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理解他们、体谅他们,把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装在自己心中;只有爱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
爱的获得是幼儿健康发展的要素,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幼儿如果没有食物、阳光、空气等物质需要的满足,就无法生存;而如果没有爱的满足,就难以健康地成长。因为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一、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
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联系。老师只有付出自己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兴兴、面带笑容地接待每一个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们打招呼。有的家长说:“周老师,从来没见你有发愁的事。”有的家长说:“做你这工作可真不容易,谁能没有个发愁生气的事?我们在单位里不高兴时可以少说话、不说话,可你天天都得乐呵呵的。”真的,我一上起班来,就把其他事都忘了。平时我都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更不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因为那样只能使孩子害怕或产生对抗情绪,不能使孩子明理,我总是给他们讲清道理,所以有的孩子给家长提意见:“你干吗那么凶,我们老师有事都是好好讲的。”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得到成人的爱抚。爱抚会使他们感到温暖,产生幸福感,所以我带小班时,平时采用各种巧妙的办法亲近他们、抚摸他们。如玩“开火车”的游戏时,我通过数数有几节车厢(摸摸每个孩子的头),检查车厢有没有毛病(轻拍每个孩子的肩膀),拧紧螺丝(用手指在每个孩子的耳朵眼转转)等方法接近他们、抚摸他们,孩子们边玩边甜甜地笑着。我还通过“骑大马”的游戏,请他们轮流骑在我的腿上,一边颠,一边与他们进行简短的对话,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跟老师建立了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注意观察孩子们的需要,碰到孩子有难处就及时给予帮助,尽量像慈母一样地关心他们。冬天孩子的小手冻得通红,我会赶紧用双手给他们焐;看到孩子无精打采的时候,我会赶紧走过去问他是不是不舒服。有个孩子叫喜喜,中午午睡时经常会尿裤子,而且这件事还使他感到很紧张,午睡也就睡不好,我就跟他说:“如果要小便,自己只管爬起来去上厕所,老师不会说你的,你只管睡,老师会提醒你的。”平时我值班时,就会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发现他一直翻来覆去地不睡,或是脸憋得通红,就赶紧叫他起来小便,有时他睡着了,我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叫他起来小便,即使有时弄在身上,我也从不怪他,而是帮他洗干净身体,找来裤子给他换上。他的外婆专程赶到幼儿园,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老师真好,孩子交给你们我很放心。”
二、爱是洒向孩子心房的阳光
老师对孩子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的爱是深沉的、真挚的、理智的、面向全体幼儿的爱。因为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孩子们的相貌、个性、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自的缺点。作为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既发扬每个孩子的优点,又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一般来说,长得漂亮的、聪明的、听话的、打扮得俏丽的、整齐的孩子常常招人喜爱,但他们也容易因此形成骄傲自大等不良性格。而缺点较多的孩子,当他不受人喜爱、不被尊重时,他们那原本脆弱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因而变得胆怯、孤僻或者变得粗暴、反抗性强。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关键是老师是否能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凡响”之处,是否重视挖掘孩子潜在的优势。
梦梦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戴着一副眼镜,因为眼睛斜视和弱视,需要矫正。她在集体活动时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发言,在小朋友中没有威信,但她爱清洁,衣服总是穿得那么干净、整齐,画画也很认真,特别是颜色涂得很匀。就因为我经常表扬她的优点,使她在小朋友中间有了威信,与小朋友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家愿意和她玩了,她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方面都随之有了进步,现在都能大胆地为小朋友讲故事了。
有个幼儿叫元元,他是中班插班进来的,比较调皮和散漫,注意力很不集中,不是在下面讲话,就是做小动作,再加上父母离异,一般都是奶奶接送的,对孩子的关心比较少,生活上也照顾得不够细致。但是,我发现他爱劳动,经常主动地帮老师收拾玩具,擦桌子,做事比较认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小朋友想办法使掉在电风扇上的纸飞机飞下来,好多小朋友都说用工具把飞机弄下来,只有元元说开电风扇的开关,让电风扇转起来,它就飞下来了,这件事使我觉得他很聪明。我从未因为他的调皮而忽视过他,课堂上,我会经常请他回答问题,给予他及时地表扬,每天的学习内容我都帮他写在本子上,便于家长辅导。现在他能较好地遵守班级纪律,小朋友之间也不再象以前一样打打闹闹了。
我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是洒向孩子心房的阳光。教师应该用爱来拨动孩子的心弦,把爱无私地倾注给每一个孩子。
师德演讲稿 篇2
教师是人皆有脊梁,但并非是人就能称做“脊梁”,字典中在这一层面给它的定义是:比喻国家民族团体中起中坚力量的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脊梁。那么,我们如何挺直自己的脊梁,去担当国家民族的“脊梁”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有师德!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两千多年前的《礼记》就给我们教师职业道德定下标准;今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六句话概括出师德要义: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这六句话,言简而意丰。它是“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无疆仁爱;它是“清初三大儒”之一的王船山先生不为二臣的爱国气节;它是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治学八十载的不悔痴迷;它是“感动中国”的李桂林夫妇驻守“天梯小学”二十载的不舍情缘;它是生死存亡时谭千秋老师舍命救生的无言大爱!
