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篇1
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同时也明白了应该好好学习,孝敬父母,争取做国家的栋梁。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向我们介绍了伟大的祖国、优秀的文化、精美的艺术品、为国争光的人、光辉十年的变化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孟佩杰。“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中,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4000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从颁奖词中我看到了孟佩杰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孝顺母亲的品质。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向孟佩杰学习。学习她的坚强乐观、感恩图报。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只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多玩会,我又常常和妈妈顶嘴,老让妈妈生气,而且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以孟佩杰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积累点点滴滴的知识,做好件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同学们,让我们付诸行动,一起努力。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篇2
“他们自觉自愿用善举,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用微笑,融化心与心之间的坚冰。”这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的心中有个美好的梦想,就是希望国家和谐美好,人民相亲相爱!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成了我寒假里的一道精神大餐。我最喜欢看里面的故事会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真实感人,从中让我认识了一群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他们怀揣美好梦想,将爱的种子播种进每个人的心里。
——她两度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只身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支教。满怀爱心的她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机会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倍尝孤独、艰辛,仍无怨无悔。她就是最美支教老师——孙影。
——他3次让房,56次献血,常年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12万元,几次把自己家的电视机送给别人,他用积沙成塔的精神,树起了一座志愿者丰碑。他就是鞍钢普通养路工——郭明义。
——当灾难来临之时,年仅10岁的他主动来到解放军的医疗队当志愿者,帮护士拿东西,给医生当翻译,给伤员唱歌,希望通过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使更多的受伤群众得到帮助。他就是玉树地震小英雄,小小“翻译”志愿者——才仁旦周。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因为有了这些乐于奉献的'志愿者,我们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冷漠的世界,而是充满了温暖,充满了阳光的。
这些乐于助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求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像年仅10岁的才仁旦周那样,看到别人有需要时,伸出援助的手,就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奉献爱心,关爱他人。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做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助邻居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邻里小帮手;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不乱穿马路,用自己的言行向大家宣传文明礼仪,做一个文明小宣传员……
就像一首歌里曾经唱到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学这些可敬的志愿者,播洒爱的阳光,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和谐吧!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篇3
曾经,孔子在《论语》中写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的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就像列文虎克,因为对磨制显微镜产生兴趣,最终发现“小人国”;瓦特因为爱上跳动的壶盖,才发明了蒸汽机;张衡对漫天的星星充满好奇,终成一代天文名家。
在假期中,我阅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其中有一课令我印象很深,是讲述了:兴趣成就了22岁的年轻教授——刘路。中南大学一位大三的刘路哥哥,他创造了奇迹——破解了困扰数学界二十多年的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并因此正是被聘用为“教授级研究员”。而刘路创造奇迹的原因就是——兴趣!因为偶然接触到美国数学史家M.克莱因的著作《古今数学思想》,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对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开始产生了兴趣,并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兴趣,我也有一个爱好已长达5年之久,因为热爱,给了我在百忙学业之中的动力。这个令我痴迷的爱好,就是传承中国数千年的---毛笔书法。
