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师听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
5月16日,我到滕州一中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聆听了三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文课,第一节是实验小学李艳秋老师执教的《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节是滕州实小新校孙淑莲老师执教的《欢乐的泼水节》,第三节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的《莫泊桑拜师》。下午,又聆听了潘文彬老师、高万同老师的学术报告,听后收获颇多。下面本人就谈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潘文彬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一课,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课标,立足文本,把握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目标,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一次母语教学。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恐怕这就是吧!另外,潘老师的这节课,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他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不愧为全国优秀教师。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2
在空闲的时间下,我有幸观摩了牛老师的专业课,她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观摩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牛老师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她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他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如任晓慧老师在讲到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克隆人的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基因技术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课件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3
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能参加平泉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分数除以整数》这节授课时,授课教师从一件学生亲身经历的捐款问题入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并在教师一步步的引领下得出结论,很自然地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接下来的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汇报及展示成果时,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听众,让学生代表说小组的做法,展示小组成果,并找其它组对此组进行评价,相互借鉴后,再阐述,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归纳。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起其继续学习的欲望。巩固练习设计的有梯度,做到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光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也让学生学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三角形内角和》这节授课时,授课教师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再将探索结果与小组成员交流,最后展示成果,突显了解决问题多样化。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后又设计小组计论,使问题得以升华。巩固练习题型多样、重难点突出。
总之,两节课的学习,让我真正感受到教学精英的风采。他们能很好地掌握教材内容;重难点很自然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自如地驾驭课堂,对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轻松地解决。其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
人曰:活到老,学到老,我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人民教师。
作为银行员工要深刻理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金融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看待。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廉洁意识。一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日不思则退,一日不学则罔”,做学习的表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要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要重点学习金融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本着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主题活动,
工作务实
处理好银行中心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金融工作重要位置,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务实工作,廉洁自律,维护银行形象。一要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的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在对外服务中做到态度热情、举止文明、用语礼貌,严格遵守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的规定,满腔热情搞好服务。
有忠诚度
做有忠诚度的员工,造就有忠诚度的客户。做一名合格的银行工作人员,必须对银行的事业忠诚,没有忠诚度的员工不可能维护和造就有忠诚度的客户。要努力培养并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业务服务,管理素质是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人品素质是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平凡的岗位就不再平凡。
个人魅力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这是我们每次见到客户要说的第一句话。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作为银行工作者的我们,永远报以温暖的微笑去面对。而微笑是我们的一张名片,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着微笑,对已经熟识的顾客微笑表示我的诚意与友情,对着陌生的客户微笑表示我的随和和亲近,对着曾经用言语刺伤过我的客户微笑表示我的宽容,学习如何工作时对客户微笑,学习如何委屈时对自己微笑,将微笑贯穿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时的心态,先将自己的内心升华,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增加我们的个人魅力,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是银行工作者最应该做到的事。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承德市语文学科区域教研活动,听了四位老师的讲课,我感触很深。
语文课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在每次研讨时都会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么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今天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总是埋怨孩子不会读课文,读得没有感情,感情不是老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是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学生自然知道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有感情朗读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老师拼命地拽着学生去读,去体会,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总感觉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而学生也只好被迫的接受,毫无乐趣而言!
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因此理解词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今天这几位老师的课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方法:结合课文中语句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得快,老师教得轻松。同时这几位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把生涩难懂的词的意思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布达拉宫》这两节课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篇课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那里的数字更是枯燥无味,两位老师通过我们生活的楼房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另外,这几位老师在课上语言精练,表述准确,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语文老师应有的素质,通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