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历史的温度》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篇1
期货大厦图书馆举办了一次形式新颖的阅读马拉松活动,多人共读《历史的温度2》,每天坚持打卡,力争5天内读完。在拿到这本接近500页的大部头之后,心中不免疑虑:按照自己的阅读速度,能否在第5天顺利完成挑战?不过,当开启了历史温度的探索之后,我发现这本厚厚的书很好读。作者把公众号上发表的历史故事按照人物、逸闻、信念和五环分为四部分,集结成书。这些故事讲述的都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用易懂、简明、幽默的话术向读者娓娓道来,每篇文章后面都附上了作者的观点和公众号上读者的精彩评论,以此发人深省。
如果把历史课本、历史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视为名厨烹饪的大餐,那么《历史的温度2》所记录的内容则是家常美味小炒;前者是高雅的歌剧,后者则是接地气的相声小品。贴近普通人情感的故事,才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读了这本书,我们才知道历史上张勋复辟、敦刻尔克大逃亡、古巴导弹危机、《最后一课》这些被世人熟知故事背后的细节,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历史的反向视角。张勋复辟帝制是像课本所描述的那样,逆历史大潮而动,还是仅仅处于对清王朝的愚忠?敦刻尔克大逃亡,是战略性撤退,还是缴械放弃?古巴导弹危机过程中,竟发生了这么多扣人心弦的插曲。众多的历史事件,如果参与者在当时做了另外一种决定,那么整个历史事件甚至全人类的历史是不是要改写?一个个细思极恐的细节,一段段回味无穷的历史。
鲁迅、拳王阿里、容国团、肖国栋的故事,也彻底换下了套在他们身上多年的平整西装和洁白衬衫,这些伟大人物不再表情严肃不食人间烟火,作者把穿着T恤和人字拖的他们展现给后人,反而让这些伟人变得更加真实、变得有血有肉。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一骑绝尘,却也摆脱不掉被旧道德绑架、面临种族歧视、误入歧途走弯路、遭受打击而成为历史悲剧的牺牲品的厄运。尽管他们不再以完美的形象示人,但鲜活生动,跃然纸上的素颜出镜,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无论人类历史多么浩瀚,它的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人为因素的推动,毕竟,人类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性的光芒或者晦暗,赋予一段段历史该有的温度,或美好人性所展现的热烈奔放、或残酷战争所带来的冰冷无情。
《历史的温度2》不仅为我们还原了众多历史人物或事件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也通过一系列平实的讲述向我们传递一份正向的、积极的历史观。揭下厚重面具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漫长历史所应有的真实:满目疮痍、百感交集。其中一脉脉真实历史该有的温度,也需要在读完全书以后慢慢感受,警示我们的言行,避免各种历史悲剧在我们个人、我们国家重演。文|王江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篇2
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历史是过去的人所创造的故事,也因此,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只把他们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待与借鉴。所以历史人物只能停滞在图片与文字里,渗透着冰冷的味道。但如果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历史,是过去的人正在经历的每一瞬间,是他们短暂的一生的'所有片段与见证。此刻,历史人物就如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般瞬间充满了温度。而张玮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历史人物与故事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分为三大章——人物篇、逸闻篇、战争篇,张玮从三个角度来述说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瞬间。也许是因为张玮曾经是体育记者以及解放日报的中心主任的原因,在他的笔下我们能看到许多历史书上被略过的故事与逸闻,也因为他的笔墨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事般的历史,让人津津有味。
也许你以为这是带有点味道的正经历史,所以不感兴趣。但是张玮却能满足不同人对于历史的需求。
或许你只是想看野史?那么开篇能够满足你——居里夫人只是和丈夫发现了镭元素吗?那你知道她其实叫玛丽,因为认识了巴黎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和他结婚后才叫居里的吗?你知道39岁后丈夫离世是谁陪伴在她身边?而后来居里夫人是因为想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做贡献而发明了X射线车吗?又或者你想看爱因斯坦的私生活?
也许你不屑于看这些故事,想看历史上含冤的故事?那你还是可以找到想看的。张玮以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历史真相,为历史人物正名。爱迪生真的是发明大王吗?电灯泡真的是他发明的吗?不,早在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已经发明了灯泡,可以维持照明400小时,但是为什么历史上说,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因为亨利没有申请设计专利。而爱迪生真的是“发明大王”吗?不,其实是他雇用了由机械师、工程师、物理学家等组成的团队,他只是负责记录。李鸿章真的是“卖国贼”吗?不,他只是奉慈禧太后的命令前去商讨签订合约,他在下榻处被日本人打中一枪,子弹永远留在了眼眶下,但他还执着于与日本人讨价还价,争取少赔些款,省了一亿元。看完这些故事的你,还相信那些所谓的历史吗?
在这本《历史的温度》里中,张玮不单讲史,还从人物与形式进行分析,公正地看待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不仅挖掘里面的趣味,还发现里面暗藏的真相,填补了历史书上所“略”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使他们更加富有现实感。也让我们明白了,历史形势的不可逆转迫使这些人物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命运,也因此我们能感受到点点温度。这些人与事都如尘埃般的存在,但因为这本书被最大化地赋予了温度,从现在起,他们是不仅是尘埃,是有温度的尘埃。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篇3
一直以来历史都是我很喜欢的学科。
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演出着自己的故事。读历史其实就是读别人的人生,看过去不同的人演绎不同的人生大戏。与其费时费心的去看荧幕上虚构出来的故事剧本,不如看真实人物的故事来的痛快。历史可并不单单只是用冷冰冰的文字来表述的内容,既然历史是由人来演绎的,那么就必然有其温暖人性的一面,必然是有温度的。
《历史的温度》一书中汇集了多个我们听说过或是没有听说过的历史故事,其中既有知名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也有逸闻趣事的演绎,更有对战争事件的评说。
或许之前许多人已经从知名公众号“馒头说”中读到过其中的一部分文章,熟悉并了解作者张玮的'历史故事讲述风格。
相对于历史教科书上冰冷严肃的叙述,作者讲历史故事的语调则更为温暖许多。
小时候读历史,总要把其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出个是非曲直,认为好人就是好人,坏蛋就是坏蛋。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发现其实历史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同样的一段历史,一位人物,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来分析,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历史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深入的剖析出来,多个角度的进行评价与分析,身临其境尽可能的去客观评述历史上那些曾经的过往。历史不仅仅是那些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六要素所组成的平淡讲述,他应该被写的很精彩,很感人。作者在自己的书中赋予历史情感与温度,使得读者在阅读这些历史故事时,能够切实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真实与温暖。
你会随着这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哀,一起愁,那些热血、那些过往,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都因为作者手中的笔而被赋予以鲜活,将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现与我们面前。
历史是很精彩的,历史是很好看的,历史更是有温度的。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篇4
《历史的温度》这本书给我解答了很多的疑惑,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下被忽略的人性的光辉。
书中为我们讲述的这些伟大人物不再刻板冷傲,作者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迷茫脆弱的一面生动的展现给了后人,这反而让这些历史上的伟人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的有血有肉。他们的奋斗经历启示着后人,他们前进的脚步代表整个时代共同进步的阶梯,他们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与困境,使读者不禁反思自己的经历是否还值得抱怨。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实感受着时代的变化,感受潮流的变动,享受科技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切似乎是必然的,却又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我时常在想,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会不会想到他们的所思所动,能对历史车轮的行进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认真生活、仔细品味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