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男生贾里有感

多美网

2025-06-13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男生贾里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1

《男生贾里》全传是爸爸去年给我买的一本书,只是我才看了一点。爸爸给我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特别适合我这样的年龄的孩子阅读。看了十几页后,我也觉得贾里这位同学是非常有个性,非常幽默的人。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要坚持把这本书看下去,这样一是会让我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二是也能提高我的阅读水平,让我真正的爱上阅读书籍。

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2

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的青春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但在我个人心中比较喜欢贾里式青春:敢想敢做,跌倒了就爬起来,碰壁了就换个方向,不时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体验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不知不觉感受到了人生,学习了哲理。所以,我心目中的青春就是一个“新”字——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希望。

说的夸张一点,青春时光就如《致青春》一曲中所唱的那样:疯了,累了,痛了;笑了,叫了,走了。

正如前文所说,每个人的青春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想在青春时光中做不同的事。比如陈应达和贾里。陈应达花了大把的时间看书学习,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连参加贾里的生日派对时也蹲在角落背英文单词;贾里则爱玩闹,干一些特别的事情,训练妹妹,帮助阿伦摆脱口吃,在戏院混票被罚洗厕所,甚至与歹徒搏斗。

同样,每个人对青春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当校外的售货铺卖起卡拉OK机,严重影响教学环境时,陈应达打算转学,他不想浪费时间,于是选择了这种成本最低但只利于个人的解决方式,而贾里则向学生会求救,虽然求救无果,不过校报主编和贾里等班委起草了全校师生书,后来贾里又和班委写了捐款倡议书,解决了林武翔被店铺装修的砖瓦击中的事件。贾里的确因此花了许多精力,也被大家误会过,不如转学简单省事,但这是他青春时光的宝贵经历,他获得了陈应达无法获得的处世经验。当然,选择如何度过青春是他们的权利,无可厚非。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老太太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谈一场恋爱,不去尝试没试过的生活,只是每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我八十岁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有何用?”

所以,请不要笑话我们跌跌撞撞,或许我们年少无知,但我们在不停的探索尝试。无论我们多荒诞,多固执,多标新立异,请不要误会,我们只是渴望最潇洒的青春。

贾里等班干部解决了噪音影响教学以及林武翔受伤事件,开庆功会时,查老师说:“看来做一个中国的孩子需要为许多事操心,但是,中国的孩子也很幸运,因为能创造世界。坚强些,孩子们!”

对于查老师的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还不完善,中国的孩子们需要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烦恼,但是现在以及长大后就有更多锻炼才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好比在白纸上作画,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若是在已完成的画作上,只能添一个人,添一株草。

这个想法有点道理,可我还是对此存有疑问。

就体制而言,是否把孩子们一头闷进应试教育的苦海中?就社会而言,是否有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孩子们学习、锻炼?就学校、家长而言,是否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就孩子自身而言,是否有这种积极关注和参与校内外活动、社会问题的意识?

目前,贾里的“丰功伟绩”还是个理想化的结局。中国的孩子们整日愁的就是作业、考试,参加的课外活动就是辅导班,全校一两千名学生中,只有十几名学生会干部有心有力组织一些活动,和社会打打交道,也难免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形式主义的影响。这种扭曲的格局必须打破,否则每代孩子都得操心同一件事情,创造世界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

政府和媒体要关注孩子们的烦恼,采取必要的行动;孩子们有创意或想法时,学校和家长要鼓励他们付诸行动并积极配合,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强求孩子们写报告,让孩子们从小远离形式主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降低考试和成绩的地位,给孩子们减压减负。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除了完成课内学业外,还能学习自己喜欢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可以在校内校外开展许多别有新意的活动,可以多多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也将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予以回应。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不再是一份表格,而是能让中国步入良性循环的、真正成功的教育体制。

读完《男生贾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或许杞人忧天,但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我觉得要有一份对未来责任与担当。会思考当下,说明我们是真正在长大,只有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3

你有过英雄或伟人梦吗?你有为梦想而努力的经历吗?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来看贾里这个“小英雄”,走进他的精彩世界。在这一则则短而具有喜剧的故事中,正在初中学习的我们,是否有从中找到自身的影子?

