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溺水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溺水的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的内容、形式与范围
1、调查内容: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
2、调查形式: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问卷形式。
3、调查范围:**小学4—6年级的学生,共有12个班级,发出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70份,回收率98.5%。
二、调查的设计
关于**小学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的调查的整体设计:
先设计问卷题有:夏季游泳前应注意什么;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如果你发现有人溺水你应做什么;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如何防溺水。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方法
(一)问卷结果分析:
1、夏季游泳前应注意什么能写出没有父母陪伴不去游泳达到90%;其它有关注意事项知道的就不多,大部分在30%—50%这间。
2、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这块,四、五年级同学知道的不多只达到15%左右;六年级同学知道多一点,能达到36左右。
3、如果你发现有人溺水你应做什么,大部分写的是去找老师能达到910%;而就近找大人的不多只有30左右;其他能写出来的就不多了。
4、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法你知道有哪些,这块知道的也不多只达到38%左右。
5、如何防溺水,能写出2条以上达到91%;能写出4条以上能达到6%,只写出一条的'也达到3%。
(二)策略分析
为了避免此类惨剧的再次发生,我向同学、家长和社会提出以下建议:
1、我们必须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护下下水游玩,不能擅自去水库、河流等危险的地方游泳、玩耍。
2、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对未成年人子女加强教育、管理,尽可能让孩子参加正规的游泳技能训练。
3、呼吁主管部门要在危险地段多设置一些防护设施,以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尽可能规划和建设一些游泳池,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防范是关键。愿我们都平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不要让悲伤继续在河里流淌。
溺水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杀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县安全办的具体要求:切实落实好春、夏季学生防溺水工作。目前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了危险期和高发期。近期,我市发生各级各类学生溺水事故多起,因此,我校开展对校园周边区域及学生上下学途径路段的水情进行了实地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掌握的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杜绝学生溺水事故,避免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
二、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三、调查人员
(学校校长)
(学校教导主任)
(安全负责人)
四、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附实拍图片)
五、调查路段
河堤、塘、堰、水库
六、调查发现
通过重点路段的实地考查,发现以下路段存在学生溺水安全隐患:
1、学校大门东南河堤大堰处,水深且无任何防护设施及标志。
2、余第宽门口大塘水深且没有任何防护标志。
3、大马湾广场边的.大塘水深人多且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及标志。另,塘中还有竹排,需加强管理。
4、大马湾境内原何家明新建的小型水库,坡陡水深,也无任何防护设施及标志。
5、马田冲水库坝陡水深,且无任何防护设施及标志。
6、平岗门口大塘,水深无防护标志。
7、小马湾原老湾门口大塘水深无防护标志。
七、调查建议
为了学生的安全,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现提出如下学生溺水防控举措:
1、以上河堤、大堰、大塘、水库能增设防护设施的尽快加以建设。以防发生溺水事故。
2、如不能及时加固措施的,可在相关坝、塘、堰、库边竖立安全警示牌。
3、学校和家庭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的防溺水教育。
4、根据文件精神,以上举措均由乡村两级政府负责完成和督导。
溺水的调查报告 篇3
1. 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20xx~20xx年,我国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所致的平均死亡率为20.1/10万人,占0~14儿童总死亡的19%。平均每年近50,000名儿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
2. 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
3.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饼图)(20xx~20xx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
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其中4岁以下幼童占52%,5~9岁儿童占23%。
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
4. 20xx~20xx年儿童意外溺水的逐年发展趋势。(20xx~20xx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
溺水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趋势有增无减。(柱图)
研究方法
1. 回顾性研究
20xx~20xx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
20xx~20xx年0~14岁中国人口统计数据
20xx~20xx年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的关于中国三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儿童意外伤害儿童医院部分数据
2. 文献检索和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溺水干预措施与危险因素分析》
新西兰Safe Kids相关法规资料
3. 现场调查
20xx年,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对家长关于儿童溺水的认知实施的调查(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福州)
中国0~14岁儿童意外溺水基本情况
年龄:0~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
性别:0~14岁年龄组男孩溺死率是女孩的1.63倍。
城乡差异: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农村溺死儿童数量是城市的近5倍。
溺水后的负担
1. 就诊的儿童溺水者中, 41% 为重度伤害。
2. 就诊的儿童溺水者中36%死亡, 居各类意外伤害导致儿童死亡之首。
3. 北京、上海、广州儿童医院20xx~20xx年住院病例显示:
- 因意外溺水住院高发年龄段为:上海和广州1~5岁,北京为5~9岁。
- 所有因意外溺水入院的儿童中,一半以上(51%)的儿童未痊愈(包括好转,未愈甚至死亡)
- 意外溺水儿童平均住院时间为9.3天,更短的也需要1周,更长的.超过1个月。
