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篇1

作为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我,说到安全教育总是感慨万千,总有讲不完的话,现和大家一起交流。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抓好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正像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一样,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因此,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任务。

我们班主任的一些小小的疏忽间,往往隐藏许多安全事故。很多担任班主任的同事说:“担任班主任,最怕的就是安全事故。”而我认为:“担任班主任,最怕的就是因一个小小的疏忽,事故的发生了。”有学生家长对我说:“世界上最唠叨的人就是班主任。”这句话,精辟地概述了班主任工作的精要。我认为做班级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多年来我也是这样做的:

一、要有爱

爱就是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天职,如何做好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要付出爱,就要求班主任身体力行,不断践行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不断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常抓不懈,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和学校内外环境进行创新工作,用满腔的热情、激情、爱心和耐心激发学生思想的共鸣,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

二、对学生要严,对工作要细心。

我班女生多,因而请假也很频繁,不是肚子疼就是头疼。根本不会想着要坚持一下。以前我总是来请假就马上准假。但自从知道有个女生有次和我请假并不是真的肚子疼,而是和一个朋友到家中去玩了半天后,我就对学生请假的事多了个心眼。每次请假后,我都让学生回到家然后叫家长打个电话来证实。

三、做好班级安全教育工作还要靠班主任的勤

1、勤问。

对于班级的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班主任应该勤问,勤调查,及时了解不安全的苗头,以确保把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中扼杀。对于这一点,我在担任班主任时常常这样做的',而且从无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2、勤看。

作为班主任,要对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要仔细观察,勤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在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对班级的所有地方进行了安全排查,发现了防盗窗脱落、窗户玻璃的封条不见等多个不安全的地方,及时与总务处联系解决了这些问题。

3、勤走。

班主任千万懒不得,应该做个勤班主任,对于班级工作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勤到班级走走,多去关心班级工作,这样即使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会因大化小,小而无的。

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比起班级里的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多。我想既然我们作为这些孩子的班主任,就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是那句话,安全教育重于泰山。

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凭班主任的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三是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断地完美自我,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这个职业,今后我仍将这么做。

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篇3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六、七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篇4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研究每个学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每一个学生,以便因材施教。学生的差异决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便产生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要关爱学生;

低年级学生需要爱。他们在逐步适应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常去关心他,照顾他,那怕是一句话,在他心里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应会学会利用这一点,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关爱的同学,及时献上一片真诚,那将是对学生的奖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信任感,更好地听从你的教导。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学阶段,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都处于幼稚的时期,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碍。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学生,应格外注意,要分别对待,注意交心。老师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当发现某些学生有心理障碍时,要注意学习解决它的办法,绝不能等待。

三、要培养习惯;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比较习惯的方法,即规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坏自己的规矩,那么班级管理就很难自动运行。班主任要多设计班级,通过什么样的管理,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管理中立下的规矩绝不轻易修改。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由什么人来做,从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确下来,特别要重视那些别人看来很小的事,逐步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当有时要违背一些规矩时,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以保持班级管理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要严于律己;

班主任老师堪称学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老师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备课和教学,仪表端正,说到做到,这种严于律己的态度往往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班主任也要宽以待人,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更要表现出这一点。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学问。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学生,能遇上一个好班主任,肯定地说对他的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学生认可的,确实值得信赖的好班主任,为学生的成才做出我们的贡献。

小学班主任教育心得体会 篇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35个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35个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l、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