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5-17演讲稿

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幼儿园师德演讲稿

蒙二班 xx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优越、最光荣的。是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觉得自豪。今天的我,当个老师,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虽然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的我,但在家长的眼里我却是一名教师,所以拥有这样称号的我,应该不断进步,慢慢积累经验,做个孩子喜欢、领导同事信任的老师。刚来幼儿园,我来到蒙班,这是一个小中混龄的班,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新的开始,看到孩子们陌生、害怕的眼神,听着哇哇哭的声音,让我觉得好无助有些害怕。经过班上三位老师的经验传达,还有更多老师们的提醒与帮助,让自己也不那么束手无策。 自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之后,我知道做一名幼儿教师是不容易的,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

记得我班有一名幼儿,因为家里父母之间的因素,有一次到傍晚8点都没人接,这时陈老师和郑老师亲自将孩子送到了家,并和孩子父母进行了沟通,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我,对我而言这就是最好师德,是我学习的榜样!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把教师的美德延续下去,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师德演讲稿 篇2

我来自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1988年任教以来,一直扎根边远农村,真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了20年。20年来,我把爱的阳光洒向我挚爱的事业,洒向我可爱的孩子们。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一、大爱无言育桃李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年的教坛生涯,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中,用爱心去影响学生,用真心沟通家长,用耐心传授知识,用细心关心学生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们班的李洋同学,父母离异多年,孩子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辛。前几天,下着大雪,而洋洋却还穿着单薄的秋衣,上课时,看到孩子冻的红肿发抖的小手,我心痛极了,放学后,立即到街上给孩子买了一身新棉衣,孩子穿上棉衣后,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哭着直叫我“妈妈”。从这以后,我更加关爱他了,因为我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母爱啊!

李慧茹同学在家里不小心扭伤了胳膊,在家休息一个礼拜,返校后生活仍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她,我就让她和我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帮她洗脸、梳头。每天晚上帮她洗脚、补课。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孩子的母亲感动地说:“你比我们做父母的还照顾得周到啊,我们真不知该怎样来感谢你啊!”

20年来,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的学生了,工作中的每一天,我都默默践行着心中不变的誓言,升华了对学生的爱,完成了从“小爱”到“大爱”的转变,深受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爱戴。我教过的很多学生分班后已经不在我的班级了,但还是经常会找我谈心,还有一些家长会经常打电话来,跟我探讨教育孩子的话题。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也经常会去看望我,称我为“恩师”,其中一位女生每次见到我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叫我“妈妈”,还有一位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她在网上给我留言,评价我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也带我莫大的幸福。

二、舍小家为大家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如果问我今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那便是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我的父亲也是一位教师,从小我就耳濡目染,立志长大后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几年前,母亲得了肿瘤,在西安住院,而我是在两个星期后才知道的。因为,当时我带着毕业班,父亲为了不让我分心,怕影响我工作,故意瞒着我。母亲住院三个多月,而我没有请过一天假,仅只在礼拜天去看望她,每次都是忍痛割爱,含泪而别。看着母亲被病魔折磨得皮包骨头的身体,望着父亲熬得红肿的眼睛,憔悴的脸庞,我心如刀割,多想在母亲最需要的时候尽尽孝心啊!可是,班里的孩子们怎么办?父亲,这个我心目中最坚强的男子汉,第一次在我面前泣不成声,直到现在父亲的话还萦绕在我的耳边:“回去安心上班吧,***这里有我呢!咱爷俩不能都请假耽误工作啊!”我含泪告别了母亲,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终生的遗憾,母亲临终时,我也未来得及见她一面。后来,听父亲说,母亲临走时一直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名字,因为,我是她唯一的女儿,是她永远的牵挂啊!

如果问我最心酸的往事是什么?我会想到10年前经历过的那些风风雨雨的日子。前些年,我爱人常年在边疆部队工作,我在家里既要照顾年过六十,体弱多病的婆婆,还要带着还不走路的孩子,而且自己还带着班主任和毕业班语文课。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常常是等晚上孩子睡着后,给婆婆煎药、端汤、洗一家人的衣服。春夏秋冬,寒去暑来,长期的超负荷劳动,使我的颈椎病经常发作,尤其是在冬天,严重时,胳膊也抬不起来,穿衣服都很困难。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我还经常代表学校和镇里去参加市里的赛讲 ,我已记不清,为了上好课,自己熬了多少个通宵,输了多少次液体。同事们看到我红肿的手,消瘦的身体,心疼地说:“你一个人支撑一个家,太不容易了,咱工作上别那么认真,过得去就行!”可我笑着对他们说:“我不能因为个人的事而耽误孩子们啊,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不能辜负家长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啊!”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从没有退缩过,而且,样样走在最前头,因为尽孝心是我做媳妇应尽的义务,而干好工作也是我做教师的职责啊!虽然我经历了很多风雨,但我看到了更多的是彩虹。教师节孩子们一张张饱含深情的贺卡,一束束灿烂的鲜花,一句句衷心的祝福,就是给我的最高荣誉。

