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货币战争有感

多美网

2025-05-22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货币战争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货币战争有感 篇1

《货币战争5》是白泽晋推荐给我的书籍,再者又经过老师郝继贵的推荐,所以我选择在暑期读这本书。货币是人们历史上的重要的工具,正是因为有了货币,所以人们的货物才能流动起来。历史上关于货币也引发了几次经融危机。《货币战争5》讲述的是98年到10年发生的一些金融事件。这不仅仅是一部金融类的书,也是描述人性的书,更是历史书。读起来就像是小说一样的存在,情节跌宕起伏。

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更准确的说,是资本背后的人性永远都是贪婪的。当人类不是在理性的状态下获取财富,而是在充满欲望的强烈情绪下追逐财富,就会引发金融爆炸,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人类过度贪婪的后果。

书中说货币并不是财富,而只是财富的收据,代表着财富的索取权,外加国家的担保。人们每天辛勤劳动,将劳动成果托管于银行,拿到的是一纸收据,希望在自己年老退休以后用收据跟以前相当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收据所对应物贬值了,这不就等于掠夺或者欺诈了吗。政治制度的本质,就是保证国家财富的分配按照定下来的方案走;所谓的阶级矛盾,其本质也就是财富的分配矛盾而已。良好的制度,不是能够避免婪,而是尽最大可能地克制贪婪。因为贪婪是人性,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无法根治,历史也就是在重复人性的贪婪而已。人类的知识可以累积,科技也会进步,但是人性改变了几许。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黄金才是财富的最终代表,应当恢复金本位制。书中描写国际金融家们不惜一切地获得货币发行权,就是为了通过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来攫取人民的财富,而黄金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黄金产量比较稳定,可以比较稳定地表示商品的价值,在金本位制下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书中对国际金融家行径的描述的确让人深感信用货币的弊端,在金本位制下就不会有这些悲剧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黄金价值稳定是因为它的产量稳定,不像信用货币那样可以随意发行。而它的这个有点也正是它致命的缺点。黄金的产量跟不上现代经济的发展,这样必然造成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显然会引起经济衰退。

当然《货币战争》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能新的他角度去看问题。比如,书中描述了国际金融家操纵政治,控制经济,这使我明白其实政治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不能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看待政治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它背后的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有往往夹杂这许多政治的因素,对待经济问题是还需要探求它背后的政治因素。另外就是,寡头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当政治家们粉墨登场时,幕后总是闪烁这各种寡头的影子。

我过去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类似于联合国一样的中性的国际组织,但看完《货币战争》后我逐步看清其实质。他其实是发达国建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他们通常的手段是这样的:先由欧美发达国家诱骗发展中国家向其借款,有了外资注入后,这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了经济繁荣。但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了粗放型发展模式,漏洞很多。当这些国家出现经济泡沫时,西方国家便突然紧缩银根,收回贷款,制造通货紧缩,造成经济衰退,并使其陷入债务危机。这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对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哼哈二将出马了。他们表示愿意提供贷款以帮助受灾国家度过难关,但必须接受十分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包括低价出售本国核心资产(电力、通信、能源、自然资源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贸易自由化,而且贷款的利率极高。如果接受了这些条件,然后西方资本一拥而上,低价收购这些国家的优质资产,这时这些国家几乎就沦为了西方的经济殖民地。俄罗斯和东欧改革时的经济动荡、南美洲的经济衰退,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他们的"杰作"。

一国的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国国力的表现,也应当与国力相称;同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有利位置又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建立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世界货币体系。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这几年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的国家越来越多,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这不是中国当前就能办到的事,因为中国的国力、金融市场的健全程度,国内社会情况等都不够成熟。但随着美国的衰弱,美元的地位的下降,人民币的崛起既具备了可能性也具备了必要性,只要中国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人民币的崛起指日可待。

读货币战争有感 篇2

我怎样也放不下,一口气读完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几个道理:

一、这个世界在一个阴谋中,所有的看似对我们、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改善我们的生活、发展工业、经济援助、保护环境等等,其实都是被一些所谓的专家、政客作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已,当然这些问题确实也值得我们去解决,但这些问题也确实成为了被解决的枷锁,给无知的人套上,任人家宰割。

二、这是个金融的社会,一个被资本锁链禁锢的世界。需要我们每一个搞懂它,抓紧培养我们的经济人才,不然在金融的战争中会一败涂地。此刻到处充斥着资本,是一个资本世界,即使是生产也要服从于资本,还有所有的我们的一切将来都要依附于资本,成为资本的衍生物。

