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玩具市场调查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篇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玩具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的重要作用。玩具不仅有传递社会文化,娱乐、审美和益智的功能;还可以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支撑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玩具应该是按儿童成长阶段制作而成的,并且它应是适合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东西。但如今,儿童玩具市场的玩具种类又是五花八门。就有很多的家长对这对此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怎么的玩具。

玩具市场发展迅猛,不单仅仅是儿童玩具还有成年人的玩具及老年人玩具,可见玩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足以证明玩具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我小组成员在市场的调研,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群体:

据调查,儿童由于处在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因此儿童在购买商品时,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人有新玩具,“我也要”新玩具,对于电视广告中的玩具会更加注意。

2、家庭:

近年父母已普遍认同玩具能启发儿童智力的观念,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加上现代家庭绝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均乐意花费在孩子身上.

在4~10岁儿童玩具市场中有大部分是由孩子提出喜欢后与父母共同商量并决定购买。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对于玩具的需求与购买决策逐渐由父母主导转变为孩子自己主导。

就性别偏好来讲差异非常明显。七成多的女孩最喜欢毛绒玩具,而只有不到两成的男孩子最喜欢毛绒玩具。而男孩则更偏爱电动遥控、变形玩具和模型类玩具,比例分别为五成多和两个三成,相对应的女孩子最喜欢这几种玩具的比例分别为:1/5,1/10和3%。除了最喜欢的.玩具类型之外,关于最不喜欢的玩具类型为:有一半的男孩不喜欢毛绒玩具,而女孩的这一比率不到百分之六;同时,近一半的女孩不喜欢变形类玩具。

3、年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各种类型玩具的喜好程度差别很大,总体来讲次为:毛绒玩具、遥控玩具、有声玩具、积木玩具、模型类玩具等。

各年龄段儿童最喜欢的玩具类型:

3岁以下婴幼儿近半最喜欢有声玩具,四成最喜欢毛绒玩具;各有接近半数的4~6岁儿童最喜欢毛绒和电动遥控玩具;分别由近四成的7~10岁最喜欢毛绒和模型类玩具;11~13岁儿童喜欢毛绒和电动遥控玩具的比例都在50%左右远高于其他类型玩具;14~16岁的少年最喜欢的是毛绒玩具,这一比例高达七成。

随着人们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已开始从传统的、中低档次的电动型、拼装型、装饰型玩具转向新颖的电子型、智慧型玩具及高档的毛绒、布制类装饰型玩具。

4、城市与农村对比城市消费者:

(1)34%电子型玩具

(2)46%智慧型玩具

(3)20%高檔的毛绒、布制装饰类玩具

农村消费者:

(1)48%电动型玩具

(2)28%拼装型玩具

(3)24%中、低檔次的毛绒、布制类玩具。

根据以上调研数据,可知玩具应该向以下几方面设计:

1、智能化

在玩具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内地玩具市场功能单一、造型刻板、无差异、无个性的低端经营状态显露无疑,传统玩具越来越不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消费需求,而欧美市场中儿童玩具的教育性和智能化趋势发展迅猛,玩具智能化成为玩具行业新潮流。将开发儿童潜能、启迪儿童智力、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玩、教融为一体的潜能开发玩具一枝独秀,深受众多家长和儿童的青睐。欢乐魔方儿童潜能开发不仅设计新颖、品类丰富,还根据著名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科学的高度去找出孩子在语言、数逻辑、音乐、空间、运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然观察等八大智能方面的长短和个性差异,并定位不同孩子在各个智能方面的不同特点,从而为孩子的智力开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开发方案,帮助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潜能开发方面准确定位、因材施教,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篇2

中国是玩具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是缺乏缺乏大型的玩具生产商,缺乏品牌核心力,国外的品牌占据了各大型商场的玩具专柜,价格昂贵的让人咋舌,国内产的小品牌玩具则只能处在平民批发市场等地了。因此,提高中国玩具产业的生产工艺,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自有品牌是重中之重。

一、市场分析

1、城市儿童消费群体具有环境优越,个性独特的特点,他们大多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追求时尚和自立,但是自控性弱,依赖性强,他们更倾向于国外外观时尚的品牌,大部分的家长是听从孩子的指定,少部分家长自己指定品牌购买;

