生心理。

(三)善于鼓励和表扬。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表扬。所以,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坚信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事实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说明他们还行,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毅力;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切忌“一锤定音”,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鼓励、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拓宽其继续转化的渠道。今后我们的课堂提倡“课堂三声”——笑声、掌声、欢呼声,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励学生产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还可以帮助改变学校与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成为永恒的魅力。

(四)关注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有效的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人精力充沛,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过程,情绪状态佳不佳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老师们不能企求。情感到位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创造性便会神奇般的出现。一堂有魅力的课立足于教师课堂的智慧与经验外,还应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课堂表现的机会,获得课堂表现的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人关注的美感、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五)张扬语言魅力。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高频率、高信息化的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对于教师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犹为重要。魅力课堂的营造一定与教师那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息息相关。教师的语言美首先体现在语音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其次是懂得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的常识,发出来的声音宏亮圆润,字正腔圆,清晰流畅。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境,组织恰当的言语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诚然,我们应摒弃那种刻意的人为雕饰的语言,但我们绝不可因噎废食,因为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看家本领。教师要用语言的抑扬婉转,来影响课堂的起伏,增加课堂魅力指数。

总之,此次外出观摩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3

10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曲靖市数学教学竞赛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各县、各学校的教师的精彩授课,从他们的教学中我更深刻的体会了什么是高效课堂、体会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各个教师的讲解都非常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是富源县胜景中学程丹丹教师讲授的《平方根》一课,使我印象深刻。她的讲解生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我受益匪浅。

高效课堂,重要的是“高效”二字,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过程,大家普遍都认为只要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就能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认为说我已经做了,而是要把这一环节落到实处,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讨论了,还是流于形式,还是有同学借讨论的机会抄袭。笔者认为:在讨论这一环节教师要巡视指导,甚至还可以参与到其中,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在此环节中,参与本次竞赛的大多数教师都做得很好。

其次,要达到“高效”的目的,还要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引导者,课堂上的45分钟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程丹丹教师不但讲得生动,而且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给参赛者以及观摩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本次竞赛的教师之所以能这么成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

印象,我想: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教师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教学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其次,驾驭课堂的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

总之,参加本次观摩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它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感激学校给我这次观摩学习的机会,因为通过观摩学习使我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因此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师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3月14日,九山初中一行17人赴xx二中观摩学习,我有幸身在其中,深感荣幸。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一、名校并不一定是现代、豪华建筑的代名词。走进xx二中校园,映入眼帘的楼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豪华,走进教室,内部装饰也不现代(没有重新装修)。但是整个楼群布局非常大气,教室内的教学设施比较完备。有一个细节:每个教室内挂着一支教鞭!这也许给追求现代教育的一些教育者一定的启示。

二、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每一座楼都有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名字(海纳楼、笃行楼、敏学楼、唯真楼、启智楼),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彰显班级特色的班名(宏志八班、问鼎二班、追梦五班……),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的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每个班级外的班级文化长廊都是由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制作而成的,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特色。教室内的班级文化同样精彩纷呈,角角落落都有励志格言、班级宣言以及学校、学部、级部、班级的活动材料。这与有些学校为保持教室内的整齐划一不让随便张贴东西形成鲜明对比。

三、成型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实用的师生共用学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学生,10%学生—待优生,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在xx二中271的高效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导演,总之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共同创造、共同提升,教学相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习成为享受,快乐写在脸上,学习效益当然大幅提高。

xx二中的师生共用学案(预习学案、课堂学案、检测学案)也是非常实用的,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学校经济基础上的强力推进,需要全体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钻研教材、不断总结的耐心。否则,课堂不敢成为开放的课堂。我认为要想成型至少需要3年。

四、精细管理。有几个细节:学校办公室外张贴着“今日值班安排”,从带班领导到值班水电工都在“今日值班安排”上,这样,有何事就可直接与这些人联系,便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学校的塑胶篮球场地外贴有“塑胶篮球场地使用规定”,厕所内张贴“厕所使用规定”。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学校管理之精细。

xx之行,开阔眼界,然何时始于足下?必须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计划。先转变观念,再付诸于行动;先学形式,再加内容;加强学生、老师的情感教育,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细化管理,持之以恒,才能打造出我们九山初中自己的高效课堂,才能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九山初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