记得我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浙江美术馆和西泠印社,当时我只对书法家创作的作品产生好奇心,就不停地向爸爸提问,后来爸爸认为我对书法有兴趣,就在少年宫给我报了毛笔书法培训班。开始在培训班老师的指导下,我拿着一支毛笔,对着宣纸不停的画圆圈,后来我感到越写越枯燥,一学期上了一半,字到没学上几个,于是我也向爸爸抱怨过,心想:这是什么培训班,索性改上画画课算了。可是,爸爸告诉我,无论什么人,在学毛笔书法上,都要过这一关基本笔划练习,别看那几个大书法家现在写的字行云流水,不知道他们刚开始学时,花了多少圆圈去练稳定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爸爸还带我去绍兴兰亭,我了解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还去了西安参观碑林,知道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名家在幼年时经过勤奋练字,才成为了各派书法名家,更使我加深了对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理解。而且,当我看见少年宫美术楼大厅里挂着的一幅幅优秀作品,当我走过几间教室别人都在专心练字,当在收音机里听见哪个名家又在美术馆开办展览,心中对书法的不舍与难忘又被唤醒。我重新激发了我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以前认为书法枯燥乏味的念头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我就对毛笔书法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每天做完了作业,都要练习一张毛笔字。拿起笔,铺开一张崭新的宣纸,将字帖翻上几页,按照临习要领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开始写,从最初的部首、结构开始,到后来的集字创作,天长日久,我书法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如今,我虽然六年级了,但是我对毛笔书法的热情仍然没有放下,基本掌握了楷书、行书、隶书的写法,每周创作的作品都得到了培训班老师的好评,并评上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当我拿到培训班优秀学员证书的那一刻,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何曾不是源于我的兴趣爱好呢!这也是兴趣给予了我的荣誉。使我拥有了一个梦想,继承和发扬我国这门传统艺术,将来成为一名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名家。
通过书法学习,我能把所临的碑帖基本背诵下来,这使我对中国的文字演变也加深了解,并且我还掌握了许多繁体字,对我学习文言文也有了很大帮助,并对一些中华国学精典书籍的成人版书籍也能看懂,也领会了原著的原汁原味的涵义。现在每当上完书法培训课后,我总是让爸爸带我去浙江美术馆参观,去鉴赏名家新创作的作品。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决心以22岁的刘路哥哥为榜样,培养自己对一种事物的兴趣。在人生的道路上,兴趣,就是成功的一把金钥匙。有了兴趣,就能打开成功之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不仅可以帮我们获得真理,更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篇4
漆黑的夜空里,有几点闪耀的星光。微微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在迷人的夜色中,我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复兴的期盼之情!
也许你曾热爱过蔚蓝的天空;也许你曾热爱过无私的父母;也许你曾热爱过身边的花草……可是,你热爱过我们的祖国吗?是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文化灿烂,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它有广阔的土地,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们,就如一只没睡醒的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的肩上背负着复兴中华的重任!特别是看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后,我更加体会到了我们的责任!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叙述了“最美教师”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支无私奉献的优美乐章;“最美司机”吴斌用76秒诠释了一幅关于责任的磅礴大字;“最美路人”周冲,“最美妈妈”吴菊萍……平凡人的责任担当演绎着奉献之美,用自己的微博力量负担着社会的责任。我们可以不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必须做好每一件小事。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每个青年人都应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锐竞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把爱国主义投入现实生活中,转化为做好每一件事的决心,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把爱国之志变成爱国之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段名人名言启示着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一切都把握在我们手里,只有我们做好了,祖国才会更好!
我深深地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去一个学生的家里,见该学生的房间很乱,便问“为什么不打扫房间呢?”学生答“我是要做大事的人,怎么可以为了这点小事浪费时间呢?”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却揭示了一个大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有一次,我跟随妈妈去一处旅游胜地旅游,由于当时天气炎热,附近又没有垃圾桶,我便把一个易拉罐扔在了一棵榕树下,妈妈看见了,叫我捡起来,我反驳道,附近没有垃圾桶,妈妈却和我说“孩子,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乱丢垃圾总是不对的,你还记得我给你看的那些图片吗?”想起那一张张在外国用中文表示的警告标语,我就不寒而栗,“请不要践踏草坪”“禁止随地吐痰”……中国的形象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毁灭的。就是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丢了整个国家的脸,小事,是何等的重要!
因此,我们要把振兴中华的理想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落实到每一天的衣食住行中。做妈妈的小帮手,每天勤奋地学习,成为家人脸上那朵永远绽放的笑容;做尊老爱幼的小标兵,托起那片晴朗的天空;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点缀着大地盎然的绿意;还要做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和同学们手挽手共同长成参天大树……
其实爱国并不难,尊重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爱国;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缓解国家日益紧张的资源危机,这也是爱国;我们每人都多植一棵树,多栽一株草,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祖国的环境定然会更加美丽,这是爱国;关爱家人,关心集体,热爱家乡,崇尚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这也是爱国;当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做一个尚礼明志,博学善思之人,这更是爱国!
同学们,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昨天,为振兴祖国做好点滴小事;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