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4-26演讲稿

欢迎阅读教师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于夹津口镇之朴中学的李艳敏。今天,能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在此,我向支持和关怀青年教师成长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同仁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20xx年8月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梦想,离开了家乡焦作市温县,踏上了巩义这片热土,成为了夹津口镇之朴中学的一名教师。学校在管理上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成长,还十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鼓励我们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观摩、培训活动,让我们不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我们参加教体局组织的讲课比赛和“一师一优课”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提高业务的平台;坚持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事们扎根山区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正是同事们的优秀激励着我不断地追求进步,激励着我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一年来的努力付出,我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获得了之朴中学星光班主任称号,在教体局和团市委组织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教师职业很辛苦,做一名山区教师更辛苦。这一年里,我担任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我处处以孩子的成长为已任,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每天我都会把工作安排的满满的。在军训时,为了磨炼孩子们的意志,我陪着孩子们站军姿,甚至下大雨了还和他们一起坚持到底;在教学工作上,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结合山区孩子的特点开展了英语分阶教学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外,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也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开展家访活动,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们班有个孩子曾经一直是我眼中的阳光少年,但寒假过后却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成绩也不断下滑,询问原因他也不肯说。带着疑惑,我利用周末走了好几里山路到他家去做家访,原来他父母外出打工,他成了留守儿童,每天与爷爷奶奶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家访后我们建立了“秘密信箱”,每周让他与父母通过电话沟通,我也经常与他谈心,每天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经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孩子逐渐打开心结,那个阳光少年又重新回来了。然而工作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遇到孩子们成长中的问题,我也会束手无策;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劳累,我也曾彷徨犹豫;然而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家访后家长那朴实而真诚的感谢之词,同事的鼓励、学校领导的关怀,又重新给了我信心和动力,让我勇敢的战胜一切困难。

由于工作上的努力付出,我在这一年里收获了很多,迅速完成了由大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由于工作态度和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认可,今年学校又安排我担任了教导处副主任、七年级年级主任等职务,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深深地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我想说的是,能做为巩义教育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我将一如继往地做好本职工作,立志扎根农村,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勤与汗水,脚踏实地为山区孩子的成长成才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我也借此机会代表广大青年教师郑重承诺:我们定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奉献社会的职责使命,把为人师表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祖国的未来、为巩义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在xx省农村有这样一个人,出生9个月就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20岁时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刚拿起教鞭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劝回来。 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跪行”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增加到50名。3年后,小学破天荒有了150名学生。36年里,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匍匐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他创造了水乡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100%的奇迹。他的名字叫陆永康。

xx年, 22岁的大学生,只为"喜欢教那些孩子",放弃了高分考取的公费读研究生的机会。 走进大山深处,成了一名支教老师,你能想象吗?在这个几乎是封闭的孤岛上,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你能理解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是感动中国的徐本禹。

xx年的大地震中,中学教师xx撑住课桌,护住幸存的学生。xx年的xx省,最美教师张丽莉,生死之间推开学生。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而无私的师德之歌。

但面对他们的事迹,我想说的是,比起他们的成就,他们多年的坚守同样动人;比起他们的声誉,他们无悔的奉献更加耀眼。比起他们的轰动事迹,他们对学生的真爱才是根源。面对他们的事迹,我想说的是,比起他们的成就,平凡教师的坚守同样美丽,比起他们的声誉,平凡教师的无悔奉献更加感人,比起他们的轰动事迹,平凡教师的点滴真爱同样伟大。是啊!我想说的是,是千千万万同他们一样真爱学生,默默奉献的普通教师,用对教育最诚的心,用对学生最真的爱,诠释着最动人的师者之魂。是啊!我想说的是,是今天在座的各位,用对工作的最大热情,用对师德的最大敬畏,谱写着教育事业最优美的奉献之歌。是我身边的你们,用爱心,用无私,用奉献,时时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于平凡中默默奉献,从点滴中真爱孩子。

