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8月15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黔东南州小学科学学科培训活动,在这10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和实验管理员,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使我对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在这次科学学科课程培训过程中经授课专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让我对科学课的特点、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认识,授课专家丰富的知识经验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对科学研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树立“三敢”的意识
“敢想”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设计、敢于怀疑、敢于想象;“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敢于示众、敢于创造。这里突出的一个“敢”字,因为只有“敢”才有可能创新。我认为儿童在上学前敢想、敢问,提出的`问题最多,上学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少,甚至不问或不敢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慢慢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所扮演的“权威”角色使学生逐渐习惯于“认真听讲”了!这种状况,决不是素质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创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须彻底予以改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必须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树立“三敢意识。
二、要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
学习需要宽松、民主的环境,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学课,要使学生活跃在宽松、民主的环境里,使他们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与“权威”角色决裂,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
(2)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3)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
(4)倾听、观察并鼓励,决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教学。
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无拘无束,大胆发言。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比作种子的话,那么这样宽松的环境便是它们破土而出的条件。
三、要给予表现“三敢”的机会
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或推测、或设计、或怀疑、或想象、或发问、或辩论,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他们一定能在探究、研讨中恍然大悟,从而实现或表达、或举例、或示众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实“三敢”的环节
例如教(磁铁的性质),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鼓励学生利用器材(小磁铁、小汽车等)大胆地设计实验,动手玩磁铁,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玩法最新颖、探究的知识(性质)最准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无拘无束地玩磁铁。活动中的现象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反复做、仔细看、认真想,最后学生从探究中归纳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是个性发挥、思维发散、创新表现的重要环节。开放教学、让学生大胆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2
一、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机会。
教育学专家们都认为:学生只有获得了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要求活动課中学生要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得到必要的直接经验和综合性信息,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活动的能力和完成活动的意志。如活动課学生在課前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信,課内学生可根据收集的信息自行进行信息分类处理数据(对植物生长的.观测记录,对实验结果的统计等)。应用收集到的信息,学生还开展了竞赛活动,加深对信息的印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给学生操作的机会
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容根据对个体影响程序的深浅,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課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以往的課,学生在操作时,出现有的教师演示时间过多,挤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的教师一发现有一、两组学生制作成功,就让全班学生停下来;还有的教师以自己的说代替学生的操作,这些做法与活动課要求相悖,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尽力去操作。按照他们的审美观点,自己设计、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都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活动課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树立创新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只有满足了心理要求才会激发再创造的强烈欲望。活动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禁锢,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体验。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在失败中磨炼意志,在失败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再次,敢想是一个人创新的前提,学生在活动中不起眼的想法和做法,用成人眼光看尽管还不是十分聪明和可行,但从孩子的角度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它反映了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标新立异的心理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这就点燃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火花。
四、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
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把评价的实施贯穿于活动課教学全过程。一方面利用“学生活动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运用自评和他评的形式开展评价。要给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体验,对自己和他人的自主能力、兴趣程度、创造能力、意志品格、合作交往作出客观的评价。评价中应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才能体会到“成功和失败是等价的,只要自己尽力了。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3
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12月8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友善用脑”学习活动。听了这些老师的科学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现在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师讲课的特点:
第一堂课是张骏老师的《认识金属》,这是小三科学的内容。张老师在导入时首先出示电水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水壶用金属制作,然后启示学生思考作答并顺势导入课题。在新授时,教师带来许多物品,让学生设计这些物品怎么研究,研究什么,然后学生分组完成试验,最后得出结论和总结。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备课和常规教学环节、课件等准备的非常好之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张老师一直贯穿鼓励性语言。比如说:“真好!”、“真的好棒!”、“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等,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就是一种激励和赞赏,学生会感受到强大的推动力,这就是教学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学习、学会用这种方法,而不应每每都是严词措句,整天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老师有高兴的时候。老师在讲学的过程中的很大优势就是他的亲和力,对小孩来说是很重要的,无形之中他觉得很愿意去接近你。张老师在授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始终面带微笑。体现出了他的'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的沉稳和从容。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在评课时,有的老师就说:张老师就是我崇拜的偶像!
最后一节课是黄小军老师的小四科学《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她通过谜语导入,心情,唱歌等各个方面感受食物的安全,感受饮食卫生的重要。完成分组试验等等。这是准备的非常非常充分的一堂课,特别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总体说来,这两节课有以下特色: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
2、教学过程精致:
从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两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是很高的。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从而达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二、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组织教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观。
2、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灵活运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少批评。调动学生积极合作、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情感,面向全体,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总之,我听完这两节课后触动很大,包括其他老师的评价和两位教研员的总结都使我收获颇丰,我一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尽心竭力把科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把我们的孩子真的引向科学的殿堂,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做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
科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4
我参加了科学组的听课活动。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教学理念先进灵活,面向全体。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活动为载体,合作探究。
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纵观这节课,都深刻的贯彻了这一观点。每节课知识探究部分都是有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操作,探讨出规律,形成自己的体验。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
二、实验设计生动有趣。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三、与生活紧密相连。
几位老师导课都是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用科学知识解答生活现象。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认真完成预定的任务。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器具、设备相联系,识别日常生活中科学的应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汲取的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