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4-28读后感

欢迎阅读《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1

读这本书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与尼摩船长一起驾着鹦鹉螺去探索海底世界,叩问海底秘密。故事发生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物,谁知落入水中,却被怪物所俘虏,由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想方设法,重回陆地。

文章中,我最钦佩的人就是尼摩船长。他的财富可以偿清上百亿的国债并且毫不费力。他勇敢,面对章鱼他义不容辞的上前战斗,面对鲨鱼,他手持匕首,与鲨鱼展开肉搏。抓住鱼鳍,用匕首刺鲨鱼肚子,鲨鱼一命呼吁。他善良,虽说自己已与人类社会隔离,但仍然同情采珠人,爱惜自己的每一个船员和善良、可怜的.人们。他沉着冷静,当鹦鹉螺陷入南极的冰道时,尼摩船长冷静而沉着的指挥大家把冰敲碎,走出困境。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阿龙纳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历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很多壮丽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勇敢、优秀的叉鲸手,百发百中,在危机时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赛尔。尼摩船长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带领水手们成功从南极脱险,勇斗鲨鱼,血战章鱼,无人能敌,但一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著、真诚、阴郁的人,也让我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识,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2

心中坚持着一定的信念,只要信念还在,未来的一切就在自己的把握中。这是《海底两万里》告诉我的道理。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着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真的很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

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频频袭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阿尤那斯博士明明知道此去是多么的危险他还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这种精神让我佩服不已。

或许当时尼莫船长和阿尤那斯博士在环游的时候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也是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积极的态度,才得以渡过难关的吧。

蓦然想起那个寒假,我因为一直引以为傲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而一直闷闷不乐。于是外公带我出去散步。猛然间看到一幅奇异的景色:视线穿越过层层阻挡,竟然看到了一片粉红。走近再瞧,一株株梅花正招摇着一身的艳丽向我挥手。我心中一颤,再看,那副鲜嫩欲滴的样子又突然间消失了,转而却是一脸的孤傲。我不解,于是慢慢地走近她,将鼻尖凑上去。啊!真想不到,冬天,竟还可以嗅到这么浓的芬芳香气,我似乎已经陶醉其中了。就在这时,外公说“知道他们为什么在这严寒的冬天还依然绽放吗?因为它们心中还坚持着战胜严冬的信念啊,只要信念还在,生的活力就有了,生的芬芳就会绽放的。”

这只不过是一次小小考试的失败,我不能因此被打败。我既然选择了,就行动,就要坚持,既然行动了,便一直向前,不再回头了。现在好好努力去做,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把握现在的生命,未来的一切也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3

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海底两万里》这本充满科幻色彩的小说,令我置身于书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奇幻冒险。我尽管身处“牢笼”,但思绪却任其自由地穿梭在海洋之上,自由之梦伴随我扬帆起航。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博物馆学家阿龙纳斯,因好奇心,参进捕抓“怪物”的行列,结果反被俘获,并发现所谓的“怪物”,其实是一艘潜水艇。于是博物馆学家一行人被迫游历了各个海洋,他们还经历各种奇幻的冒险……

其间,艇长追逐自由的梦想,以及主角充满好奇心的探索精神引起我的共鸣。艇长为避开敌人,躲开世俗的目光,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隐居深山。为的就是探寻自由,寻找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与世间不平说“不”。“信不信,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是艇长耗尽自己的前半身总结的经验。我们为何因为世俗的鄙视而舍弃自己本因去追随的梦想呢?生存在不平的“牢笼”之中,他们信不信我们,是否认同我们的观点,到底与我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否通过未来之路有何相干?

没有!主角阿龙纳斯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答复:“探索才能知道答案。”只有不顾他人的影响,走自己的道路,才能实现梦想,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主角就是一位为了追逐梦想,被迫困以“牢笼”之中的自由者,他尽管明白自己是艇上的虏俘,尽管他意识到将永远生存在艇中仅能与大海接触。当他面对离开或留下时充满了犹豫,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岔道口。因为他意识到只有满足自己探索的欲望,完成自己一生的.梦想,才是自由!对他而言,陆地仅是一个

更大的“牢笼”。梦想实现才是脱离困境,追逐梦想便是探索自由,踏入属于自己的净土。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尽管他出生贫穷,却拥有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他希望他的国土,不再受外界的压迫,能够重获自由;同时他的梦想也是作为一名诗人能不受拘束与压迫地在亲爱的国家中朗诵自己充满爱国之情的诗歌。他的梦想是作一名诗人,但饱受挤压,怎能任其自由地邀翔?所以,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净土,梦想才能随之扬帆起航!

要知道,受拘束的地方不会有快乐,避开世俗的目光,当梦想成为现实,释放自身的灵魂,自由地扬帆起航吧!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4

如果哪本书成功地预言了探索海底的工具——潜水艇,那就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了。

这本书讲了一位教授,一位渔叉手,一个仆人在追捕“海怪”时落入大海,爬上了“海怪”,坐着“海怪”,开始了海底远游。这个“海怪”就是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他们游历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等地方。在航海过程中他们穿着潜水服在浅海游入海底,也乘坐着鹦鹉螺号潜入一万米的深海。他们开心地登上南极点,一路上也遭遇了重重困难:在海峡搁浅,遭遇野人,与大乌贼搏斗,寻找沉船,最后遇到漩涡,和小艇一起被甩到了一个小岛上……

在儒勒.凡尔纳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潜水艇,甚至没有电灯。可凡尔纳却展开了他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大量科幻小说,周游世界,进入地心,登上月球都被他写过。他的小说创造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型,在《海底两万里》发表25年后,真的潜水艇才被成功制造出来。另外小说中描述的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等,在后来的时代中,这一些幻想也成为了现实。

虽然现在科技十分发达,但是还有很多凡尔纳小说中描写的事物没有办法实现,比如80天环游世界。

人不能一直都循规蹈矩,凡事都死板地看,不肯创新,试问没有想象和创新,世界还会如此奇妙吗?在那连电灯都没有的时候,凡尔纳却能科学地幻想各种现在看也难以实现的各种事物,这是多么神奇的奇思妙想啊!科学的幻想其实是进步的翅膀,凡尔纳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与创作。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世界也不会这么美丽。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想象、去探究,去发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