2、杂牌或者“三无产品”充斥着低端市场,孩子没有分辨能力,往往购买“三无产品”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些“三无产品”没有经过严格检验,价格低廉,同样的产品品牌的需要几百元,但“三无产品”只需要几十元甚至更低;

3、玩具市场竞争激烈,同地区出现多个批发中心和零售店。

二、竞争者分析

两级分化严重,与国际品牌相比,国内品牌差距主要在设计和销售上,更多的是模仿国外玩具的款式和色彩,并没有做针对现在孩子需求的市场调查,对儿童成长和其需求的功能了解不多,不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不舍得在开发研究中投入经费,缺乏个性和民族色彩。

三、未来产业趋势

国内有实力的玩具企业都追求动漫文化产业的高盈利模式,政府对国内自主创新动漫产业的支持,对进口卡通动画片的限制进口,和常规产品的低利润,导致与动漫文化产业相关的产品占领大部分市场的份额,常规产品利润低,而动漫产业利润较高;

四、销售策略

1、对于已经有较成熟网络的'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客户、资金和人才等技术优势,在销售本产品的同时,再代销其他品牌的产品,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经营和占有市场份额;

2、对于店不大的小本生意来说,树立品牌是目标,靠品牌、服务和便利吸引顾客,最后通过加盟、连锁授权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连锁经营公司;

3、玩具批发市场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会存在的一种经营模式,集中力量办好,使之成为企业展示交易、信息交流的平台,但地区内规划需要有计划,不能数量过多也不宜过于集中,导致恶意竞争;

4、积极把我国的玩具销售到外国市场去,进行文化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玩具展等;

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篇3

20xx年人口普查,中国14岁及以下的人口有2.23亿,约占中国内地整体人口的16.4%。而根据欧睿信息谘询公司统计,中国玩具及游戏市场的零售总额由20xx年的463亿元,上升至20xx年的689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达14.2%而受欧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50%的外销企业转向内销市场;再加上20xx年的二孩政策,预计中国未来玩具消费增长率将高达40%以上。

刚需消费市场

20倍成长空间

据中国玩具协会的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国,每个小朋友花费在玩具上的人均消费是在350美金,而中国小朋友玩具的平均消费大约是10到15美金,人均消费相差20多倍。

20000亿儿童消费市场

我国现有14岁以下人口2.23亿,每年约有1,700万个婴儿出生,再加上20xx年的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每年再增加新生儿300万.

刚需消费市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全家的希望,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在孩子身上的花费成了家庭消费支出的最大项,特别是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玩具和娱乐消费更是如此。据上海市政府估计,上海迪士尼投入使用后年产值将达500亿,而20xx年儿童玩具娱乐市场已达8000亿。

3000亿儿童送礼市场

中国是礼仪之邦,走亲访友、节日生日庆祝日等都会给对方送礼,而给小孩子送礼物是必不可少的`。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20xx年送礼消费近8000亿,而给孩子的送礼消费就高达3000亿。

刚需消费市场

而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的新鲜感很强,所以不得已要经常性对玩具进行更新购买;在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朋好友的馈赠;据香港贸发局的内地市场调查,父母一般会在孩子生日(94%)和六一儿童节(88%)以玩具作为孩子的礼物。

93%的受访家长希望孩子有开心和快乐的童年,会持续购买玩具满足孩子的需求;对于较年长的孩子(6-14歳),家长会以玩具作为奖励孩子努力的礼物(93%)。

刚需消费市场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玩具市场前景如何的分析了,综上所诉,儿童玩具市场前景十分诱人,投资潜力大,开店盈利空间超出想象。伴随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加,儿童玩具的消费需求还将有更进一步的扩大,投资者做这行生意有不错的前景。

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篇4

在中国则是古话说:玩物丧志。中国家长对于玩具既爱又恨,中国玩具市场一直在磕磕绊绊中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家长观念的改变,中国玩具市场会不一样吗?玩具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呢?

