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报告作文

欢迎阅读调查的报告作文(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调查的报告作文 篇1

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一向使世界各国、特别是东方各国的家长们感到头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中国,这个间题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笔者是一个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和周围同学一样,在校时有说不完的话,与同龄人和睦相处;一回到家,就沉默寡言,甚至与父母争吵。这种状况,拿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看不惯我,我还看不惯他们呢!”

在学生占全部病员四分之三的一所医院里,我访问了曙光中学的初二学生李洪涛。他对我说:“难呐飞平常日子‘学学学!’考试的时候,‘分分分!’考试没考好,我病了,又大吵大嚷‘装装装’!我真得了肝炎也算走运,可以休整一个寒假啦!”

李洪涛确实走运。八中初二学生杨运生,得在寒假里干一切活来“弥补”没考好的“过失”。其实他也不是没考好,就是没有进人前五名。尽管他也是久病之躯,却还没达到进医院的程度。因此,靠干活来“弥补过失”,也就不可避免了。据调查,像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三十五中的高芸是父母的宠儿。功课不错,可是她也有对父母的不满:“我要骑车去旅行,他们却说不行。这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事都拦着我。游泳怕淹死;骑车怕撞;一个人上街又怕让坏人拐走。我都十四岁啦!”

是啊,都十四岁啦!美国许多学生十岁就能够打打零工,送送报纸,并且颇以能自己挣钱为荣。我们呢?采访结果告诉我,像高芸那样的情况固然不多见,但是反对勤工俭学的家长则大有人在。其理由大多是“没穷到那份儿上——把学业都得荒废了!”唉,是迂腐,还是可笑?

最令初中生们不满的恐怕是家长们头脑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十四、五岁正是人格的形成期,他们需要得到大人们的尊重,需要家庭里有民主空气。可实际上,中国大地,有多少家长没有“权威”呢?“他们不想了解我们,只要我们百依百顺。”这是实验中学哪笃同学说的话。我想,这也是当代少年的心声吧。

采访中,还偶然遇到了一位十五岁的工读学生徐义。他说:“爸爸妈妈不尊重、不理解我,经常打骂。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不得不从朋友那里寻找温暖,可是……”他使用“严酷”这个词,也许有点儿过火,但也未必全无根据。一个中学生每天要睁着眼在家待六个小时,天天胆战心惊,怎么能说不严酷呢?

采访结束后,笔者分析了一下,将初中学生心底的话归纳成如下几点:

1,最需要一个平等和睦的家,一群自己满意的同伴,一个最亲密的朋友;

2,最讨厌考试没得到好分数而家长训斥没完没了,最讨厌家长过多干涉自己;

3,最希望自强、自立,其中经济自立和骑车旅行的要求最强烈;

4,最渴求多得到些课外知识,最愿意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不愿追求高分,不希望排名次。不少同学指出,实现这些愿望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家长“分数第一”的观念;

5,希望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为集体做事而不受家长干涉。据心理学家调查,十三至十五岁会萌发出对集体的空前的爱。

最后,笔者以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身份,向家长和为初中生头痛的人们推荐一本书:《初中学生心理》。

调查的报告作文 篇2

纵观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在形式上、主题上与往年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特别是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话题占很大比重。

一、继承性:

形式上依然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几大类,尤以前两者为主,如全国卷、北京卷、辽宁卷等等。而重庆卷、江苏卷则是命题作文。

基本要求诸如文体、字数等限制则没有改变。

二、新特点:

1.大量取材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话题。如全国卷1、四川卷、陕西卷均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

2.更加注重地方特色和现实生活。如江西卷的“洞庭湖鼠灾”、浙江卷的“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体现地方的实际生活,更为生动可感。

3.抽象式话题依旧占有重要地位。如山东卷、安徽卷、重庆卷等,特别是作为高考大省的地区,其影响不可小觑。

4.大量运用常见材料。如全国卷2、北京卷均采用常见材料,没有选取较为晦涩难懂的作文材料。

综上,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在大量沿袭往年作文题目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凸显时代性,更具地域性和多样性。

调查的报告作文 篇3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xx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0xx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户中,工人320户,占总数比例18.2%;农民130户,占总数比例7.4%;教师200户,占总数比例11.4%;机关干部190户,占总数比例10.8%;个体户220户,占总数比例12.5%;经理150户,占总数比例8.52%;科研人员50户,占总数比例2.84%;待业户90户,占总数比例5.1%;医生20户,占总数比例1.14%;其他260户,占总数比例14.77%。

(二)家庭收入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本市总的消费水平来看,相当一部分居民还达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样本中只有约2.3%的消费者收入在20xx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本市总的消费水平较低,商家在定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调查的报告作文 篇4

时间:20xx年2月1日———2月8日

人物:20名2—5年级小学生

内容:关于压岁钱的金额与用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朋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人们走访亲戚,互相送礼也是不可少的。每到除夕之夜,我们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体现了长辈和晚辈之间的情感沟通。中小学生的“压岁钱”使用问题已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焦点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少则几十,多则数百。如何用好“压岁钱”,已成为家长、孩子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那么,青少年们会用压岁钱做一些什么呢?他们用压岁钱用得恰当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利用寒假期间对我的朋友们进行了一次压岁钱使用情况调查。

我在调查前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分别从“收到压岁钱的金额”、“如何分配使用压岁钱、是否理性对待压岁钱以及压岁钱由谁保管”等方面。

我共采访了20位小朋友,经过细致研究,得到以下调查结果:

5%的同学压岁钱在200—300元之间和400—500元之间,10%的同学压岁钱在600—700元之间,25%的同学压岁钱在800—900元之间,30%的同学压岁钱在1000—1500元之间。15%的同学压岁钱在1500—20xx元之间。20xx元以上占10%。调查得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比较多,其中1000~1500元之间的居多。

20%的孩子会把压岁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上;15%的孩子会把压岁钱用在吃、喝上;10%的孩子会把压岁钱交给父母;30%的孩子会把压岁钱存入银行;25%的孩子会把压岁钱用在其他方面。经调查得知:在这些收到压岁钱的孩子中,多数都能合理使用,有的上缴给父母一部分,多数由父母将压岁钱存入银行,当然也有的往往出手很大。

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很高兴。可以用压岁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看重压岁钱数额的多少,他带给我们的是节日的氛围和亲情的感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越来越多,说明长辈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压岁钱的使用更要科学、合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针对同学们对压岁钱合理使用的问题,我给同学们提了以下几个建议供参考:

(1) 把过年期间收到的压岁钱用来交保险费,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又可以培养我们的家庭责任感,在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主人。

(2) 可以把压岁钱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他人付一份关爱,从小成为一个有爱心,爱帮助别人的人。

(3) 可以把压岁钱的一部分用来买一些有益的书籍,增加课外知识的阅读,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4) 可以买一些水果或食品来孝敬长辈。因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这次调查,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压岁钱虽然是对我们是一种奖励和鼓励,但我们却不能因自己的愿望而乱挥霍压岁钱。我们应该崇尚节俭,不随心所欲、学会理财,不乱花钱财。把压岁钱用在有用的地方,这样压岁钱才显得更有意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