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说岳全传》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说岳全传》有感 篇1
这个寒假,我向舅舅借来了《说岳全传》这本书,它是一部以岳飞抗金为题材的演义小说,作者是清朝小说家钱彩。这本书所写的忠臣与奸臣斗争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读了这本书的第三十九回,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十九回主要讲了张邦昌和王王铎这两个贪生怕死的卖国贼,被金朝将军金兀术拿去代畜祭天,一场大战随即而来。金兀术还调来铁华车前来助阵,没有想到被宋朝大将高宠冲进敌营,杀死看管铁滑车的人,用他的那杆枪,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挑起来并销毁了十一辆铁滑车,金兵也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禀告的禀告。到了挑第十二辆的时候,高宠仍兴致勃勃,但他的坐骑心有余而力不足,它实在没有力气了,高宠被那铁滑车活活压死了。
通过钱彩写的这一回合,我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正如臧克家悼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写的一首诗《有的人》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高宠将军虽然肉体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国捐躯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张邦昌和王铎这两个卖国贼,他们不但可以代畜,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牲畜。人固有一死,何不轰轰轰烈烈的为国捐躯呢?我认为人有四种死法,其一,就是为了大家牺牲自己的死,这样的死是英明神武的;其二,就是一生碌碌无为,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却也没有害人,平静地走或出了什么事故而死,这样的死是平庸的;其三,一生清清白白,去被奸诈小人害死了,这样的死是冤屈的;而这最后一种,则是一种最为耻辱的一种死。那就是因为作恶多端而被处死了,这样的死是遗臭万年的。对此,我们应该向往第一种,虽死犹生。
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许多,你们也读读吧!
读《说岳全传》有感 篇2
《说岳全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历史演义色彩的传奇小说 , 全书主要以岳飞抗金为题材 , 描述了岳飞在国难当头 , 置个人得失荣辱于度外 , 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 , 抵抗外族侵略,精忠报国,后来却被奸臣秦桧夫妇以“莫须有”的罪名屈杀于风波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岳飞出生时遭遇洪灾苦难,失去了父亲,但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凭借自己的努力,勤奋好学,练就一身文武双全人过人本领。尤其是岳飞在小时候因家里贫困,没钱买纸和笔,他拿了个簸箕到河边装了一簸箕的河沙,折了几根杨柳枝条做成笔的模样,在家刻苦学习,后来又拜名师周桐苦练武艺,最终成为一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小说生动描写了岳飞“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大战爱华山”、“八锤大闹朱仙镇”、“屈死风波亭”等精彩的历史故事,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人侵略的故事。在金兵攻陷京城大梁徽钦二帝被俘虏,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岳飞挺身而出,面对强敌,他没有畏惧,南征北战,屡次打败敌人,使得金兵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屡次遭遇奸臣阻扰陷害,他从不气馁,战功赫赫却获罪坐牢,他无怨无悔,最后屈死在风波亭。
特别是小说的结尾描写岳飞被奸臣秦桧假传圣旨,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他的部将王横等想反抗,也被他制止而惨遭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读了《说岳全传》后,我感到受益匪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今天的美好生活条件下,我们少年一代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去抵抗外来敌对势力的侵略,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保家卫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向岳飞那样,勤学本领,热爱国家,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读《说岳全传》有感 篇3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喊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走?”老头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骂他是“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父也来到这里,他先离蹬下马,然后向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看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走的?老人见岳父举止文明,很有礼貌,便耐心的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说得好: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到了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头看看,小朋友连忙把脚抬起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讲究文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文明言行,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文明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读《说岳全传》有感 篇4
在南宋的`历史上,有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将,他一生追求“忠孝义”,可却被小人利用这等高尚的品性来陷害。但即使是在奸臣当道、国难当头的逆境中,他也没有做出任何一件看似不忠不孝之事。
他,姓岳,名飞,字鹏举,是南宋时期不折不扣的大忠臣,大孝子,好兄弟。在这本书中,还穿插了神话,更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传说岳飞前世是如来头上的一只护法大鹏,因容不下污秽不洁,而啄死了几个妖怪,所以长大后连连被奸人所害。岳飞在儿时就开始遭难,经神人指点,才不被淹死,王员外收养,拜周侗为师,结识了一帮好友。科考时,岳飞枪挑小梁王,归途中又返回救宗泽于敌营。而此时,金兀术正大举进攻中原,已经攻下了不少城池。岳飞前去阻挡,眼看就要胜利时,却被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于风波亭上……
岳飞虽有些冤死,但他的英雄气魄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岳飞带领着岳家兵,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与计谋,打得金兵屁滚尿流,导致金兵对岳家兵闻之丧胆、谈之色变。兵飞的精忠为国实在令人感叹。但我却不欣赏他的愚忠。他明明知道秦桧等人是对国家有害之人,却仍然是一昧的服从以委曲求全。其实以岳飞的实力,是完全可以抗命不遵的,就算是先斩后奏,相信也没有人能阻拦他。在被秦桧召回时,他也还可以先不回去。以岳飞的聪颖,不可能看不出秦桧的心思。如果岳飞能果断行事,先把金兀术解决,再回朝,将功补过,那样的话则既能消灭敌人,保卫国家,自己也不至于被害死。
像秦桧这样的奸臣,都能把持朝政,那世间又何来的公道呢?而朝廷又如此昏庸无能,任由奸臣横行拔邑,玩弄国家命运。岳飞等三人枉死,被秦桧“秉公”办理,朝廷却连问都不问一声,任由奸臣胡作非为,帮敌人除掉了一个百姓称赞、有勇有谋的爱国将才岳飞。这对敌方来说是大快人心、求之不得的好事,而对我们国家来说,却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纵观整个事件,我发现,岳飞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我们应从中吸取古人教训,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