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金色鱼钩的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鱼钩的读后感 篇1
在长征途中,不少人都因为饥寒交迫被活活冻死、饿死。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饥一顿饱一顿,脚下是深一脚浅一脚。
《金色的鱼钩》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战士照顾三个伤员的故事。当时已经没有了食物,这位老班长从不闲着,伤员休息时,他就去找野菜、挖草根。伤员们一天比一天瘦弱,他实在不忍心看伤员这样。一天,他忽然看到一只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把缝衣针做成鱼钩。从那以后,伤员每天都可以喝到鲜美的鱼汤。老班长却啃着剩下的鱼骨头。快走出草地了,老班长却瘦成皮包骨头了。他饿晕了,却仍然把鱼汤留给伤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仍然责备自己把伤员饿瘦了。
如此为别人着想的老班长,竟然为了别人不惜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把能够挽救自己生命的食物让给伤员,老班长有着一颗多么纯洁的心啊!
这个故事反映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困苦,更加反映了老班长的高尚品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用无数红军的生命换来的。
在这个长满了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鱼钩的读后感 篇2
五年级下次的语文书发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其中一篇《金色的鱼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金色的鱼钩》讲了19xx年秋天,红军过草地时的事情。过草地时,有三个小战士走不动,指导员把照顾三个小伤员的任务交给了老班长。年近40的老班长为了照顾好三个小战士,头发都累白了。他为了增加小战士的营养,每天去河边钓鱼,把好不容易钓到的鱼都给小战士吃。自己呢,吃草根,鱼骨头,连鱼汤都不舍得自己吃。为了让小战士能安心吃下鱼肉、鱼汤,老班长还骗他们自己都吃过了。最后,当他们快要走出草原时,老班长却奄奄一息了,他在临死前都不肯吃鱼。
课文里的老班长是我们无私伟大啊!他什么都为小战士着想,想着给他们增加营养,想着怎么样给他们信心和希望。而他自己呢,在明知自己快要支撑不下时,还想着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想着怎么样让小战士走出草原,逃脱死亡。他的死是多么的伟大!
从红军过草地这件事上我想到了自己。我平时吃东西总是东挑挑西选选,挑剔得很,还觉得理所当然。看过红军的苦生活,我要告诉自己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金色鱼钩的读后感 篇3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有很多,其中《金色的鱼钩》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篇故事讲了红军在过草地时,把三个病人交给炊事班班长。可是,炊事班也没有粮食,他们就挖草根,和着青稞面吃。粮食总会吃完的,这下可急坏了炊事班班长。有一天,班长去河边洗衣服,一条鱼忽然跃出了水面,班长赶紧拿缝衣针弯成了一个钩子,钓了一条鱼。三个同志吃上了鱼肉,可是一个小同志注意到班长却不吃,三个同志吃完后,班长却吃剩饭,一位小同志看见了,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可就在快走出草地的时候,班长光荣地牺牲了。
炊事班班长本应该可以吃饱,但是他却把鲜美的鱼肉让给了小红军,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红军的队伍里,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应该多增加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虽然现在我们处于和平年代,但是那种精神要永远保持。
金色鱼钩的读后感 篇4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都是贪心的,为了自己的命,可以牺牲他人的生命,除了有特殊关系的时候。但是我读了《金色的鱼钩》才知道我的认为是错的。
在这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老班长,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三位小战士,把死留给了自己。我读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老班长在吊鱼的情景:老班长,在池子上,老班长默念道:鱼儿快上吊,鱼儿快上吊……鱼钩摇晃了一下,老班长拉上钩的一条也没有,蚯蚓却被吃了,老班长又在找蚯蚓。我沉醉老班长的举动中。
我读完了,我有一些问题:难道老班长不饿吗?难道老班长把革命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吗?难道老班长不想活吗?……一个个问题出现在我脑中,我被迷住了,仿佛自己在一个迷失方向的大草原中。
敬爱的老班长您的一举一动让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您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三位小战士存活的希望;您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革命胜利;您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国家的安慰!在此我向您老班长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