凡人的伟人梦

英雄,是多少学生心中梦寐以求的角色。贾里认为,伟人细胞中不可或缺旗帜鲜明,有爱有恨,轰轰烈烈。贾里这一成绩平平的矮个眼镜男孩,为伟人梦而执著努力着。贾里有爱有恨,恨邱士力,结果“恨不起来,却成了朋友”。 贾里追求“矮个风度”而参加健美班训练,结果却被人认为他的体型符合新潮观念而不了了之。 贾里打算“一鸣惊人”去大工厂打工,结果把借来的名牌西装的羽纱剪了一个口子,让朋友足足笑了1分50秒。 却因主动要求把那套破损的书分给自己的区区小事而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他自豪地大声说:“我想证明,凡是想成为最佳的人,都有可能争当最佳!” 贾里这个最普通的孩子,用他自己的成长过程,证实了这一平凡的真理。我喜欢这样的贾里,谁说伟人一定要高大,贾里他是凡人,他最终也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伟人”。

我们,可能也有过种种梦想,我们也是一个个“贾里”。有些人,为梦想而努力,如贾里一样;有些人,或许只是想想而已,却不付诸实践。为梦想而努力,能认真而执著地而实践的人,都是可爱的,不是吗?

四人之家

贾里有一个欢乐的家庭,你羡慕吗?家中各司其职,妈妈的留言,爸爸的评论,贾梅的大度,对于贾里都是极重要的。尤其是那严厉、古板又挺搞笑的爸爸。天天叫贾里“阁下”, 冷潮热讽,似乎苛刻。但他实际上是多么地爱贾里,只是那爱与爱女儿的方式不同而已,那爱更为深沉。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部连续剧《家有儿女》,相似的环境中,善解人意的爸爸,麻辣老妈,调皮捣蛋的孩子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想起了平时倔强的我数次与父母顶嘴,吵架的画面。现在细细想来,我是多么的无知,还不如人家贾里呢。当时只怪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未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真喜欢贾里的家,他们和睦相处,生活多姿多彩。不过,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与彼此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男生贾里》真实而有趣,无论是人物,还是生活,都让我们能深深地爱上贾里,爱上贾里世界的所有人。那里面的人物充满喜剧色彩,那里的世界色彩斑斓,那里的一切都有我们的影子。

读男生贾里有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作家秦文君写的《男生贾里全传》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贾里是个刚上初一的中学生,这本书记录了贾里和他的朋友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贾里可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物,这个大男孩聪明勇敢、乐于助人,他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也都不同凡响:爱臭美的妹妹贾梅、经常惹是生非的鲁智胜、胆小但头脑发达的陈应达、爱哭的王小明……这些人经常会干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作家把这些人物写的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我最喜欢书中的主人公贾里了,这个可爱的青春男孩,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学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风村宣言”这一章,写的是有一次,贾里所在的一班在校团委的组织下给地处远郊的风村小学捐书,还在每本书上题了字。因为他们的这一举动,打动了风村小学的孩子们,孩子们特地写了一封信,邀请这些大朋友去作客。一班的同学们排了一出戏去风村小学献演,在演出的过程中,突然刮起了龙卷风,贾里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在麦克风被风刮了就要砸下来的那一刻,贾里把同学推到一边,麦克风重重地砸到了贾里头上,他被砸伤了,但他仍然大叫“挺住,我能挺住!”在老师要求男生去关窗户时,贾里虽然眼睛被风刮得睁不开,头又疼,但仍然第一个冲上前去关窗户……

勇敢的贾里是我榜样,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坚强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