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9月12日上午,有幸聆听了县研训中心教研员王泰期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下面浅谈几点心得。
一、确定听课、评课对象
一般来说,每次听课都有一定的目的,任务,为完成一定任务而确定听课对象。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例如教学水平、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实际能力等,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选取听课对象,总之每一次听课,都力图达到一定的目的。
二、怎样去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准备,准备包括理论的储备、信息的收集。理论的储备靠平时,信息的收集需要教师在听课前对听课学校、教师、学生等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另外对教材特别是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听课前突击阅读,要掌握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否则你就不知道教师的观念是否有改变,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进步了,教师是否抓住了重、难点等,听课也就缺乏针对性,评价也难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听什么,记什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下,我觉得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然后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再去听课或评课就不会偏离方向。这个指导思想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成长。三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听或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听课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笔录。
二看学生的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我们在评课中,主要评价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成果)怎样;
认知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是要适时地进行教学记录和教学评点。
听课记录:我们一般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本”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教学步骤(教学流程),二是板书设计,三是总评(又分特色评述和改进建议两部分)。根据上课实况着重做好记录,同时还要记录学生的发言人次,占全体学生的百分之几,从而得知学生的参与率。
听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观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教师平时的训练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的高低,是启而不发,或启而难发,还是一启而愤发。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课后要对记录进行整理,要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等。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三、怎样评课
(一)评课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发展。总之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
(1)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谇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上星期有幸参加福建省小学科学指导团队现场教学诊断暨访谈式培训活动。现场,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这节课。
上午的执教教师是桥头中心小学颜晓芬老师。颜老师教态亲切,课堂掌控能力强,能充分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课堂关注较为全面,缩短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她采用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
古田第二实验小学的陈容斌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实验课。陈老师用悬念导入,以悬念结束。所采用的实验都是很新颖的,学生都很有兴趣。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的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他们仍然停留在实验的乐趣中,课堂出现了吵闹的现象,我们都在想,完蛋了,一节好课可能会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砸了。恰恰没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陈老师又抛出了新的问题,喷洒空气清新剂来感受空气的流动,学生都被陈老师的教学吸引了,也渐渐恢复到课堂的学习气氛中了。在陈老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们个个思维活跃,纷纷提出了各种证明空气具有流动的性质的方法。陈老师是真正做到了在科学课堂中引起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 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最美丽的童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为之一震。当我们抱怨这个班的孩子有多难管的时候,当我们埋怨孩子没有带给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了他们。
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充满了各种美。阅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吴建英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12岁之前养成阅读习惯,那么之后这个孩子就会爱上阅读。因此,我们要为孩子选择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全面、经典、分层、有坡度。吴建英老师抓住孩子的心理,利用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声情并茂的讲述了生命的历程,给了孩子以最美的心理洗涤。文学能让孩子的心灵柔软起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把语文的美充分体现出来。首先,教师要与孩子一起飞翔,要切身的投入孩子的世界,与他们共交流。其次,我们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每学期为孩子讲80个故事,然后让孩子讲给爸爸妈妈听,在这样的'传递中孩子的语言就会展现出不同的美。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主题阅读、晨诵、亲子阅读、小小朗诵家等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阅读从来不是指标性的完成,而是孩子心灵发出最真实的感慨,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在此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潜能,去演绎多彩的语文。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要摒弃完整性心理,让学生与文本牵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的词语积累打下基础,以及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文章。薛法根老师提出“举三反一”一词,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接触文本,大量阅读,举三反一然后才能举一反三。
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是语文最理想的境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与文本“牵手、恋爱”,为童年播下最美妙的种子。
教师听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这次有幸听了甘老师上的英语课,我一直觉得六年级的英语很难上,内容比较少,但知识点却又比较丰富,听了甘老师的课让我启发很大。
甘老师生动的讲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 新课的`呈现和教授通过听一听、读一读、猜一猜来引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名人,并通过他们的爱好,学习新短语和句型,使学习充满趣味。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不会感到厌听,各小组能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的呈现和教授通过听一听、读一读、猜一猜来引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名人,并通过他们的爱好,学习新短语和句型,使学习充满趣味!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上高段的课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让学生在做中学,那就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使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这样学生既能轻松的回忆起原有的知识,又体验到新课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