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石榴》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榴》读后感 篇1
学完《石榴》一课后,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想,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以时间的变化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按照石榴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并从石榴形、色、香、味等方面做了生动地介绍。
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描写,是本课的一大特点。(.)把石榴的季节变化规律,什么时侯长叶、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一一进行描述。这说明作者观察认真;告诉我们平时要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在写作文时不至于弄出笑话。本课作者还在写作时抓住了几个最明显的特点,如成熟后的石榴的样子,课文中“有的笑的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石榴的.一个特点——成熟的样子。如课文中“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又体现了石榴——成熟了的形状。
通过本课作者对一种水果的生动描写,使我觉得我们应该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为以后写一种植物和水果的生长、形状、颜色、气味、用途等奠定基础。
《石榴》读后感 篇2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石榴女王》,这本书是《冰心青少年文库》译文卷第三部,收录了很多冰心的经典译文,包括印度著名童话《世界是怎样开始的》、《石榴女王》、《鹤与鱼》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鹤与鱼》。
《鹤与鱼》主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印度的一个大湖里,住着很多鱼、虾、蟹等等小动物们。一只鹤鸟听说这里很富饶,就从海外飞来,想在这里寻找猎物。她结交这个湖的国王和贵族,在湖国动乱的时候,还想尽办法当上了这个湖的国王,在这个过程中她变得越来越贪婪,不仅把国家的财富转移掉,还想把湖里的小鱼都吃掉。最终却被一只螃蟹发现了她的意图,并机智地想办法,成功把鹤夹死。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两件事:第一,人不能太贪婪,不然总会自食恶果的。这只鹤本来只是想生活在湖边,有更多的猎物,可是她在动乱的时候想当国王,当了国王后还想把所有的鱼都吃掉,最后终于被螃蟹发现了,被掐死了。第二,遇到事情的时候要谨慎小心。螃蟹就是因为谨慎小心而救了自己,它不要被鹤叼在嘴里,而是用钳子夹住鹤的脖子,才可以在鹤想要吃它的时候,把鹤的脖子夹断!
《石榴女王》这本书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不仅读起来很有意思,我们还能从书中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故事。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石榴》读后感 篇3
我们院子里有许多果树,有无花果、梨树、桃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石榴树。
春天,石榴树抽出了嫩绿的小芽,伸展开枝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夏天,石榴树开花了,它的橘红是那样的鲜艳,似乎是在和别的花比美,那橘红色的花瓣热烈地似乎是在开联欢会。最有趣的是它的花像一个个橘红色的铃铛,一阵风吹来,像有人摇动了它似的。
秋天,石榴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它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每当我从它旁边走过,我便忍不住想摘一下,尝一尝那酸中带甜的奇特的滋味。
终于有一天,妈妈给我买来了一个石榴。我仔细地观察它,发现它是那样的红,红里还透着黄,摸上去滑溜溜的。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帮我剥开,啊,只看见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许多水晶般晶莹剔透的淡粉色的果肉,透明得连里面的籽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粒都是那样的水灵,仿佛一碰就会流出汁水来。
我赶紧拿了一粒放进嘴里,只是轻轻地一咬,马上就尝到了它的清爽可口,它的独特的甜味,吃了一口忍不住立即想吃第二口。最后,我觉得一粒一粒地吃不过瘾,干脆拿了一大把往嘴里放,别说有多甜了!
石榴树,我要赞美你。春天,你把美丽的花赠予大自然;秋天,你又把甜蜜的果实奉献给了人们!
《石榴》读后感 篇4
本文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随笔之作,但它的风采却能敌过万作,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火热的灵魂,这是《石榴》的中心,文中作者把石榴比做心脏主要原因是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石榴》这篇文章是一篇写自然的散文,郭沫若这位作家笔下的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漫无边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角度上来讲,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这篇文章的思想还代表着火热的心,与顽强的毅力,告诫人们要想石榴一样有梦想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