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篇1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这本书其实是一个系列的其中一本,整个系列的名字叫:《中国传统故事系列套装书(古代寓言。民间民俗。历史名人。古代神话)有声注音版(汉竹)》(这是当当搜索中的),一共是四本书,包括本书古代寓言、还有民间民俗、历史名人以及古代神话。可以说这一系列对于给孩子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本比较基础的一套书。本书的主编赵家栋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有过多部著作,所以这本书也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了。
下面来介绍这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先说他的适用年龄,应该是6岁以上的宝宝,能够懂得书中故事的大概意思的。这本书的质量可以说是没的说了,就主要讲讲内容吧。这本书是有拼音注释的,这对于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很实用的,可以锻炼自主学习的意识;接着谈谈这本书内容,这里一共有100多个寓言故事,包括咱们耳熟能详的`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东施效颦还有滥竽充数等还包括一些我比较陌生的寓言像鲁侯养鸟、关尹子教箭、非其父不生其子等等,不仅扩展了孩子的知识储备而且对于我来说也是增长了新的知识。
再谈谈它的格式:题目、注音、寓意点播(这些是比较常规的)、它比较吸引我的是亮点一是有释义,对一些孩子比较不懂的生词像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这样的都有注释,另外就是结合现在二维码技术可以边听音频边看书,或者是在不方便看书的时候听音频,这对于有时候开长途车旅游的途中,我就可以打开音频给孩子播放这里的故事,记载途中不无聊也能增长知识就算劳逸结合吧。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设计比较合理,内容也很满意,暂时我没有什么感到不足的地方,再翻看看其他三本书,在总的做一个评价吧,这本书还是比较推荐的。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篇2
俗话说小故事大道理,这说的就是寓言故事。这几天我在看《中国古代寓言》,它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每一篇故事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叶公好龙”了,里面讲的是有一个叫叶公的人,他很喜欢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非常感动,就到了叶公的家里,叶公看到了真龙脸色发白,吓得被绊倒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像这样的寓言还有囫囵吞枣和拔苗助长,囫囵吞枣告诉我们要按事物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拔苗助长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有耐心,不能投机取巧。妈妈经常跟我说叫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学习是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心浮气燥,说的不也就是这个道理吗?这些寓言虽然都是编出来的,但是里面的道理却让我们十分受用。
以前,我在生活中不肯动脑筋,就像“能下雨的树”里面的小鸟一样,后来当我读完了这本寓言,它告诉了我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盲目地猜测道理。当我有时候遇到数学附加题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我不仅会生气,还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这些寓言故事,想起妈妈曾经对我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就鼓足勇气去克服它,坚决不向它妥协。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讲了古代人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它教育我们要有好的品质。读完这一本书后我不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还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篇3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书里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很多故事,但今天我只想告诉你们的是《塞翁失马》和《掩耳盗铃》这两个故事。
《塞翁失马》主要讲的是一个老人,住在和胡人相近的边塞那边,一次他的`马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他却觉得这是好事,果然过了不久,塞翁的那匹马带着胡人训成的马一起回来了,大家都来恭喜塞翁,他却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当然这次又被塞翁猜中了。他的儿子很喜欢这匹马,经常骑马出去,有一次因为马受了惊吓,塞翁的儿子从马上跌落下来,摔断了一条腿,塞翁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果然那年发生了战争,十有八九的青年都在战场上送了命。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可以不用去参加战斗而得以幸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好事和坏事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坏事能变成好事,有时候以为是好事,反而结果是不好的。这个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道理,看待事物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坏事,但学会了不轻易放弃就又变成了好事;受到表扬也不能骄傲自满,否则表扬也会变成坏事。
书中还有《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故事是有一个人想偷一口钟,这人想把钟背上就逃跑,可是钟太重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砸碎,刚一砸就有很大的声音,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这样只会骗了自己,而骗不了别人。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自欺欺人,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就应该去正视它,去面对它,而不是想办法逃避。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受益多多,会对我以后的成长帮助特别大。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篇4
新学期里,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每天坚持读一篇课外文章,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我读的众多的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内容简洁,每一个故事看似浅显易懂,但细细读来都写满智慧,书中的故事有批评、有赞扬、有讽刺、有歌颂,告诉了我们许多的人生哲理。
形形色色的故事各自隐含的道理也截然不同:有的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望洋兴叹》;有的让我们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地去追捧一些事物——《叶公好龙》;还有的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愚公移山》。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楚厉王打鼓》。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说西周时期的楚厉王在位时,每当遇到紧急的`敌情,就会命人击鼓,把老百姓火速召集起来守城。有一次,楚厉王喝醉了酒,酒意朦胧地敲起了鼓。百姓们听到鼓声以为出现了紧急的敌情,马上集合起来去守城。楚厉王清醒后,却若无其事的跟百姓说是因为喝醉了酒,敲响了鼓。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楚国。这次,不管楚厉王怎么击鼓发警报,百姓们都以为是楚厉王喝醉酒敲着玩的,因此没有赶去守城。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楚厉王改变了原来的号令方式,重新颁布了新的报警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了他。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信用是很宝贵的财富,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当我们数次失信于人时,就很难再取得他人的信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对于国家的君主来说,如果失信于民,无异于自取灭亡。我们要知错就改,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中国古代寓言》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让我领悟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德国作家歌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三年级的我,以后要读更多的好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篇5
20xx年的暑假第一周我就读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全是一个个短小故事,但是,每个故事都讲着不同的深刻道理,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有篇《曾子杀猪》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出去买东西,儿子却吵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觉得带着这么小孩子出门不方便,于是就随口而出:“你在家等着我,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做你爱吃的炖猪肉汤。”她的儿子一听就乖乖答应了,曾子的妻子很快就回来了,远远就听到自家的猪“嗷嗷”叫声,一进门,曾子正在院子里捉猪,妻子赶忙上前拦住不同意杀猪。曾子就告诉妻子:“孩子现在还小,他年幼无知,从我们这学习知识,听取教诲。我们要是说了一些欺骗他的话,他也会学着去欺骗别人。今天你骗了他,明日他也不会相信你了,以后就很难教育好孩子了。”曾子的这番话让妻子顿时大悟,连忙生火帮着一起杀猪炖肉,他们美美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我读完深深体会到: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这样别人才会信你。说话不算数的'人哄骗一时,可是骗不了一世。每个人都应该像曾子那样讲究诚信。“言必信,行必果”是美德,是坚持,是爱。有了诚信才有很多朋友,有了诚信才有幸福快乐,有了诚信才有安定的生活。
看到这些,想起我那挑食的妹妹,每次到吃饭时间她就一堆理由不吃饭,爷爷奶奶总会哄她:“赶紧吃,吃完我们就带你去游乐场玩”。当妹妹被连哄带骗吃完饭,他们又忙着各种事情不能带妹妹去玩,妹妹又哭又闹。久而久之,每到吃饭时间,家里总是吵闹一会。我把曾子的故事读给了家人听,而且大声地吐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豪言壮语,我的家人都笑了。爸爸愉悦得说:“诚信是当你遇到困难时,朋友主动为你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朋友们,这篇寓言故事读完你们不感动么?你还不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