一年前,我刚刚做过手术,今年3月份病情再次复发,医生几次提醒我早点住院手术治疗,但因为考虑到自己带着班,还担任教务处的工作,总下不了决心请假去看病,几番思量后,最后我决定还是利用暑假做手术最合适,这样不用耽误太多的工作。术后,医生在开具的休假证明中写道:因连续做过两次手术,体质已受到严重影响,建议至少休假三个月。可我心里时刻牵挂着学校,牵挂着孩子们,在术后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不顾家人的劝告,忍着病痛,毅然在开学第一天按时上班,投入到了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之中。 工作中,我没有因为身体的的缘故耽误过一天的工作,而且每件事总是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其中,我忍受了多少痛苦的煎熬,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和辛勤的汗水啊。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执著无悔的爱。

三、潜心教改,收获成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是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为师之本。这些年来,我积极投入课改实验活动,潜心钻研课堂教学艺术,

大胆进行课堂实践,多次向全校教师作示范课。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以教科研为抓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大胆进行新课程下的备课、“同课异构”、读书活动改革,开创了教科研工作新局面,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从听课、备课、上课等多个环节入手,培养了多名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使一批教学新秀脱颖而出。多年来,我曾荣获 三门峡市“骨干教师”、“灵宝市教育教学名师”、三门峡市“管理服务标兵”等称号。

二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我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用我对事业,对孩子的一腔深爱,用真、善、美的人格力量,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浇灌出桃李满园! 在教育这条大道上,我会因热爱而书写更多精彩。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放出灿烂夺目的光芒。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马卡连柯说过:“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是选择了去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选择了奉献与播种,选择了平凡的坚守与对事业的执着。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善良、公正与责任去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以春雨那润物无声的方式去灌溉学生的心田。我一直珍爱着这份美丽的职业,也因此痛并快乐着。

1997年的盛夏,20岁的我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我对工作的一腔热望。在那里我从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教师变成了现在成熟的教师。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时我的激动与不安;记得新婚第三天登上讲台时全校惊讶的眼神;记得产后二月登上讲台那种重逢的喜悦。这十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灿烂的一部分,我倾注了我的喜与悲,爱与恨。每一次我感到无法胜任工作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提醒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如果说选择需要勇气,那么坚守更需要爱。我何其有幸碰到过指引我人生,教会我学识的好老师,他们是我的榜样与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觉得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是我才最有活力,最充实。我觉得自己平凡而重要,我的言行正影响着一代代人。所以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合格教师。一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工作给了我太多宝贵的经历……

我忘不了自己在学生考试是总穿布鞋,只为怕皮鞋声惊动了学生;

我忘不了自己与学生在树下畅谈时学生惊羡的目光;

我忘不了自己为学生准备的针线包,尽管我补的那么拙劣;我忘不了毕业前夕学生的依依不舍;我忘不了学生那开心的笑容,也忘不了孩子熟睡后的挑灯夜读,更记得学生在严冬里为我找来的治冻疮秘方;记得清晨打开门时门口的青菜;记得是学生为我房间挂上自制风铃与字画;记得第一次收到的鲜花是学生送的映山红;记得学生伏在我肩膀上痛哭的情形。这一桩桩一幕幕给了我太多幸福与感动。学生曾问我:“老师,您为什么那么爱笑?”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只知道要将阳光播洒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知道他们值得自己去珍惜与呵护,知道爱可以包容一切。

