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研工作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研工作计划 篇1
新的学期悄悄开始,本学期内,我们英语组将开展多方面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严格抓好各项常规工作(教案撰写,听评课,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小结,完善月考制度,试卷分析,复习课,课堂常规的落实等等)。
几个学期以来,我组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较大力度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在常规工作中,主动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深化这些要求,加大检查力度,使全组工作再能上一个台阶。
此外,我们还要开展好“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对于这一教改新形势,全组老师要积极投身到一线中,发挥集体优势,备好课,在教改中迈出坚实一步。
二、重点抓好备课组集体备课
备课组应做到坚持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活动内容包括:
1)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
2)研究学情: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
3)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考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4)各备课组加强与周边兄弟学校的联系,加强信息沟通。
5)备课组定点、定时、定员。
三、学习二期课改精神,聚焦课堂,减负增效。
二期课改英语部分已经出台,开学初,我们将组织教师们进行学习,并结合家校联系册对这方面工作予以监督。使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四、抓好三个校区的集体备课活动。
随着龙居路校区的正式运营,三校的联动随之展开。通过集体备课,我们要加强横向联系,保持齐头并进的势头。
五、开展组织好第六届英语周活动。(计划另订)
六、配合学校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新课程教学改革、阶段考工作、教学研究周活动、德育、心理教育、语言文字工作、绿色教育、科技教育、信息整合等。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们的初步设想。我们将在教发部的支持带领下,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为新竹园的新一轮发展做好准备。
教研工作计划 篇2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根据教体局科研兴校的战略决策及我校的整体思路,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教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纳入年终考核积分。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教研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城区教研室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科研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依托SDP项目(学校发展计划)、EEPO有效教育实验,南宁市C类课题《小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的研究活动,围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EEPO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落实EEPO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努力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1、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教师要尽量组织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争取进步。
5、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价。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3、积极开展《小学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活动,并做好相资料的收集。
4、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陈美心和梁玫玫两位青年教师。
5、加强EEPO教研团队建设,积极参加EEPO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检查教师教案。
2、各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提优补差方案。
3、教研组长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4、参加“名师八桂行”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四月份:
1、三位教师上研究课。
2、组建EEPO教研团队。
3、组织教师参加南宁市优秀论文、课例评比活动。
4、检查学生的作业。
五月份:
1、两位老师上研究课。
2、组织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学方式》相关理论。
3、检查各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情况。
六月份:
1、参加EEPO团队展示活动。
2、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3、检查教师教案。
七月份:
1、学生期末测试。
2、批改试卷,填写各种表册。
教研工作计划 篇4
一、工作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化学课堂,在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同时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聚焦常态课堂教学,结合本组的课题开展有效研究和教学。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避“题海战”,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提高本校化学教学质量而努力,争创学校品牌学科和教研组。
二、工作目标:
1、坚持理论学习和新课程的实施,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2、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努力。
3、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课题的研究,进行一系列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课外探究活动,保持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4、通过提优补差促中等等措施提高本校化学教学质量,期中考、月考中化学成绩力争在区名列中上。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认真学习《有效教学方法》、《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等课改专著,用理论知识指导课堂教学和教研组建设。
2、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每位教师至少上好一堂研究课,共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任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统一教研组的作业;
(3)做好学生辅导工作,在中考复习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重点抓好提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认真组织和参加初三化学用语竞赛,争取在学生的获奖奖次上有所突破。
(5)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求经常相互听课和评课。
3、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水平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片段、情景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学案等,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能多获奖、促使教师从“教书型”向“研究型”发展。
四、保障措施:
1、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任务以确保教研组和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组织抽查。
2、对本组成员的教科研态度、教学实绩进行考核。
五、教研组主要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份: 根据区教研室、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1.上好组内教师教学研讨课;
2.做好月考复习工作。
3.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新教材教学方法。
十月份:
1.继续组内教学研讨课;
2.初三化学期中考复习、质量分析。
十一月份:
1.组内教师对阶段工作进行交流、找出得失。
2.化学竞赛报名、辅导。
十二月份:
1. 新课结束工作。
2. 期末复习
3. 本学期课题研究小结。
4. 初三化学竞赛。
5. 09一月份继续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