三、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参与不行,参与也不行,这是我们中国面临的局面。如果坚持独立性的参与,进而以桀骜不驯的性格参与,象孙悟空般你搞你的一套,我搞我的一套,不轻易被花言巧语迷惑,也许会有生存的期望,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恐怕代价不会那么容易。所以将来的战争会很残酷。

再联想我们周围的世界,无不有外国金融机构的身影,高盛一句话,我们的股市暴跌,标普一个美国评级下调,全球股市震荡,我们的大豆在失去定价权,我们的花生油厂家在被外国控股;索罗斯一会看多白银,一会看空,让我们的投资者迷茫的跟从,输的一塌糊涂,股指期货工具被引进,看似是股市改革的提高,然而申银万国交易员的纵身一跳说明了什么?

所以,我们要坚决阻击,不但国家,并且每一个国人要行动起来,要学习,要提高,要有认识,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要有我们的金融规制、游戏规则,不能光听你的,也要听我的。

所以,我的博客名字改为“坚决阻击”,我要时刻提醒我自己,要醒醒,要战斗,同时以微薄之力去影响周围的人。

因为我们的处境已经很危险,可是我们确如温水中的青蛙,还不明白!

要阻击自己的思想,原先都认为别人的先进,其实都是有目的有所取的美貌光鲜,其实是烂杏,要对自己的东西充满信息。

要阻击自己的行为,不要被所谓的趋势、舆论所左右,要敢于拿出放大镜,寻找背后的绳子。

要阻击诱惑,凡是索取必先给予,我们要抵制诱惑,不要为一时之利所动。

要阻止他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告诉人们真相,让他们也捍卫自己的利益,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精神的。

读货币战争有感 篇3

借用毛主席的话,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这是最大的读后感。意思就是:不要相信,也不要全信。相信真实的,不信无中生有的。

第一本,觉得有那么回事,过了一阵子,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就是说不出来,第二本的时候,也觉得有那么回事,但是,似乎又写得太过邪门,总有种桃花岛主黄老邪的意味,然后,我想到我是个无神论者,虽然有那么一阵子我想迫使我自己信耶稣,但是,从小没信过什么神,所以还是没有信成功。

所以,对于这么一本书,真实性到底如何,也就不去深究了,倒是,写着银行家那么神通广大,似乎视全球众生为鱼肉,堪比上帝,我就带得那么几分怀疑,言多必失,鄙人学识也远远不够渊博,没有资格指点指点权当一部三国演义来看看,打磨时光,也是不错的。

最后,借用其人评金庸的武侠小说的话收尾,颇有那么几分其人曰:金庸小说,一句真话,九句假话。

读货币战争有感 篇4

经局里推荐,我阅读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它是一部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揭秘世界财富流向与金融骗局的财经通俗读物,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ji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甚至战争、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等,阐明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扞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该书用畅销书的手法去写作,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去讲述严肃而重大的问题。他以“国际银行家”为主角,以一个个历史事件为依托,穿起来一个逻辑框架,并辅之以很多历史进程中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读起来妙趣横生;同时又给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提出了明确大胆的应对政策, 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该书可读性很强,特别对我们了解金融知识非常有帮助,读后很受震撼,也很惊愕。

一、作者宋鸿兵先生在第一章讲述了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操纵世界300年工业化历史的故事。他所讲的那些故事听上去令人震惊。罗斯柴尔德家族以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以及基于这一切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预见力,使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旋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看了令人震惊。

二、作者宋鸿兵先生在第三章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中揭开了美联储的私有性质,这一点是我不曾想到的。通过阅读该书,我才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我一直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三、宋先生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点分析世界金融资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国面临的危险。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引进外资,成为了世界制造地,外汇储备一路飙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在近几年中国的股市与房市也是非常火暴,国际资本“热钱”在中国两市场上的推波助澜,使中国面临被世界金融寡头“剪羊毛”的危险。

四、《货币战争》一书告诫了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让人思考。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快30年了,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应该讲,我们对外开放的重心是放在了贸易与投资之上,而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则十分谨慎。实践证明这样做在策略上是正确的。然而时至今日,既有主动的一面也有被动的一面,中国已经开始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金融服务业正在逐步开放,外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到天文数字且还在飞速增长,国际国内出现资产泡沫和市场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是积极参与创建亚洲单一货币,或是使人民币成为独立的国际货币,还是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如果把金融自由化比作一条河,那么我们一只脚已经踏进去了。水究竟有多深我们不清楚,河有多宽也不太清楚,过河途中会不会风平浪静,水中的生物是否危险凶残,这一切都是问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