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主持人大赛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持人大赛演讲稿 篇1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匠心传承》,我是主持人孔皓。
我手里的这把扇子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常用的一个道具。那它的主人是谁呢?照片上的人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的弟子,被誉为“中原第一小生”的王希玲,在生活里我也叫她姥姥。这把扇子就是她在豫剧《风流才子》中饰演唐伯虎时的重要道具。它在台上的每一次翻转开合都是姥姥“不疯魔不成活”的匠心写照。
三十年前,《风流才子》第一次和观众们见面,为了展现唐伯虎诗、书、画三绝的才子形象,排完戏回家的姥姥在饭桌上还忍不住用筷子蘸着菜汤写写画画。三十年过后的今天,七十五岁高龄、装着人工膝盖的姥姥仍然坚持着踩上三寸的厚底靴被人搀扶到台侧,可当鼓点响起的瞬间,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在台上走得步步生风。这种忘我的精神也让我明白,原来匠心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姥姥的匠心就像这扇面上的画一样,一经亮相那就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把扇子在二十年前就曾跟着姥姥把豫剧带出了国门,一位外国观众演出结束后深情地握着姥姥的手,他说:“这出戏精彩得我看两遍都觉得不够。”您看,二十年前我们对于文化自信或许还没有很明晰的.认知,但在那一刻,我们也真切地感到了在新时代构筑文化高地的可能。
20xx年我去了美国留学,姥姥郑重地把这扇子交到了我的手里,她说:“都说戏比天大,但这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坚守,咱家这根弦到了你这儿可不能断啊。”我知道,这把扇子背后,姥姥教给我的不仅是从初心到匠心的坚守,也是从传承到传播的重担。只身在海外的日子,这把扇子将陪我一同度过。不论是站在这个舞台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我都要把血脉里的文化讲给你听。感谢您收看本期《匠心传承》,我是主持人孔皓,我们下期再见。
主持人大赛演讲稿 篇2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本周人物》,我是主持人商亮。
今晚呢,我们要共同聚焦一个群体,让我们去描绘他们的样子,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热血人生。他们很年轻,平均年龄二十岁上下,有着这个年纪所有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他们甚至很调皮,来看一下他们的朋友圈。“重点是最后一张图,这发型,这气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叫做张浩,他是一群年轻人的中队长,他刚刚结婚不久,但是他所发的每一条状态都是在执行任务的路上。这个小伙子叫作杨刚,重庆人,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刚刚过完他二十三岁的生日。在执行任务之前,让我们看一下他身后的.战友们是怎样相互告别的,“我要是回不来了,我爸就是你爸”。
他们勇敢且忠诚,偶尔还得跟家人撒点小谎。“喂,老公,你现在在哪儿?”“我在云南集训。”“你骗人,我都在新闻上看到你了。”一位搜救队员瞒着妻子去执行救援任务,在休息的时候接到了妻子的电话。他叫尹礼辉,这段对话发生的时候呢,他就快要当爸爸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坚强,“再出发,求安慰。回来的衣服泡起来还没有洗呢,又得走了”。这是一个叫做蒋飞飞的小伙子在执行任务当中的小感慨,可是这是凌晨两点五十四分,又有谁能够安慰这颗疲惫的心呢?