- 意外溺水儿童平均医疗花费为:1000~3999元(47%),4000~9999(23%),/或者可以说平均花费近6000元(平均5614元),此花费还不包括营养费,父母的误工费,交通费等。
家长对溺水的认知率低
20xx年,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福州进行了一项关于溺水预防的认知调研, 3462名有3岁至6岁孩子的家长参与了问卷调研。
主要的结果显示:
对溺水原因――家长看护不够(即ABD选项)的认知,6城市的家长大多数都已经认识到,但乃有近3成的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中上海家长对幼儿家中溺水的主要危险原因认知明显较低,北京更好。
幼儿家中溺水的主要危险原因:
(当幼儿在浴缸或浴盆中时 A: 家长离开做其他家务 B: 家长离开与来客谈话;D家长离开接听电话次要原因: C:家长没有选择大小合适的浴缸
§ 对于排水管道所产生的巨大吸力常是溺水发生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462名家长中,一半家长(1726名,50%)对管道吸力所致的溺水,这一城市中更易发生的新型溺水有所认识。但6城市仍有近4成家长(1299名,38%)认为这种形式的溺水更可能发生在海滨浴场。
§ 对溺水儿童的紧急救助措施
在6城市接受问卷调查的3462名家长中,超过一半家长(2126名家长61%)知道溺水中末期的急救方式;但仍有近4成家长(1336名,39%)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建议写入溺水报告中)。
§ 6城市之间,
o 福州的家长明显认识不足
o 成都10个家长中只有1个家长(11%)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
o 上海、南京、杭州等沿海城市对此认识较好,约9成家长都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
溺水的调查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关系稳定社会、稳定家庭,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中小学每年非常死亡人数仍在1000人以上,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校的这种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园安全堪忧,各类恶习性伤亡人事故不断,一些地方校园内出现了学生因楼道拥堵而后被挤压被彼此踩死踩伤,因玩耍打闹致伤,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重大安全事故,溺水、中毒、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是中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农村小学,又面临着哪些安全问题呢?为此,我对农村小学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分析:
为了切实搞清农村小学的安全问题和对安全知识教育的落实实施情况,我对学校的21名教师(包括学校领导)进行了调查。首先,我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学校安全教育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查。
一、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和措施。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一切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中,人的因素是重大的,适时的对人进行安全教育是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特别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而且值得教师们研究,探讨出更为有效的安全教育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学校领导工作事关基础教育和发展的全局,事关学校稳定、社会的大局。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位,思想统一,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及安全工作,要注重四个落实:①机构落实。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具体到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并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书。②责任落实。我们在强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应做到明确责任(即谁主管,谁负责)、明确目标(按安全责任书上的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即将工作落实到人头,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③制度落实。学校在拟定学校安全计划时就完善了相关制度:一是坚持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二是严格执行学校师生在校内外集体活动审批制和预案自查制;三是召开安全工作月会制;四是安全日志的填写和事故登记制;五是定期通报安全事故和工作开展情况制。④措施落实。学校对安全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即期末按照学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对各班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出等级,并将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工作业绩,作为晋升、评优的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师生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和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那么,在了解了安全制度以后,学校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呢?我对学校分管领导作了了解。通过调查,我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总结如下:
二、加强学生不良情绪的控制与心理调节的教育。
情绪状态影响着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以及反应,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心境平和,沉着冷静、判断准确、反应迅速。相反,不良的情绪状态带给学生的则是心情浮躁,反应迟钝,容易激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会大得多。因此,对于有效控制与心理调节对学生安全事故预防是十分有效的。对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不良情绪:(1)急躁情绪,当学生急于想要达到一个目标而又不注意过程,当目标难以实现时,如重复一个体育动作而总也完不成,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冒险蛮干。(2)紧张情绪,当学生想完成一件事,而知识、能力、经验不足或受到周围人过分关注时,比如学生在黑板上解不出题时紧张,易造成思维混乱,反应迟钝。(3)松懈情绪。当学生紧张过后,或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比如考试成绩过好,会造成学生精神不集中,骄傲,漫不经心。(4)愤怒情绪,当学生受到伤害或需要受到阻碍时,比如同学一间的一些恶作剧会使学生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过激行为。(5)自卑情绪,当学生自己觉得处于劣势,比如学习成绩差,家境困难等,容易受到同学的嘲笑,从而丧失信心,缩手缩脚。(6)恐惧情绪,当学生受到太大的压力或接受过分的要求,比如家长会容易让学生害怕,感知迟钝,思维判断失常。以上这些不良情绪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何培养学生高速调节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呢?就是要用良好的情绪去制约或淡化消极不良的情绪。
