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书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心得 篇1
说起读书,长了这么大,还头一次审视读书。因为从自己当学生开始到身为人师,我们都时刻与书为伴,只不过我们太习以为常了,甚至没能够好好静下心来,去品味以下读书的感觉和收获。
学生时代的读书感觉,一个字“累”,尽管自己没有在高中毕业时,把所有的书都撕掉,烧掉,但也毫不吝啬的把它们装进口袋给卖掉了,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书对学生的压抑。
走上工作岗位,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已经不能够使自己从容的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求知面孔,甚至无法控制他们灵活的四肢,使得课堂内外,散乱不已。这时,一种再度学习的愿望油然而生!
先是看影像资料,听一听他们的育人技巧。后来发现,看影像资料局限性太强。变改为看书。随时随地都能够翻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看的书自然就多了起来。最初一个月两本,发展到一个月4本,读书笔记也用了一个又一个。有时候,我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日记里,不时被女儿翻阅,她也有了写读书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
自从看书以来,对书中的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甚至感觉作者有罗列无用的东西以充当作品的内容之嫌。对读书者来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可能就是人们为什么对现在的书有这么一种看法“现在不管是不是个人儿都能够写书!”
对人类最具影响力的《论语》,我看完之后,方感觉出书人竞如此的不负责任,同样的一句话,竞在书中出现两次,并且命名在不同的章节中,赋予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看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中,我曾经发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时刻:生病输液时,是我们读书的最好时刻。静静的躺在病床上,认真的读着每一句话,慢慢的去品味书中的道理和智慧。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把精彩的`部分、哲理性的话语记录下来。等你有时间在去记时,也许找不着了,这时候是最可惜的了。
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有书读的日子里,我们生活的很充实。读过很多书之后,我们会发现眼神中充满了定力。我们不会在无所适从的面对变换无穷的世界,我们因此会从容的度过每一个精彩的时刻!
读书心得 篇2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为孩子们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看着他们可爱的笑脸,我心里总是甜蜜蜜的。但是作为特殊教育的学生,教育他们确实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特殊性。我总以为还没有尽力,我愿意做得更好。经验不行,我向优秀老师学习,理论不够用,我钻研相关理论书籍,特别是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最近仔细研读了邹冬梅、汪飞雪合编的一本很好的书。名字叫《实用聋校教学法》。在书中他们根据我们中国聋校的教育现状,和当今聋校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做法,非常系统的介绍了聋校语文教学的方法。文章中不仅仅介绍了高年级的,中低年级的聋校生教学都阐述的很详细。内容上涉及聋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及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法等,详实而全面。全书从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教育学生。让我获益匪浅。
他们在书中对现阶段我国聋校的现状做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虽然我们国家已经计入到了21世纪,但是那也仅仅在一些发达的地区,一些重要的城市。大多的地区的特殊教育还存在着问题。一个县有时候都每一个像样的特教中心。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法很落后,很多老师都是普小调入的.,专业上再不认真,使得教学依然和普小一样,那怎么行呢。他们的话也深深的震动了我,因为我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了,但是努力还不够。我也从原来的一腔热情,慢慢地麻木了。因为我总是觉得我的付出和他们的获得不成正比。因为我总是觉得,教他们太累太累,而且他们还不领情。我付出这么多,他们却不知道感恩。我教育他们,居然想着索取感恩回报。真是可笑!现在想想。试想一下,我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他们认为,不应该去计较这些,我要真心付出,因为他们都是特殊的孩子,他们需要很好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感受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运用灵活的教学法,给孩子知识能力,那是一种幸福,更是他们生活的梯子。
他们还认为特殊的孩子,生活能力本身就差。所以对特教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求就更高。他们认为,特教的孩子,也应该能听的懂话,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这是新时代特教生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能做到的。那就要求每个特教语文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学语言的积极性,去学习我们的祖国语言。从最基本的识别字认字做起,设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面,培养简单易行的行为习惯,当然是好习惯。这是中低阶段。高一点孩子,还要培养他们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主动的自然的流利的用书面语或者手语之类方式,来沟通和交往。不是仅仅在学校,而是在整个社会。他们认为,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有着奠基作用,没有什么可取代的。
读完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多。想到了我的语文教学,虽然他们都是高年级的孩子,大的都接近二十岁了,可是和同龄的孩子相比,他们明显还是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也不能很好的掌握语文相关知识,能言能用,依然不能自如。而看到书中他们那么优秀,对孩子那么大的帮助。我还有什么不去学习呢?什么不去好好的去帮助孩子们,教育孩子们呢?们就像一盏灯指明了我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读书心得 篇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爱是不自私》,这本书是韩国的梁泰锡写的。
《爱是不自私》说得是有一位同学叫尚宇,他的爸爸去世了,他可能是太伤心了,于是变成了一个爱打架的问题学生。有一次,有同学让他参加儿童义工队,去养老院和福利院帮助老人和孩子。慢慢地尚宇发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超快乐,于是他不在伤心迷茫,最终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我认为,亲人的去世确实很悲痛,但是不要以亲人的'去世去伤害别人,在天上的亲人肯定也不想看到这一幕。试着去帮助别人,快乐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幸福其实并不远,就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幸福、快乐自己吧!
最后,我想说,尚宇,你一定会很幸福!
读书心得 篇4
一转眼走上音乐教学岗位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深知,这些进步远远不够。工作上稚嫩的我面临着知识结构、教学观念、研究能力、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暑假期间,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老师的指导下,我拜读了李虻老师的《音乐教师实用手册》一书。这本书从识谱教学、唱歌教学、演奏教学、音乐鉴赏教学等方面作了深入讲解,现将我在书中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唱歌教学。
唱歌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愉快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既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又学会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唱歌。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感悟音乐的丰富内涵,热爱生活和音乐,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歌曲的齐唱与重唱,增强群体意识,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和共同参与的团队意识;通过理解歌曲含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
唱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表情地演唱;形成科学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唱歌姿势,轻松、自然地发声;歌曲中的轮唱、合唱,通过训练后尽量做到音高准确、音色统一;防止过度用嗓和喊唱。
反思:在我的教学中,虽然注重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用自信、自然地声音演唱,但是忽略了培养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想这方面略微倾斜。
二、演奏教学。
演奏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演奏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发展其音乐才能,使他们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演奏教学要求合理选择乐器、从简单的乐器学起、独奏与合奏相结合、避免过度强调技巧练习、重视个性差异等。
反思:每次演奏教学都会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反思发现,我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技巧练习,没有注重学生演奏兴趣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兴趣入手!
三、音乐鉴赏教学。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评价和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鉴赏教学应该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富有启发性,并与音乐历史,文化的学习相结合。
针对小学音乐鉴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应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反思:音乐欣赏课一直是我的弱项,在我心目中,要上好一堂欣赏课太难了。在实际教学中,只要精心设计,学生对欣赏课很有兴趣,可是设计好一堂欣赏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每堂课都这样设计几乎不可能,尽量上好每堂欣赏课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解决了不少我工作中的困惑,希望能在不断学习中找到更多“黄金屋”和“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