真爱孩子,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让微笑洒到每一张课桌。

真爱孩子,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这是我从一则笑话中得到的启示,说的是,一个人看到一面墙上写的宣传语,“投案自首是犯罪”之后大惑不解,甚至勃然大怒的事,因为他没有看到门的另一面墙上写着“分子唯一的出路。”看到这你一定想起,我们有多少次批评学生时,都是凭着主观印象,甚至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迟到,不交作业,不是先问原因,而是先来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这样做的结果,是解了自己的心头闷气,可也有可能使蒙受不白之冤的孩子误入歧途。正因为如此,我愿意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而从不把他们一棒子打死。

真爱孩子,给予孩子他们需要的爱。教师给孩子最多的是成人式的理想化的爱,所以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也有格式化的理想教育。这些哪里是孩子真心需要,甘心接受的。因此,遇到问题,我总是,站在孩子们角度去看看,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真爱孩子,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研究,研究的路上有苦,但我甘于奉献,研究的路上有甜,因为我真爱学生。从韵语教学到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自己从研究中逐渐成长;从教研听课,到集体备课,自己在磨课中不断进步。

笔墨春秋,书写了我教书育人的酸甜苦辣;讲台岁月,浸透着我默默奉献的不懈追求。但情在左,爱在右,走在人生道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怎能忘学生提高成绩时的笑脸,怎能忘学生认识错误时的泪眼,怎能忘学生毕业时不舍的流连。

我幸福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骄傲我是在座诸位中的一员,我要用我的一生,用最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着我的追求,为教育工作奉献无悔。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责任》。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那就是爱!”

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孩子爱我,我爱他。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孩子,只有爱的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待孩子。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师德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

看到那么多老师的付出后,我明白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那么教师职业是苦,是乐?它能给我们教师带来幸福的体验吗?现在请大家把你的右手放在胸口,静静的闭上眼睛。感觉到了吗?砰砰的心跳正是我们为教育事业奉献后,收到的快乐的回音,教育工作是辛苦的,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动力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务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的满足。

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到师爱。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师德要求教师公平合理的善待每一个孩子,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十分需要教师的爱,教师的爱能照亮孩子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孩子振作起来,教师的爱能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人生是平庸的”。

教师职业,有其苦,也有其乐,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名教师的名义,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4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师德”,提起师德就不能不提教育,提起教育就不能不追溯教育的发展与传承的历史。古往今来,中国一直尊师重教,而那些尊师重教的人也名垂青史。古时有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不是“醇儒”的荀子,“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近代有蔡元培、胡适、梁启超、王国维,现代有马寅初、陶行知;当代也不乏一些教育名家,有大家熟知的魏书生、窦桂梅、李希贵等等。他们或许真的做到了教育的本真——传道授业解惑。

不知道“师德”这个词语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师德”的意思,大抵就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意思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就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然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下,提到“师德”这个词语,总是跟随着负面报道为大家所熟知。教师这个职业本是最纯真最伟大的一项事业,没有了教师,人类文明何以传承,何以发展?既然教师担当了传承文明的重任,为什么社会上又有那么多人误解教师这个职业?在我看来,根源在于教育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用空脑袋看富口袋。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已然渗透到教育领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些圣贤名句不再被后人推崇和传承,反而被束之高阁。做学问的人不在专心,连着教学问的人也如坐针毡,他们忙着办辅导班、忙着在外兼职,守不住清贫。更甚者为了追上高速教育的快车,不惜踩踏高压线——打学生、骂学生。回首观望,在这条高速发展的教育快车道上,谁敢拍着胸脯说,我是最遵守师德的优秀教师,恐怕没有几个人。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泛着金色光芒的神圣称号。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里面有我的困惑、迷茫,也有我的坚持,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个片段。(我不知道教师这个行业对于别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铁饭碗”,更是理想的延伸与传承。当今社会,信息与科技日新月异,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呢?赚钱的行业有很多,如果靠教师这个行业升官发财,可能不能如愿。所以,守得住清贫者,便守得住理想。)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把“师德”看成紧箍咒,则愈怕愈紧,为何不把它当成引领教师成长的灯塔呢?掬一捧清泉给教育,清则自清,明则自明。

谢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