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1
5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段2015年团干部暨通讯员培训班,感受颇深,便忍不住将这些感受赋予文字之中,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培训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明白了新闻的体裁分为消息、通讯、言论三部分,更加清楚了消息和通讯的不同点,消息短小精悍,用事实朴实的说话,报道要求及时,讲究故事发生时间和发稿时间的同步性,鲜活的事实是写出好消息的关键,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消息可以使读者知其然。前辈们的讲解好似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使我享受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局新闻宣传中心的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从新闻的定义、基本理论、五要素、标题制作、消息的导语及主体等内容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前期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现场互动做详细解答,并结合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例子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与点评,指出了"深入生活多观察,耐住寂寞多读书,抓住细节多写稿,版面栏目多研究"的写作方法。使我对新闻写作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消除了写作上的知识盲点,对新闻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自身想要写好新闻的信心与决心。
老师们还就通讯的构思成篇、修改提炼、通讯的纪律性、网络舆情跟大家作了交流分享。告诉我们新闻写作离不开题材,好的题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与观察力。强调写稿件要用心写,要有独立的思想和想法,立意要有深度,贴近近期相关政策,符合社会发展形势。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其中蕴含的道理,都能令人醍醐灌顶。
段团委黄刚书记就通讯标题的新颖性、趣味性、摄影技巧、新闻图片的采集处理作了详细讲解。讲述了摄影讲究主题、采光、视角、线条、构图等。尤其是现实工作中最实用的新闻图片必须保证新闻的要素要尽量的充实,光线要柔和,拍摄过程中要坚持"黄金分割点"、"对角线"、"构造画框"等三个原则。黄书记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取景,如何掌握快门的速度,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数码摄影的兴趣。强调相机的好与坏跟拍摄的效果没有直接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闻写作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要留心生活中的小事,才能分享生活,留住感动。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到: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敬业、严格、严谨。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发现了自身在写作方面上的不足,平时自己缺少多看、多读、多交流的习惯,缺乏创新意识,知道了闭门造车是无济于事的。参加培训班,个人除了在新闻宣传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外,更激发自己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还让我认识到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普通业余通讯员,不仅要具备新闻写作的素质,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更加准确无误,才有可读的价值。同时,使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的理念鞭策自己,用细致的心去发现线索,用犀利的笔去记录事件,为成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培训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68名来自全段个车间的青年朋友从中学习到了许多新闻写作的相关知识,也通过相互的交流积累到更多的经验。对于我这个"写作新人",感觉也好像从"门外汉"开始慢慢地入门了,以后我会将所学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合理地运用,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有幸参加了通讯员培训班。学习了新闻稿件的写法、消息的构成、新闻标题的功能与结构形式、企业新闻摄影、通讯写作的实践与探讨等写作知识和技巧,让我受益匪浅。要想写好的新闻,应做到:
第一要多读,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多读报纸、书籍,有助于提高写作技巧,丰富新闻语言,重要的是学会读,善于发现他人文章中的闪光点,从中受到启发,可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选材的角度、标题的选用、文章的结构等等。
第二要多采访,做好采访要点记录。写好新闻,就要多采访,提前准备好采访题目,以免遗漏。多与别人交流、沟通,虚心请教,可先从采访人的工作性质、家庭情况开始了解,然后一步一步接近主题,从而获取更多的采访信息,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第三要多研究、多角度地去写。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新闻和文艺作品在报社记者编辑的笔下,都具有了灵气和生命力。实际上,同样的素材在不同水平的作者眼里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基层通讯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多研究写作素材,发现好的写作角度。
第四要多改,多做比较。“好稿是改出来的”,自己要多修改几遍,同时多与别人交流,有时别人的一句话、一个指点都会令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还能从别人的指点中领悟到写作方法和技巧。而且要善于留底稿,自己的稿件一旦上了报,可以看看编辑老师做了哪些修改,从中可以大幅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要多写,做到熟能生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写的稿子多了,自然会产生灵感,越写越想写,就越有素材挖掘。“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从构思、起草到定稿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常常熬到半夜是很正常的事,这就需要有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写、努力写,才能取得成功。
“只有爱好写作这一职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乔廷祥老师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干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得有爱好,都离不开责任心、事业心。作为通讯员,就要对宣传报道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来。
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3
近期,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我公司党群部举办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此次培训班课程安排的挺丰富,对于我这个发现新闻,提炼新闻能力不足的通讯员来说,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获益匪浅。
在为期2天紧张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4位老师的精彩讲课,他们教给了我如何制作吸引眼球的标题,如何提炼简短准确的导语,以及如何表达自己要阐述的主题。他们把自己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更是让参加培训的我深深感动。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不但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写作技巧,使我明白了怎样发掘新闻事件中蕴含的背景和意义,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关键自己去努力对每一篇文章的初稿,认真的修改,反复的推敲。
培训虽然短暂,但老师们的经验之谈激发了我对新闻写作的信心和决心。像我们这样活力四射的青年军,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所应有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一名基层通讯员应有的作用,努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4
9月5日,作为一名最基层班组的兼职通讯员,我有幸参加了201*攀钢传媒中心组织的新闻通讯员写作培训班,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新闻写作的机会,所以我非常的珍惜,这不仅仅是我系统的学习新闻写作的难得的机会,而且这也凝聚着我们厂对基础班组通讯员成长的关心。
在这次培训中,攀钢日报的汪老师和朱老师从攀钢日报版面、栏目,新闻写作写什么、怎么写才符合要求、以及当前稿件存在的问题,通过详略有当的向我们讲授,让我们写有了目的性,不在盲目写、投稿。从新闻线索的捕捉到现场采访、再到写作发稿,从一条新闻发现到最后的创作出来与观众见面的新闻创作的全过程,电视台的关老师都详细的讲解其要领并传授写作技巧。三天的.学习时间很短暂,老师们如此详细的讲授,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新闻写作的新手来说正是自己所需的,我感觉受益匪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写作不像诗歌散文那样可以随心所欲,需要我们走出家门,深入新闻现场,用我们的眼睛去记录新闻的事实,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下新闻的真实材料,用我们的努力把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告知读者,这是成为一个新闻通讯员的责任。闭门造车是新闻写作的大忌,作为基层的新闻通讯员必须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用细致的心看身边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贴近生活,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吸引读者内心的魅力。
要想将自己看到的新闻精彩的展现给读者,不仅仅需要我们用细致的心去捕捉、收集新闻线索,还要懂得如何将自己收集到的新闻展现给读者,这就需要我们练就犀利的笔。俗话说:“琴不离手,曲不离口”,练就犀利的笔没有什么技巧,只有一条:多写!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写一条好的句子,多写一段好的段落,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假于时日,终究会下笔如有神。对于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我来说,总觉的枯燥乏味,难于下笔,总感到自己胸中无墨可泼,无言可述。现在的我不妄想自己写的东西有多么的精彩绝伦,可登大雅之堂。培养新闻写作的兴趣是我现在的任务,养成写作兴趣是养成写作习惯的动力,好的写作习惯是写出好的作品的有力武器。
三天的通讯员培训紧张而又充实,我不仅学习到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更激发了我新闻写作的积极热情。今后,自己要更加注重学习新闻创作等有关专业知识,用细致的心看身边的人,用犀利的笔写身边的事,争当合格的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