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篇1
2月29日至30日,积极地参加了全县小学教师师德教育报告会。与会期间,我欣赏了两位名师的数学语文授课,又心灵震撼的聆听了几位感动校园的教师的报告。这两天收获颇多,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现对两天的收获总结如下,便于指导。
王文丽老师所授诗词——渔歌子,使我对诗词教学不再胆怯,不在无从下手。教学中,王老师语态轻柔,亲和学生,教学中对于新授的词,字,教师不急于一一传授,而是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有时间去发现不认识的字,这样,王老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语文课不能脱离字词句片段,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90%求同的基础上,要力争0%的不同,力争有所创新,对于长篇文章,可以有重点的进行讲解,发现文章的教学教之所在。好的教师,机灵的教师,不能完全靠教参,教师更不是教书机器。
承德县于桂琴老师的师德报告材料,使我潸然泪下,内心的感动不能用言语表达,“爱撒孤山,无怨无悔”这不是慷慨激昂的誓词,这是血与泪的写照。一个山村女教师,把教书作为生命,从白手起家的破败不堪的茅舍,到远看是庄园,近看是花园,走进是校园,如此规模的学校,期间于老师受过的苦与累,失与得,不是我们简单能理解的。于老师成就了一个个孩子,也在成就一个个家庭。于老师拿出不多的工资救助孤儿三兄弟,自己却吃糠咽菜,这样的壮举使得我们在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众多的人汗颜啊!还记得于老师说道:“生活苦一点,累一点,撑一撑就过去了。”是啊,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多少人面对苦难畏危退却,多少人面对情感萎靡不振,难道于老师的生活点滴不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钟吗?我感谢有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她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盏明灯,一盏导航灯,她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指引我们老师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对下一代负责。永远的记得于老师说的:“不要把坏情绪带进课堂。”课堂中应该是和谐的,自然的`,平等的,互尊互重的。作为一个党员,永远要以党的利益居前,个人利益居后,做党的好儿女。会记得于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无怨无悔,奉献,奉献,再奉献。力争叫自己所教学生都是肚子里有知识,心里头有爱心,脑袋里有世界。
小学不小,人生之基。小学生涯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什么?给孩子一个好身板,给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好品质,给孩子一个好成绩,给孩子一门好手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刻的懂得:一个孩子往往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而这个命运的主宰者,往往就在我们教师的一念之差成就或者断送。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教书育人,坚信:农民的孩子,不等于下一代也是农民!!
在教学中,难免遇到智力水平不如人意的孩子,对待这样的孩子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大的爱心,更大的耐心,用胸中的爱去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也不残缺的享受社会应该给与的爱。老师要善于用爱心去激发孩子的潜能,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轻轻地抚摸,一句暖暖的问候,都是情感的交流,教师用细微的关爱赢得孩子的喜爱。在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师生融洽,其乐融融,其实快乐学习的氛围,老师可以轻易获得。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高兴一点,幸福指数就多一点,既然改变不了职业,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我坚信: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这两天的学习,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我们教师永远记得尊重每一位孩子,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你就是个快乐的人。不要因为我们的一句话伤害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稚嫩的心理埋下痛苦的种子,等到种子发芽了,我们教师不单单断送了一个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梦想,更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折翅断枝。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就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自然,和谐的成长吧!
