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1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基本情况: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由基础知识及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阅读分析(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作文四个部分组成。 不过考察内容和教研中心的教学进度要求不太一致,按进度应该考前三单元,不包括文言文。
(二)考查内容: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基础知识考查上,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单纯考查纯记忆性和纯知识性的内容,以学生对语文知识能达到积累和灵活运用为考查的主要目标;在阅读考查上,注重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在写作方面,重在考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情表达需要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事例,写一篇记叙文。
(三)试卷结构简约、合理。各部分试题的占分比例为:基础知识及运用为16分,约占全卷总分的13.3%;课内外阅读为积累13分,约占全卷总分的10.8%;阅读分析36(其中现代文阅读为19分,占阅读的52.8%;文言文阅读为17分,占阅读的47.2%)占全卷总分的30%;写作为50分,约占全卷总分的41.67%。阅读和写作分数合计为86分,约占全卷的'71.6%;卷面分5分占全卷总分的4.2%。
二、成绩统计:
最高分 :103分;最低分:18分; 平均分71.2
优秀:一班1人,优秀率:2.2%;二班3人,优秀率6.6%。
及格:一班31人,及格率:67%;二班29人,及格率63%。
缺考:一班2人,二班4人。
三、试题特点:
1.体现试题的教育价值,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
试题中涉及到的关于学习境界、理想抱负、审美情趣、个人修养、道德情操、家庭关系、心理思辨、珍惜现在等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考生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对语言文化的积累感悟,是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情况,又要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因此,对于学生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查,着重放在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上,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主要是从运用的角度进行考查的。
关于文言文的积累,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理解、文言语感、阅读感悟等情况。
2.突出能力立意原则,全面考查语文水平。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是试题的重点。所以,阅读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能力,关注阅读中的理解程度和个人感受,关注阅读表达中的价值取向和创新意识;写作主要考查运用鼓励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普遍感到有话可说。
四、反思: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学生成绩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生知识面太狭窄,也读死书。 比如第一大题注音写字都练过,可是有的学生还写不出来,可见平时练的并不扎实解释词语不注意结合语言环境,望文生义。为母亲节写的一句话这题应该不难,可是有的同学写的很生硬,语言表达能力差。第二大题得分更少主要是有关古典文学的知识掌握不准确。第1小题的课外诗没背,第7小题的课外读本的文章没读,《格列佛游记》的故事概述不准确,还有学生根本就不了解这个故事。
这种死读书所造成的失分在阅读及写作中表现更明显。本次阅读共分两大题,其中文言文阅读选自《隆中对》,是很重要的一个段落,只是讲过,复习不细致,学生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都不准确。有个别学生不能理解“人谋”的含义,甚至理解成了“阴谋”,这是对课文理解不好,不该有的失误。第二个阅读题是现代问阅读,学生对“心理冲凉”,及“第一瓢水”、“第四瓢水”等比喻说法理解不好,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含义。本次作文是以《感受?(父爱、母爱、师爱、亲情?)》为题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有的同学对自己最熟悉的这几种感情缺乏切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甚至无病呻吟;还有的缺乏细致的记事,没有写成记叙文。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写成记叙文,不符合题目的要求,隔靴瘙痒,无病呻吟。 考得很不理想,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教师加大对学生进行大语文观教育的力度,多读书、勤练笔。加强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教学,强化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训练。进行学习目的方法,学习态度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愿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在在期末考试中学习成绩能上一个新台阶。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2
本次初三期中语文试题基本符合中考题型模式,强调基础,更注重能力,是一份较有质量的试卷。就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基础、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夯实、提高。
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次第”这个词较陌生,“簌簌”字形较难,以后应该以专题练习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巩固。默写题应该说出的很常规,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默写,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对这类题型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基本会背,但默写准确度不高。对于此类题型,在巩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准确度,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的强调。以专题练习的形式不断强调、巩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语言运用题失分率较高的是语段病句修改题和材料探究题。学生普遍不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答案随意性较大,抓不住得分要点。这与题型特点和平时的同类型题训练较少有很大关系。今后将重点训练常见的几种语言运用题型,讲清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得分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6小题材料探究题属于新题型,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得出探究结果。
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首先,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只有50%几,主要是因为学生词解、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对古文的复习,还是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列出问题进行落实。另外还需特别强调古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其次,古诗文阅读是最近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的新题型,应该加强诗词教学的系统性。引起重视,通过专题练习、复习,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鉴赏能力。
