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个性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