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多美网

2025-07-13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坚定的锡兵》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篇1

读了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使我受益匪浅。

安徒生爷爷笔下的锡兵命运一波三折,他的到来就是不完美的,因为他少了一条腿,虽然他只能能站着,但是他却从不消沉。他想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却遭到了黑妖精的百般捉弄。他没有为此抱怨,他知道自己是一个锡兵,锡兵就要有锡兵的规矩,不能随随便便。但是就是因为他的遵守规矩而让自己重重的跌到了楼下,他的守规矩而让自己没有回到那个大集体。

当他被放上小船,顺着下水道流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湍急的.下水道水和恐怖的老鼠都威胁着锡兵的生命,但是他还是坚持这锡兵应该有的风范,一直站着不动,屹立于命运的征途中!虽然,他最后被一条鱼吞进了肚子,不可思议大地回到了小女孩的家里。但是因为妖精的诅咒他没能逃离厄运。但是女孩终于被他的执着感动了,跟着锡兵一起投入火坑,用生命见证爱情。

啊!锡兵,你是多么执着,你是多么有毅力!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我们能为自己的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即使前方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勇敢的、坚定的走下去,不能轻易放弃!

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篇2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篇结局十分凄美的关于爱情的故事——《坚定的锡兵》,小舞女与小锡兵在同一间房子中,因为彼此有着相同的气质,从而引起了小锡兵的注意。随后由于精灵的捉弄,小锡兵开始了在外面游离飘荡的艰险旅程。在最危险、最黑暗的时刻,小锡兵想到的都是:那位美丽的小姐。他就是这样坚定不变地爱慕着小舞女,终于历经惊险,小锡兵出乎意料地又回到了起初的那个房间,继续凝视着那个坚强的小舞女。

在生命消失的最后一刻,小舞女终于读懂了小锡兵含情脉脉的凝望,跟着他共赴火炉,被熔化,心心相印。有一种等待是不要惊醒爱情:不要惊动,不要惊动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坚定的锡兵》正是完美诠释了这样完美的爱情。正如齐宏伟老师在《上帝的火柴2》中对这篇童话的解读:爱情不是追来的,是领受的。爱情是神作之合,是神缘人份,是两厢情愿,是蓦然回首,是等你愿意。

正是因为小锡兵这样对爱情专一、坚贞、忍耐等候,才会有坚定之称吧。

从安徒生的这一篇篇童话中,我们略微地明白爱是如此高贵和美好。在熙攘人群中却紧闭心门的人啊,打开你的心,不要再自私冷漠,勇敢地付出爱吧!哪怕会受伤、哪怕会遭拒绝,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长着血肉之躯,却没有与之相应的热情。无论如何,只要爱过,便无悔。

童话不是用来哄骗孩子入睡的小故事,或者是成人寄托乌托邦生活的幻想世界,童话是观察人生、窥视人性的入口。安徒生这位艺术大师借用童话世界里的人和事,告诉我们,在现今生活中该如何去活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众多的苦难非但没有把读者吓跑,还成为了童话中经典,也正是因为他用童话故事化人类真实的苦难为精神资源,给读者被黑暗吞噬的心灵引入光亮和温暖。

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篇3

今天要说的这本1954年凯迪克银奖作品版的《坚定的锡兵》也不例外。

《坚定的锡兵》,是安徒生独立创作的第一部童话。也是他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

一个被制造出来就是残次品、缺了一条腿的小锡兵,爱上了优雅的芭蕾舞者。他看到她也是一条腿——他没有看到舞者抬起的另一条腿,以为舞者和自己是同样的残缺。这样的误解使得他有勇气去爱舞者。

但他并没有做什么进一步的动作,没有像舞者言语,也没有走上前一步,而是静静地凝视、仰望着舞者。

他的心思被鼻烟盒里的山精发现了,基于鄙视,也基于嫉妒,山精开始诅咒锡兵,并开始刁难他。甚至让他毫无征兆地跌下楼去。从此他开始了被命运戏耍的“流浪”。他被两个男孩放进纸船,丢进水沟,船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他被河鼠追逐,可是船沉了,他被鱼吞进肚子。

命运又给他安排了反转,让吃掉他的那条鱼上了小主人家的案板,他又得救了并且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又可以见到深爱的舞者,深深地凝望她。

可是命运再一次戏耍了他,在我松了一个口气以为他可以和舞者在一起的时候,一场莫名其妙的火将他化成了一个小小的锡心,而舞者也被火焰熔化。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有Happy ending,有的孩子直言不喜欢、不能接受。

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解读的这些命运的颠沛流离,孩子并不能懂。当我和女儿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女儿并不满于锡兵和舞者都烧成灰烬的结局,她从心往外地抗拒这个结局,因为故事的结局并像她读过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更甚至,她觉得“舞者就像个优雅的公主,一条腿的锡兵怎么可能配得上?”