再次,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的审题、析题、到文中去找答案、组织答案的习惯、方法、能力十分欠缺。比如第14、15题,答案非常浅显,只要会到文中去找答案,肯定能得分。再比如第17题,很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其实题目也很简单。很多学生的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案空泛,缺乏组织,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鉴于此,十分有必要多做题,多考试,通过练习强调方法、习惯,提高解题得分的能力。
三、 作文书写整体依然较差,卷面不够整洁,内容缺乏深刻性,语言空泛、贫乏,随意性较大。
这反映出学生的书写态度不端正,不懂得要立意深刻,语言积累少,不善于联想、想象。究其原因:一是态度随意,二是不善于积累语言,三是作文训练少而不得法。今后将重点强调书写、卷面,加强作文的专题指导,加大主题训练量,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总体来看,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初三语文在教与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抓落实,在初三集体备课时,将加强讨论研究,分工合作,以专题形式逐一加以改正、提升。本学期重点落实字词、默写和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阅读能力突出审题、析题能力培养,作文重点强调书写,其他方面兼顾。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3
一、试题分析:
本份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为2小时,题量适中,难易适度,题型规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阅读、写作实力。积累运用版块注意了课内学问的'考查,占到了12分,全部都是课内诗词默写和生字词。语言运用形式多样,从字词运用到对对联再到解读材料,考查了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和理解表达实力。阅读版块体裁有记叙文、争论文、课内文言文,覆盖了近段时间学到的学问,考查学问点全面。写作贴近学生生活,特殊是其次选题“我漂亮,因为”,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易于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总之这份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状况:
第一大题20分,满分2人,最低分11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5-18分。其次大题50分,文言文与争论文得分较志向,满分为16分、17分,大部分同学都在13-14分之间,但记叙文阅读不太乐观,满分为17分,除一人满格外,其余大部分都在10分上下徘徊,失分严峻。写作也是丢分惨重,大都在35-39分左右,三类文居多,分数普遍不高,更有甚者在35分以下还有5、6人,不太志向。
本次均分为91.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仅为3.33%,三率之和为194.38。
三、分析缘由
1、诗词默写不过关,有审题失误和错字、漏字现象。
2、对对联不够严谨,节奏、词性不留意,而且更美看清内容要求。
3、材料神不清不全,以偏概全,词不达意,提炼信息的实力较差。
4、记叙文阅读近段时间训练较少,而且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马虎应付,答题欠技巧,不规范,不是少答就是漏答还有答非所问。
5、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也存在应付了事的看法问题,书写潦草,字数不够,语言匮乏平淡,事例虚假造作,无病呻吟,更无构思布局、结构章法可言,有待于进一步辅导,争取提高。
四、补救措施:
1、明确下一步目标:争取优秀率有所突破,歼灭80分以下。
2、查缺补漏,发觉学问漏洞刚好订正并要求学生刚好改正。
3、总结学问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策略、留意事项,精讲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特殊加强记叙文阅读的指导,精选例文,加强练习并刚好批改刚好反馈。
5、重视写作指导,从细处、实处抓,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构思布局、立意表达、精彩特写等方面着手训练。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4
一、考试概述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考试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等。
二、数据分析
1、考试参与情况:本次考试共有59名学生参与,代表了九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
2、分数分布:根据数据分析,学生的分数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这反映了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上的不同水平和努力程度。
3、及格率与优秀率:及格人数占比较大,但优秀率相对较低。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
4、题型得分情况: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普遍较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而简答题和作文部分得分相对较低,表明学生在理解和分析文本、表达个人观点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考试内容分析
1、基础知识: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词语辨析、成语填空等内容,学生普遍表现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生字词、形近字等方面存在混淆现象。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涉及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
3、写作能力:作文部分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写作,表达个人观点。从答卷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构思、逻辑条理和文采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平时的写作训练。
四、问题与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巩固:针对学生在生字词、形近字等方面的混淆现象,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辨析训练。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针对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问题,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加强写作训练:针对学生在写作部分的不足,建议教师加强写作训练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不同水平和特点,建议教师注重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指导,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五、总结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考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本次考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还需加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加强写作训练和指导、注重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