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除了那位瞒着妻子去执行搜救的尹礼辉之外,其余的人都在救援当中牺牲了。三分钟的时间很短,我没有办法把他们的名字和样子都呈现在各位的面前,但是能够记住的是,仅在四川凉山州山火救援牺牲的三十人当中有二十七人来自同一个队伍,一个八零后,二十四个九零后,两个零零后。而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张浩就是他们的中队长。
火灾、地震、泥石流,有了他们逆行的背影,我们才会感觉到踏实。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像我一样普通又平凡的小伙伴。可是,他们是和平年代的牺牲者,是岁月静好的守护人。
那么,在新中国七十华诞的时候,在今天的《本周人物》当中,让我们一起向中国消防员,致敬!感谢您的收看。
主持人大赛演讲稿 篇3
现场以及屏幕前的观众朋友,欢迎来到首届《谢谢您了》颁奖典礼的现场,我是主持人沙海波。
颁奖典礼这种形式在你我的生活中都不陌生,但今天这一场一定是与众不同,却让您感觉到无比熟悉。
首先为您颁发的第一个奖项是最“自以为是”奖。获奖者,我妈。如果说爱情让人变得盲目,那亲情能让人完全失去理智,我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土豆”,在我妈眼里那就是完美无缺的“金疙瘩”。吃饭吃多了——强壮。吃少了——健康。谈恋爱了——抢手。分手了——我就说她配不上咱吧。“妈,人家先提出来的。”“那你总得允许人家知难而退嘛。”得。我这回参加主持人大赛我妈更是信心满满,说:“去吧,我儿子天生就是主持人的材料,你看这五官长的,跟撒贝宁长的一模一样。”像吗?各位。
沙海波:五官哪像?数量嘛?我这回幸亏参加主持人大赛,我要参加表演比赛,我妈敢说我长得像古力娜扎。但我妈说了:“行了,就你那样,我不夸你谁夸你?吃饭去吧。”老妈,谢谢您了。
要为您颁发的第二个奖项是最“怼人不倦”奖,获奖者姚璐,我的大学老师。如果说我这老师对其他学生是耐心、责任心,对我那简直就是献爱心了。即使我几度崩溃绝望,她也从未放弃怼我。每次我惴惴不安地把比赛稿子给他,她都会特别慷慨地表扬我:“没事,我见过比你这篇还烂的呢。”“老师又是安慰我,我不信,除非你发给我看看。”还真给我发了份稿子,我打开一看,我的初稿。可是就是这个爱怼我的老师,曾经跑遍北京城带我买衣服,曾经陪我练习稿件到凌晨两点。璐姐,谢谢您了。
很多人都是取得很大的成就之后才去这个开感谢会,我现在这个状态,别说成就了,个头连成人都算不上。但是感恩,永远不会太早。在你我心中其实都有这样一个颁奖晚会,早已把一个个重要的奖项颁给那个重要的人。我们常常特别习惯对陌生人说谢谢,却吝惜对最亲近的人表达一份感恩之情。请你记住,无论我们已经成功,还是仍在追梦,都请给那个在你追梦路上力量与温暖的他说一声:谢谢您了!一路走来,承蒙关照,往后余生,我赖上你了。谢谢。
主持人大赛演讲稿 篇4
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挑战不可能》,我是小齐。
本期的主人公,和大家一样都是万千追梦人当中最普通的一员,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所以我们—起来认识一下,了不起的齐岱泽。
这个小男孩对于主持人这个职业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于他做法官的母亲,那时候每次吃完饭,都要看的一档节目叫《今日说法》,以及那时屏幕里的那位主持人。而当这个小朋友说,我也想成为电视里的那个人时,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不可能。父母和朋友都对他说,以你。的能力,你不可能做到的,它太难了。那直到成功的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他才开始有能力去丈量自己与舞台之间的距离。直到大三,终于有机会录节目了,那这个机会叫《开讲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开始去更多地获得实践的机会,但是第二个不可能,从屏幕对面的观众席传了过来。每一条观众们非常严格的评价,都让他考虑自己要不要去放弃。但他又转念一想,咱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既然没有人支持,那就创造出支持自己的人。那在接下来,他不断去实践,终于开始有一个人,一群人,去肯定,去期待他。而在今天,他带着一个的不可能来到这个舞台,这个不可能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不自信。那直到刚刚,他来到舞台中央,和小撒老师并肩而立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自己最后一次录制《开讲啦》的时候,无数次在幻想,自己何时能够和他同台相遇。他突然感觉自己站在这里,距离自己梦想的距离又近了那么一点点。当然,追逐梦想的脚步还在继续。但是这—次的不可能,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挑战。他只需要准备好话筒,面对着所有注视他的观众,一字——句地说出: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齐岱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