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语文课例个人研修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例个人研修报告 篇1
7月15日至7月28日,我校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在本次校本培训中,校长为我们解读了各类教育教学法规,并请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力求使我们在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训不仅内容十分丰富,培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作报告、经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教刚刚两年的新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让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是我对本次校本培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培训初,张校就带领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教师们集中在一起,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从中获益匪浅。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学习篇目,教师们分学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好后组织教师交流。教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另外,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面对我们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在,我也创建了自己的个人博客、网页,今后我会将自己的教学感言及时地撰写到博客中,从来不断地来充实自己。我也会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到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更丰富,学生学得更开心。
二、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做好班队工作
在“爱生模范”候选人竞选演讲中,我深刻地了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他们对学生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在学习中,她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特别是后进生,她们腾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补缺补漏。在生活上,她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个学生。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她们就像父母一样,时刻对孩子们问寒问暖,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刚走上教师讲台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请教班主任经验,真诚地去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那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幸福。
孩子们是明天的希望,而我们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的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只要通过反复地学习、研究和领悟,定能绽放出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
小学语文课例个人研修报告 篇2
本学年,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每个月 都按照计划上进行的,但是有时候会忘记及时把动态发到博客中,在今后的校本工作中这方面还有待改进。
二、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集体备课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在学校特色方面,因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确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别有声有色,也只能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结合我校发展性项目勉强搞个三笔字培训,但是老师兴趣很浓,每次的作业都能积极上交,作品也有很大的进步。
三、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峰文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除了两位老老师,其余年轻教师都有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少,青年教师偏多,骨干教师缺少。另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不断更新,学校教育教学研修的氛围还待浓厚,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还需要完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参与教研和课题等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五、今后努力方向
校本研修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而它的最终受惠者,是学校,是学生。因此,应该重视校本研修工作,让它成为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的内在需要,从而创造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小学语文课例个人研修报告 篇3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学校不断学习、研讨,立足校情,踏踏实实走出一条研修探索之路。现在,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师德,促发展
加强师德建设是校本研修的灵魂所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的动力之源。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好书推荐》等有关材料,使教师人人明确了:敬业爱岗,尊重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我们还通过征集师德论文,实行师德量化考核等形式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促进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把爱岗敬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转化每一位教师的内心需求。
二、搞好研修,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1、定目标。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研修也如此,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在校本研修中,我们注意用目标引导教师不断成长进步。我们为教师确定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研修提高,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力争使一批教师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和研究型教师,使每位教师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断加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理想目标迈进。
2、定主题。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和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等,利用研讨时间让全体课任教师提出问题,学校对这些问题汇总整理,最初选出三至五个比较突出、共同关注的问题,然后由教研组长和教导主任组织教师多层次观课议课,观课议课中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选择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由此确定“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本学期的研修主题。在第三周、第六周、十一周和十三周周五下午3:00——5:00为本校集中研修时间。研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专题讨论《上学期语数教学质量对照分析及本学期教研计划》和《读书心得交流体会活动》;语文和数学课堂展示,分别是《搭石》和《七的乘法口诀》,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听课和评课,大家受益匪浅。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指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十六周我校还承担了研修共同体活动,张泉和夏哲哲老师分别开出了语文和英语的研讨课,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3、强调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观察、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进行思索,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亮点,勤于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记录教学心得。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求教师全程跟踪、记录后进生的点滴转化。在五年级语文阅读比赛中,裴梦源同学荣获区三等奖。我校二年级的学生在口算比赛中平均分名列全镇第一,有95.2分,荣获区一等奖。
三、校本研修与考核奖评相结合
为了增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学校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坚持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研修工作的长效性。
①考核管理:
A、活动考核制。学校建立参与册,记录考核教师参与情况,与奖励挂钩。
B、过程督查制。学校对各组开展情况采用询问、参与、查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作为教研组或个人评先条件。
C、资料建档制。对教师参与研修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资料。建立“教师成长袋”,(如好的心得笔记、优秀教案、获奖资料等)反映教师成长记录。通过考核和奖评,激发教师参与热情,落实研修效果,建立研修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教师研修工作搭建激励长效的平台。
四、困难和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教研活动,在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尽管学校领导再三强调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仍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活动未能参加,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认真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干活。
2.科研方面不热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因此动手写论文的人并不多,开展课题研究的人就更少了。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在我校普遍存在,许多人把搞科研当成次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这种现象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 这是对校本研修最为生动的诠释。它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刚开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老师们的认识会越来越高,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主动性会越来越强,教科研成果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研修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小学语文课例个人研修报告 篇4
通过几个月的网上研修学习,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和引导,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三、定位班主任的角色,
以前就知道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却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说法,而从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如今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的意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去改进之,完善之。在此,我们真心地祝愿历史教学能真正发挥她应有的价值,历史教育亦将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