记忆的闸门打开了,那个学习优秀满眼忧郁的峰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我决定不读了。”话还没说完眼泪已经涓涓细流。“为什么,”我惊讶地问道,“不瞒您说,我家境不好,父亲也不在人世,留给我一身难看又难过的皮肤,同学嘲笑我,捉弄我,每到夏天,我的衬衫纽扣紧紧的扣住,不敢伸直我的手臂,不敢挽起我的裤子,老师,您说我有多苦,多惨!”峰说完已哭得站不直身子了,我的鼻子一酸,把峰紧紧搂在怀里,我知道为了那头牛,峰的父亲淹死在水库里,母子二人孤苦伶仃,上天对他实在不公平,我要救他,要让他看到明天的阳光,让渐将枯萎的生命之花怒放起来。“峰,把你的手臂让我瞧一下,好吗?”峰信任地解开了衬衫纽扣,呀,满臂的鱼鳞,我惊呆了,我知道,这是一种典型的皮肤病,名叫“鱼鳞病”,一剥一大块,全身是鱼鳞的峰有多痛苦,那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轻轻地告诉他:“峰,不要难过,你这个病是可以医治的,你想,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定有特效药,老师给你找!”当病治好之后,你不是和大家一样吗?”“真的吗?”十五岁的峰两眼放射出渴望的光芒。“不骗你!”后来,我通过在省城医院的姐夫给峰找到了特效药。峰的笑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大学的校园里回荡,在大医院工作岗位上回荡。12师德比赛演讲稿:让生命之花怒放

每年的春节,峰的一声问候都让我感动不已,我们的笑声交融在一起。是的,

当你把师生之间这种细腻绵长的爱作为自己事业的基础时,你会不经意发现那种感情是难以割舍的。我相信教师的爱就象太阳的热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冰点。

法国着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与选择。

最后,我想用诗人汪国真的诗来结束我的演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

把握瞬间的辉煌

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

去装点生活的风景

师德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条我不能拒绝的成长路》。

一晃已是从教的第六个年头,回眸过去,感到充实而欣慰。我想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要想尽快成长,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2003年我怀着满腔热情和向往,带着一份胆识和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来到临汾八中,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又是那么令人期待。初入教坛,我搭班的是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同轨的是一位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并与我结为师徒关系的我的师傅。正是她们,引领着我走上了三尺讲台,迈出了我从教生涯的第一步。

面对教学,我曾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然而希望这些曲折的经历,不仅是我成长的开始,也是我走向成功的开始。

初上讲台的朴实与浅陋。第一节公开课是在领导老师的十几双眼睛下进行的,那时全然没有什么方法、策略。我的眼里只有我的学生,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研究。我觉得那时的课虽然很浅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或许是很糟的课,但我觉得那时自己和孩子很自然,没有丝毫做作的成分。那时,我不懂的教学的深刻的内涵,没有那么多的思考,但是我觉得很朴实。

接着的复杂与迷茫。公开课后,有经验的教师给了我精心的指导,你的开头该怎么样怎么样,结尾该怎么样怎么样,比如在课堂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处理,等等。我试着照搬,却总是达不到很好的收效。很快我也加入了听课的队伍。那时的教学模式是“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听过一节公开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把所有上课需要的实物都展示给大家,很生动,大家评价都很好。我也试着模仿着去做,可同样达不到公开课老师的收效。那时透视出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探索追求我的教学之路呢?

时间过得很快,我失去了很多,压力也很大,但这并没有挫败我对数学教学追求的信心,反而更加强烈了。我不断的反思我的教学,不断的寻找新的方向。这时在我埋头苦干的同时,不忘积累知识,与书为友,读中国的叶圣陶、陶行知读外国的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读书使我看到了原来没有看到的世界,也使我逐渐对数学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数学教学是在不断的追求理想境界的过程里,它让我在这个过程里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地对教学有新的认识;同时我还积累经验,多听课、会听课,听优秀教师对教材独到的领悟、听优秀教师某个精彩环节的设计、学优秀教师对工作的执著与敬业。所以每次听课都是一种鞭策,一次学习。因此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创设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在听课中成长。现在听课,每次回来总会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份精彩,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多一份成熟。在听课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已经并非是一名“权威”了。在不少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我认识到了教师眼里不能只有教材更主要的是有学生,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地位上,和孩子成为真心的朋友。这时我常想什么样的一堂课才是最好的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更好就是要知道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民主的学习氛围。或许因为没有好的教学设计而导致一种失败,我觉得那不是失败;但是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在应有的地位,不以人为本,那样的课再好又有什么价值呢?同时,我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捕捉“火化”,日积月累,使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慢慢地我开始注意优秀教师身上的那种积淀的个性特色,那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开始去吸取学科以外的知识营养,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我开始跳出原有的那些模式化的东西,在新的教学中寻找自己的个性,开始了自己对于教学的理性的思考,也开始知道自己的所需所要我想在教学中,我不再被动的接受,我要主动的汲取,把数学教学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我才有希望找到数学教学的真谛。 我是在这看似平凡单调的教育教学中探索着、感动着。但成长的过程用笔来描绘还是很难的,我想我还年轻,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停住成长的脚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