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性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刘”姓是不是我国人口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刑。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姓的来源:刘姓,在《百家姓》之中排第二百五十二位,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六千五百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五点三八。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之后,受封于刘,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源于祁姓,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刘国于,属于以国名为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
“刘”姓的历史名人: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刘”性的现状:据统计,20xx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刘”姓的数量均超过六点二六万,并且“王”姓比“刘”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是
2、在历史长河中,刘姓人才辈出,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刘少奇、刘伯承等等,我们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多的姓氏是“王”姓,“刘”姓排名第四。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朋友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我带着这些问题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刘姓以邑为氏。据通志。以邑为氏所载,传说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
刘姓出自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一带),号刘康公,其后代子孙以刘为姓。
历史名人:
1、刘邦(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2、刘恒,汉文帝(前202年一前157年),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平和。
四、研究结论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从小就背过百家姓,但却不知道我的姓氏的由来,为此我做了一个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寻找
3、请教他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xx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姓氏族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
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
四、研究结论
1、张姓氏族早活动于“尹城青阳”
2、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3、张姓的历史人物有很多:张飞,张良,张骞,张衡,张仲景,张旭……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研究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姓氏是吴,我们家有很多姓吴的。“吴”姓氏怎么来的?历姓吴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吴”姓是不是我国人口多的姓氏?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吴”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式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吴”姓来源:出自虞氏有虞氏。有关资料记载,仲雍后代周文王时被封于虞国(今山西平陆北),公共前658年被晋所灭,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姓虞。另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领袖,桃姓,居于蒲阪(金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文中虞、吴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吴的,为山西吴氏。
“吴”姓的历史名人:吴道子,又称吴道元字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画圣。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姓的现状:截止20xx年,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数量2583万人左右。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四、研究报告
1、上古时期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历,“吴”姓名人辈出。有俨峻拒之瑾怒的吴俨、侍孝宗东宫,秩满进石谕德的.吴宽、宣德五年的吴宁、成化十七年进士的吴一贯……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栎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排行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