一、中国儿童玩具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生产国,行业产业链最低端。中国是全球玩具第一大生产国。玩具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对世界玩具行业具有一定影响。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玩具企业2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400万,年产值1000多亿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玩具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70%以上还是来料加工和来样加工,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不强,能够以自创品牌出口的还为数不多,依附式发展导致我国玩具业利润低,处于该行业产业链最低端。

中国玩具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欧盟贸易壁垒等难题,而玩具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也越来越制约着玩具行业发展。

国内玩具消费快速增长。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玩具消费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有关数据,20xx年我国玩具消费总额约1000亿元。而且,中国玩具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中国14岁以下人口为3亿多,其中的城市人口为8000万人,构成了庞大的玩具消费群体。而中国儿童每年人均玩具消费额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中国家长消费观念的改变,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艾索儿童研究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儿童玩具月均花费在100-199元的比例最高,达30.5%。玩具购买力开始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市场,国产品牌缺竞争优势。变形金刚、奥特曼、芭比,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玩具还是国外品牌。国内玩具市场上的这种现象经存已久,红红火火的玩具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中国娃娃”的身影。国内动漫产业链条不长,在相应玩具产品开发上也比较落后,而一些“洋娃娃”则借助强大的动漫渗透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

二、中国儿童玩具市场发展特点

从消费水平看,中国儿童人均消费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的玩具市场还是节假日消费或送礼消费,这与国外必需品消费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数据来看,据中国玩具协会和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中国现有2.8亿14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人均年玩具消费远低于亚洲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和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水平。

从消费理念看,玩具消费理念在更新。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家崇尚快乐教育、玩中学的理念,相应他们对玩具的认识和需求在逐步增加,玩具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玩具的功能已从单纯的育儿工具,转向人们寻求健康、快乐、时尚等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随着80后父母的增多,玩具也逐渐成为中国孩子的必需品消费。

从档次看,不同档次玩具多元化发展。由于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玩具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档次、各类品种共存的态势。城市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农村消费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玩具类型为主,愿意购买中低档次的玩具。

从消费群体看,儿童的玩乐爱好和方式从“单一、被动式”向“多元、互动化”发展。玩具消费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高年级(10-12岁)对玩具的喜好度明显下降,其对网游的.迷恋度明显上升,传统玩具消费群体规模的基数收窄已基本定型。

从产业角度看,玩具行业的优秀企业更是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与垂青,呈现整合趋势。玩具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在寻找上、下游的市场机会,跨界经营愈发明显。由于动漫传播对于玩具衍生品销售显示出强大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本土玩企纷纷试水。但与此同时,电视媒体传播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这从专业购物频道和卡通频道等突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取得较好的市场回报中可以印证。

三、儿童玩具市场竞争热点与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玩具价值的认识和需求在逐步增加,玩具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同时,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玩具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动漫品牌授权领域突破玩具业向相关产业延伸。动漫产业与玩具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相互借势,也相互带动。以创新理念突破以往对玩具业界局限,广泛面向文具、精品、服装、鞋帽、食品等产业授权延伸,为动漫品牌授权商拓展更广阔的授权领域。迪士尼、喜羊羊、花园宝宝等多个知名动漫形象跨行业角力授权领域,未来各种各样的动漫形象除广泛出现在玩具外,还包括精品、文具、服装鞋帽等产品。

益智玩具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多数家长特别重视子女智力的开发,均把“寓教于乐”看做是尽早开发子女智力的手段。自第四波婴儿潮爆发以来,益智类玩具受到了众多80后父母的青睐,以“木制、塑料积木、拼图、纸膜、彩泥”为主的益智玩具广受市场追捧。

电子化、智能化玩具。电子科技的影响已经涉及到了玩具领域,融入电子芯片的科技玩具已经成为市场的新宠。鉴于当今的儿童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为了能够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玩具也必须具有挑战性及创新性。传统玩具与电子技术相结合是玩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玩具产品流行的必然趋势。而“苹果”热则进一步带动这种趋势。

网络游戏与玩具的紧密结合,逐步走向多元化。就在不少玩具企业还在考量着动漫与玩具结合的可行性时,网游元素的加入又让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与合作机遇,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角色成为玩家手中把玩的玩具。网络游戏作为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衍生出周边玩具制造等二级市场链条,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也必定会繁荣未来的玩具市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