拜读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言行,何异于为我们教师的脊梁注入营养与正气。
我们湘潭县被誉为“教育强县”,就是因为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师德建设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正是他们领导和培养的一代代师德模范们架构起我县教育的脊梁。在这些模范中,有教育园地带头人的中小学校长,有教师队伍排头兵的班主任,有各门学科领头雁的专业老师。“甘奉丹心竞风流”的省优秀教师贺文杰,用平常四字“做比说好”,道出了一位基层校长为夯实义务教育效果所作工作的细致与艰辛;“爱岗乐教、谱写华章”的县劳动模范谭阳香老师,逆境奋起,用非凡的努力谱写出班主任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人生;凭“热爱,铸就丰盈的诗”的县师德标兵阳雪莲老师,乐学乐教,以渊博的知识和高雅的气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师德规范,他们用高昂有力的脊梁扛起了我县教育的大旗。
师德固然浓缩在他们的优秀事迹和瞩目成就中,但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声“请”,你在注视学生时的一抹笑,你在学生顽劣时的一声断喝,你在学生颓废时的一记醒拍――这何尝不是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当你和同事为教学认真地争论时,当你和学生为理想专注地探讨时,当你闲庭信步谈笑风生时,当你大庭广众挥洒自如时,你又何尝不是在演绎着师德的模样!
这样的师德模范我们的身边不也比比皆是吗?谭绚丽老师,惯于临危受命,也勇于挑重担,几次半路接管乱班,她都不辱使命,用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富于魅力的教学,征服学生。罗瑰老师,为带好语文组团队,身先士卒,打造精品课堂,锤炼自身素养,为我校形成浓厚文学艺术氛围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付义文老师,政教两不误,不仅自己工作出色,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更是不遗余力,他总结教学经验无私地当成公共资源,为教师形成良好的学术研讨习惯作出表率……
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能扭转新生入学时各科第十的落后局面,教师们桌上那一叠叠演练的试题卷,电脑里那一个个精心准备的课件,是最好的注脚;我们能转变社会上某些人讥笑的“乌合之众”,使他们成为“知耻而后勇”的上进生,是因为从校长书记到各科教师都在践行“身教重于言传”的职业信条;我们能从“流水的兵”到形成有凝聚力的集体,是学师德养师德,认识到师德高于私利的结果。正因为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有健康和谐的团队,我们十中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我们十中的教师才能在人们的审视中挺直脊梁。
当终身学习成为集体风尚,当为人师表成为行动座标,当教书育人成为人生目的,当爱岗敬业成为职业习惯,当关爱学生成为内心真情,当爱国守法成为人性本能――当师德成为我们教师铮铮“脊梁”,我们一定能撑起国家与民族的明天!