也有好多亲子阅读妈妈说过这本书踩坑了。因为孩子们无法接受,感兴趣度一般……

安徒生童话就是这样,很多故事披着“童话”的外衣,虽然有一个“童”字,但其实并不止是给孩子读的,他笔下的童话故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它让人们看到幻想中的美好与执着,却也让人们看到现实的丑陋与怯懦。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阅历的增加,很多他们幼年时不能理解的事都已经成了经历和过往,于是他们会对童年里抗拒和不喜欢的故事有另一层领悟,感悟自己已是那“故事中的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有的人会通过这个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书评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故事带来的作用:

“我从小就喜欢这本书,我可怜的猫被车碾过的那天,妈妈给我读了这本书。很神奇地,我得到了安慰,知道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本书看上去简单,却能读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有人评价,《坚定的锡兵》就是安徒生一生的缩影,他不会写喜剧讨好别人,他一如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不甘于命运的不济又不得不颠沛流离。

也有人评价,童年时接触了安徒生的作品,能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准备。

看凯迪克版本的《坚定的锡兵》,通过绘者玛西亚·布朗的图画,让我看到了小锡兵身处环境,有让人心塞的冷淡,也有让人温暖的关怀。

当周围的玩具知晓小锡兵对舞者的爱慕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蔑视;

小主人丢失了小锡兵时,他的悲伤甚至流出了眼泪。

这些细节传递给孩子饱满的信息:即便小锡兵是一个残缺的次品,但丝毫不影响他的主人(家人)对他的爱,就像每个孩子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点和问题,但丝毫不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就好像普通家庭的你我,他甚至都没有一副完整的身躯,但任何一个残缺的生命都拥有完整的灵魂。

如果孩子们还小,初读这本书,他能够理解体会多少,就理解体会多少。

或许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爱你的玩具,不管它们是完整的还是残缺的,都值得获得你的珍惜。

或许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像小男孩爱他的锡兵一样完全接纳和爱你。

或许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任何平凡的.生命都很伟大,值得尊重。

或许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不要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直面它,人生才有意义。

凯迪克大奖版《坚定的锡兵》绘者是凯迪克大奖获奖专业户玛西亚·布朗,3次金奖,6次银奖的得主。

可能从画风上来说,玛西亚·布朗的这个版并不是所有《坚定的锡兵》中绘画风格最好的,但她用自己的特点将每一个人物是细节勾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神态上。她用红色和蓝色这两种对比鲜明的冷暖色来传递炽热和冰冷,非常好地通过图画给孩子们传达情绪和信息。

这个版本的《坚定的锡兵》也是安徒生原著的直译本。未经任何的改编、改写。我国的译者费方利用精湛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还原安徒生故事的精髓。与我最喜欢的叶君健版本相比较,各具特点,各有千秋。值得带孩子一读。

作为一本绘本,《坚定的锡兵》可以让5岁以上的孩子们来阅读,但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大了之后就不能再读绘本了,因为,这个故事,连同安徒生其他所有故事一样,都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去回味,去品读,去感悟……

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篇4

《坚定的锡兵》我看了两遍。实话实说,第一遍看不是太喜欢,感觉就像儿童片,可能更适合玩性巨大的老小孩以及儿童群体观看,越往后看越觉得有意思,于是就看了第二遍。看完第二遍以后,我就否定了我前面的看法,观影的感觉有点五味杂陈。影片所透露出的共性,让我心里一震。太多的时候,我们何尝又不是那个“锡兵”呢?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是否足够坚定!

《坚定的锡兵》是一部非常富有哲理的新媒体电影。借安徒生的童话做壳,通过一个不会说话,连动都不会动,甚至还缺一条腿的,连小孩子都不喜欢的“锡兵”的视角出发,再管窥世人,其社会批判性四两拨千斤。

影片整体风格有点小清新。“卢瑟儿”、“Q吗”、“卖萌”等网络语言充斥其中,很契合接触网络的网虫的心里需要和预期。能在这种小清新中把带有深邃思想的道理讲明白,首当导演的王学兵确实做得不错。王学兵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叫“李锋利”,完全以一副“犀利哥”的姿态出现,还和马精分有段精彩的,颇值得反思的对白。影片的'镜头不算太多,和王学兵的性格有点相似,简单,且纯粹。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和王学兵、董勇等人在一起吃饭,董勇给我的感觉很能谈,而王学兵则言语不多。这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我也给王学兵做过几次电话采访,他给我的感觉一直没变,包括现在,包括《坚定的锡兵》。

不管面对谁,遭遇任何险境,锡兵都没有任何话语权,他只有被处分的权利,如果说他唯一可以拥有的就是那份天然的“坚定”。在太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就是那个“锡兵”,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是否足够坚定。让一个没有生命的玩具充当自己发现病态世界里的我们,这是对病态存在的强烈讽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当残破的锡兵被扔在电热器上被炙烤时,从有形到无形,从残缺到残酷,那种火热的炙烤带给我的震撼不需要任何特技、声效。想一想,我们自己也常常像锡兵那样,喜欢的时候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兄道弟,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旦不需要不喜欢了,坚定而平静相待几乎就是一种奢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