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没啥意思。” 我走上教坛十余年了,做班主任还是个新手,可是它却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和感触,它使我懂得了工作的实际意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其次,做班主任还要舍得投入,不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更要投入情感,做一位良师益友。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
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繁杂,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情。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世界,它包含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资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我们班今年进了个外地学生叫陈一博,说话带有浓重的安徽口音,很调皮,上课搞小动作,还逗别人说话。下课溜得像小兔子,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怕做作业,经常几个老师都追着他要做业。任课老师提起他个个头疼。其实他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制度,以学习为主,争取进步。他口头上答应了,可事实上一如既往,毫无长进。承认错误很快,却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也冷了,真想放弃。可是我是班主任啊,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那天他感冒了,我觉得是个好时机,我把他带到办公室给他量体温,倒水给他喝。
他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先告诉他这个季节容易感冒,要及时增减衣服,下课不能太疯,身上汗湿了容易着凉。不要和同学打闹,既影响同学感情,还会引起安全事故。这时候他才告诉我原因,原来班上的同学都不和他玩,还叫他安徽佬儿。原来他还没融入到我校这个新的环境,他打同学只是为了引起注意。知道了这些,我真后悔自己的粗心,后来在班会课上我以“欢迎新同学,团结是一家”为主题让学生讨论,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互相帮助。好多学生都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当场表示要和他做好朋友。这个男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变了。上课不说话了,作业很认真,从不和别人打架,还经常帮我擦黑板。我相信聪明的他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与学生架起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学生才能信任你。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解决问题。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才能使其进步。
我们班有个女生丹丹性格孤僻,从不和同学交往,久之,班上的同学都不和她说话,她也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独。下课她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别人游戏,情绪非常低落。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丹丹的妈妈早病故了,爸爸再婚后,现在家里多了个小弟弟,一家人都围着小弟弟转,没有人关心她。她觉得自己已经被人遗忘了,甚至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知道情况后,我真的很心疼,如果不及时对其加以引导,会对她的健康非常不利。找她家长反了情况,要求家长多关心她。为了让她不再孤单,我在班上发布命令,要求大家多和她玩,可是效果甚微。
怎么办呢?还是女儿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女儿喜欢金鱼,我就在我家院里建了个大鱼池,給她养金鱼。有一天女儿心疼地对我说:“妈妈,那个黄色的小鱼真可怜,抢不到鱼食,都吃别的鱼剩下来的。” 我一看,是呀,于是我在小鱼的周围撒了好多饵料,以后女儿都在小鱼的周围多撒饵料。几天后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个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群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那条小鱼竟成了“头儿”,也许聪明的鱼儿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围鱼食就有很多。所以它们都围着小鱼转,而那条小鱼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仿佛统率起整个鱼群。我突然想到了丹丹,她就像那个小鱼。于是,我也刻意在丹丹旁边“撒些饵料”,课前,我让她帮我拿教具。
我让她帮我发作业本,她一个人发不过来,可以请几个帮手,同学们对发本子很积极,都主动要帮她。我让她检查班级卫生,她查得可认真了,班上也没因为卫生问题扣分,我表扬她、鼓励她。我把她的照片贴在我班的“星光灿烂”栏目里。我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她们发现,老师对丹丹特别好,和丹丹一起做事,受表扬的`机会很多。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都希望老师重视。于是“领头鱼”的现象也在我班发生了:有的主动找她玩游戏,有的和她一起捡地面杂物,有的和她讨论作业……,丹丹的自卑消失了,一天比一天更加自信!课间,我看到她们一起嬉戏的身影,我也开心地笑了。原来只要真心热爱学生,只要肯花心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爱是甘甜的雨露,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师爱是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师爱是一束阳光,温暖孩子阴冷的世界。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胜任这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正如冰心的那句名言:“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教师要把希望与信心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间,让学生学会勇敢从容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观看了“国家先进教师师德演讲”录象,心中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好几次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像霍樊征、邹有云、黄静华等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文关怀、无私的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任何溢美之词都无法形容的。和他们比起来我是那么的渺小,同时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什么。
霍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她认为把爱更多的给后进的孩子,人人都是才。事实也证明如此:她的爱心把一个调皮至极,无人能够管教的“坏”孩子何勇山感化了,以至于这个小男孩长大成家生子后都无法忘怀霍老师的爱,带着全家来看望她,甚至叫她一声“娘”。当我们问她,您的育人方法时,她说了八个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差生”一词,从教育者口中说出,也许不会有什么不自然,但对于学生而言,抹杀了多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造就了多少自感卑微、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的遗憾。也许他们原本的爱劳动、乐于助人、动手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等闪光点就在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否定性评价中丧失殆尽,再也无法找回,霍老师说的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用真诚的爱去理解关心每一个孩子,这样才不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霍老师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眼睛是摄象机,耳朵是录音机”。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我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学生毕竟年轻,很多认识还是模糊的,需要我们去正确引导。教师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责任。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疑问或困难,应该与他们一起分析,多多给予帮助并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事实上,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疑问甚至意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知心朋友,正是学生所希望的。
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平凡意味着务实,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对于拥有事业心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他们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
听了讲座,我的确感触良多,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