师德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与奉献托举明天的太阳》。当黑暗布满心空,当人生遭遇冏途,我想起了她。看到她,我就看到了希望和力量;看到她,我就看到了从容与自信。她是我事业的导师,向我传授教书育人的秘诀;她是我人生的引路人,教会我求知做人的道理。她,就是酿溪二小优秀教师——厉红艳老师。她三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无怨无悔。虽青春不再,仍痴心不改。这痴心是一个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的完美诠释;这痴心是一个庄严承诺的最佳演绎。
三十年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班主任,厉红艳老师既是学生心中的慈母,又是他们的益友。我们不曾忘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电话铃骤响,一个小女孩无助地向厉老师求救:“厉老师,我弟弟病了,爸妈在广东打工,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厉老师话没听完,立刻冒着严寒迅速赶赴孩子家中,背起男孩就往医院跑,打针吊水,护送回家,准备夜宵。等一切安顿好后,已是凌晨三点,此时的她已是满身疲惫。这样关心学生的事真是不胜枚举。她用爱践行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座右铭。
作为语文教师,她更是学生心中不朽的神话。从省骨干到省特级教师,直到全国名师。这一顶顶桂冠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哪一样不是充满诱惑与魅力呢?然而这一切的获得却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老师们在办公室喝茶闲聊时,她还在辅导后进生学生;当老师们在家午睡时,她早已泡在教室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当夜深人静时,她依旧为明天的工作忙碌着……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她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永不疲倦。难道她真不知道累吗?不,是因为她永远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的.无比热爱。
我们还记得,她为了训练好学校鼓号队,起早贪黑,忙里偷闲,连续三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皮肤晒得黝黑,喉咙嘶哑充血。厉老师当时才三十出头,因过度劳累,看上去老了十岁,同事们都怜惜她:“厉老师,你太累,一定不能这样累下去了”。是呀,白晳的皮肤,年轻的美貌谁不想拥有,百灵般的歌声谁不珍爱。可是,一旦投入工作,她便什么也不顾,硬是将学校鼓号队送上最高领奖台。多少辛酸,多少苦楚,在那一刻化为一缕轻烟,随风飘散。我们还记得,为了训练舞蹈队,最孝顺的她,连母亲因车祸住院四个院,她都无法抽出一天的时间陪护。她眼里噙满了泪水:“妈妈,我真不孝啊!”自古可是忠孝两难全,“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优秀雏鹰大队”、“全国学赖宁优秀中队”的光荣称号,就是对她家人的最好的慰藉。
众望所归,20xx年2月,厉老师担任学校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从厉老师至“厉大队”至厉校长,尽管角色一变再变,但她对教育的赤胆忠诚,却丝毫未曾改变。她所教的班级语文素养仍是最好的,学习成绩仍是一流的。为了传授新课程理论,她深入课堂,不辞劳苦,每个年轻教师的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她手把手的教导。学校每个荣誉的获得,都流着她的汗水。
她永远是甘洒热血,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坦荡磊落的襟怀,这就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足迹。倾满腔热血,哺育嗷嗷雏鹰,洒一片爱心,播种金色的希望!让我们把今日的感动化为明天的行动,让我们共同用爱心与奉献托举明天的太阳!
师德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早上好!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教育的灵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是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双双支持的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信念。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在教育战线上,我是一名新兵,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曾经疑惑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有一丝的退却。但是短短两年来,我目睹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我们亲爱的张小玲老师,身体不适,却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辛勤的耕耘;我们的梁春艳老师,每天晚上都批改作业到十一二点;还有张小英老师,基本上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补课……
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真挚的师生情,让我不再彷徨,让我勇敢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融洽的气氛深深的吸引着我。慢慢地我爱上了这份职业。这种爱是我工作的动力,这种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学着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诉说,学着细心的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学着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将心中那份浓浓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就拿亮亮小朋友来说吧,他身体瘦弱,个子矮小,因为父母亲外出打工,自己与年过七旬奶奶相依为命。这个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回家没人管教,学习基础较差,但作为他语文老师的我没有放弃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找他谈心,让他充满了自信,找回了自尊,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每天分早餐的时候,我总是给他多一些分量,让他吃饱。每当这时候,他腼腆地笑了,他感觉到了老师在给他施爱。此时我的心里觉得暖暖的,有种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孩子“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说爱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只有爱的阳光才能把坚冰融化;只有爱的雨丝才能使枯木逢春。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结合,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布满沼泽,我都将一如既往,永不退缩。我亲爱的同行们,我们同舟共济。让我们用自己的爱铸就伟大的师魂,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教育这片热土的上空将会晴空万里,鸟语花香。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