首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作为调节不良情绪的基础,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挫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美好的一面看待周围的生活,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其次,培养学生用冷静的理智控制自己过激的情绪,遇事要思考,平心静气的分析,不能急于做决定,培养学生宽容的美德,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才能遇事不武断。
最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做一个自信的人,努力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目标要求,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突出性的成绩,使学生树立自信。
另外,要培养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有张有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控制和调节不良的情绪。
三、加强日常生活安全的教育。
随着外出劳工人员的增多,学生中留守学生也一样增多。而这些孩子在家的监护人安全意识薄弱,平时根本就少有或者根本没对这些孩子做什么安全教育,所有,学生的安全就成了更大问题,同时,教师身上的责任也相对增加,责任的重大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通过调查,教师们主要是以加强各种安全隐患的预防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引起食物中毒的物质,称病源物质,由于引起食物中毒的病源物质多种多样,因此可将其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自然中毒、动物性自然中毒、化学性和真菌素食物中毒等。
发生食物中毒时,常常会引起过敏,出现头晕、恶习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风疹块等症状。要防止食物过敏,首先应弄清是属于哪能类物品;其次要教会学生怎样解决这种过敏问题。对于过敏者,则应适当休息,多饮水,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口服大量维C抗
过敏药物;对于中毒者,应根据情况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预防食物中毒,讲究厨房的卫生,妥善保管好食品,避免苍蝇叮爬。加工食品生熟器具要分开;剩饭剩菜在天气炎热时需放入冰箱内,保存时间不宜过长;选择和鉴别食品质量的优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不明性质的食品,不要轻易采集和购买。另外,学校附近的小摊点,不断增多,“三无”食品屡见不鲜,而学生对这样的东西格外喜欢,要严禁学生购买“三无”食品。
(二)水的预防。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体总重量的55%——80%是由水分组成的,水分占了血液的83%,肌肉的75%,坚硬的骨骼中也含有水。从体各种细胞都需要水分才能发挥政党功能。如果人体内的水量少了,会感到口干;含水总量失去10%——20%,生命就会有危险,人若一周以上不喝水,很可能丧命。
水的预防包括饮水预防和游泳或溺水的预防。
水对人体健康如此重要,因此饮水一定要注意:(1)不要开怀畅饮。少年儿童口渴难忍时,见到水或饮料会不顾一切开怀畅饮、狂饮、滥饮。过量的水进入体内会造成反射性出汗,体内水分丧失更多,而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盐,引发热痉挛,甚至危及生命。
(2)不要口渴时才饮水。口干舌燥表明人体中水分已失去平衡,人体细胞脱水已达到一定程度。如果这时饮水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某些不良影响。(3)不要大量喝饮料。饮料大多含有一定糖分,喝在多无法达到解渴目的,频繁暴饮,对消化道的冷刺激较大,会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病。(4)不喝被人畜粪尿、垃圾、脏物、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待污染的水源。(5)不要喝生水。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所以现在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开水供学生在校饮用,严禁学生饮用生水。(6)不喝没烧开或烧了多天的隔夜开水。(7)要喝用自来水烧的开水。
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年平均10万人中就有6.5万人死于溺水,其中青少年居多。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学校规定小学生不准下河、下塘、下溪等游泳。即使在进行游泳活动,都必须要由懂水性的家长带领,选择合适的时
间、地点、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游泳。但学生由于小,不小心溺水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发现青少年溺水,首先抓紧时间进行救护,不会游泳的,迅速取浮物抛入溺水者最近的水中,会游泳的,在确保安全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上岸后,就及时倒水,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有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运输工具上施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将病人送往就近的医疗急救单位。为了防止低年级孩子溺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教育孩子:(1)要教育孩子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2)有水缸的学校要在学校加盖。
(三)雷、电的预防。
夏天时,经常雷雨轰鸣,对农村的孩子也是一个安全隐患。要教育学生遇到打雷时应注意:(1)大雷雨时,不要蹲在露天处,尤其不要站在高处,要远离电线杆、水塔等高层建筑物。(2)要避免携带的东西突出身体以外,如田里劳动时遇雷,不要找着铁锹、锄头乱跑。(3)为防止雷电波损坏家用电器,雷电时最好拔掉无避雷功能的家电的插头。
(4)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应关好每间房屋的门窗。
随着家用电器的广泛应用,人身触电死亡的悲惨事故日趋增加,所以,应加强对家用电器造成人生伤害的防范。如果一旦发生电器事故:(1)如电器火,应首先关上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然后救火。没有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灭火。(2)对于人身触电事故,抢救必须迅速,人体触电时间愈久,生命就愈危险。一经触电,必须就近关断家用电器的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触电人如还有知觉就应奋力跳起,如不能摆脱电源,抢救人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衣服、绳子等工具使触电人脱离电源。总之,防触电就应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四)交通事故的预防。
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四十万人,而我国占近六分之一。在学校安全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骑车安全、外出乘车安全。并告知交通事故后如何处理。另外,校园内应禁止通行各种机动车。
(五)劳动安全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