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篇1
写尽了封建官僚的百态:一腔正气无欲则刚之海瑞;忠肝义胆国之栋梁胡宗宪;深谙帝心一味逢迎之赵贞吉;老谋深算之“媳妇”权臣严嵩徐阶;自私自利却又聪颖老谋之嘉靖。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嘉靖帝执政45年,号称“无为而治”,心中所想却唯有自身,缴纳民膏只为充裕私库修建道观,上供银钱不足竟不顾军国大事路有饿殍,大臣们未及时逢迎上具贺表便龙颜大怒。此等自私之君王,真也罕见!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至严嵩,下至小小县丞牢头,无一不搜刮抢掠鱼肉百姓。所幸大明还有“神剑”海瑞,直言敢谏,无一丝私心。这也是为什么他一个六品小官却能人尽皆知,世代传颂;而那些封侯拜相之人,却无人知晓。多有人评论他没有经世治国之才,只能当个小父母官,还多给上峰添乱,让人掣肘。我却不以为然。真实的海瑞是否真如此书所写我不甚知,但就此书看来,此人情商智商俱高,只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有此等人物在编,除却少数几个知己(李时珍、王用汲),他人怎能不恨呢!
不过,此书好在既写出了众官百态,也写出了“众生皆苦”。每个人身在朝堂的漩涡之中,为了自身前程为了同党利益或者真正为了百姓,都在尽力斡旋之中。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刚直不阿之海瑞,也对也不起他的妻儿。自私自利之嘉靖,在临终前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甚为后悔,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些许光明。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命格里奋进,就看自己最看重最要争的是什么了。只是不管怎么样,到头来也是赤条条来也赤条条去,落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篇2
本无意陷入,却不可能不被陷入。读这本书之前,对明史了解甚少。虽然看过明朝那些事,但做多印象也就只是朱元璋,朱棣。我也只是知道嘉庆,严嵩父子,徐阶……却不曾深入了解过他们。只知道明朝多能臣,却不知道他们却多出现在这个时代。
嘉靖,在我心里他已是明朝仅此于朱元璋与朱棣的皇帝。他虽然懒政但不弃政。只要他在世时,行政,军事大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人可撼动。一人与百官争礼,倒严党……只要他在,大明还是朱家的大明。他心里比谁都糊涂,不知道人不能长命百岁,不知道加速他死亡的正是他的丹药。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严党不倒,大明一半是他严家的大明。海瑞是乾下,他是乾上。虽海瑞那一天下第一疏让他丢尽颜面,让他更早看到后代历史书上的自己。可他也知道自己懦弱的儿子需要他,这个等待改革的王朝需要他。不杀海瑞,便是一功吧!
海瑞,从没想到他是这般的聪明,圆滑,又是这般的刚正不阿!他是儒家几千里出的一个极品,治国,齐家,平天下如烙印般在他心里从未忘却。却又为他的家人遗憾。或许忠孝两全就只是最好的梦想吧!
这个时代,高拱,张居正,王阳明,胡宗宪,戚继光……他们相继闪耀于历史的舞台。历史的浪花淘尽无数英雄,金子在筛选后夺目!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篇3
每次看完一本书的结局,心里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嘉靖和海母在我看来是一样的人,只不过嘉靖掌国,海母掌家。最让我矛盾的是海瑞和嘉靖。海瑞,我很多时候真想冲过去打他几拳,在我看来他不通人情又极通人情,几分自私又绝对无私。关于他的家庭,作为当代人,我真的很看不惯他,很看不惯海母,气不打一处来。但我又很佩服他,他实现了只存在于理想和书中的忠孝人格,或许有些愚孝,但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为生民请命,希望为万世开太平。没人可以为他的极端洗白,但更没有人可以,没有人能够抹杀他的忠于人民。
嘉靖,真·弄权者,面具下的自私读者都能看到。全本书他都是那个掌握他人命运的最终决策者。玩弄权术,玩弄世人,玩弄臣子,国是他的国也是他的家,这本书所有的剧情都是他的一举一动在推动,他爱下面的人去揣摩他,去猜测圣意。唉,他位及世界巅峰又如何,在岁月面前,他也只是一个老人,在书的末尾,读到了他的寂寞凄凉,在手机面前的我竟然生不起对他的厌恶。唉,可悲可叹,看到末尾,他究竟是昏是庸,我竟不能语。
《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篇4
大明王朝1566其书中人物无人不冤,世人皆苦。以胡宗宪来说,有能力有抱负,真心为国为民想做实事,明知严党贪腐,却不得不投诚,否则报国无门。二十年艰危,最终随之陨落。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年威风吗?看起来似乎是,可还是一刻不敢怠慢,年过八旬依然要殚精竭虑,最终儿子被杀,自己被迫离开,从前求着他提字的酱菜店老板都毫不掩饰的让他在人生的最后明白了什么是树倒猢狲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海瑞呢?清官,唯一上书骂皇帝的人,女儿淹死,妻子难产,一尸两命,自己入狱,虽为苍生,己身极苦。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显然他苦了自己,苦了家人。
大boss嘉靖帝呢?这个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却尽知天下事,潜心修道却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中,他非常自私,为了控制大臣,鼓励他们党争,为自己修宫殿修道观,国库空虚任由严氏父子作孽,百姓生灵涂炭。但他也甚为寂寞,自己也说无亲无故,一个人被送到京城做皇帝,权利在他手中不是为天下百姓谋福,而是让大臣听话,让百姓听话,所以,没有人爱他,群臣和百姓都怕他,连他的儿子孙子都怕他。他死了,真心为他哭的只有一个骂过他,让他震怒想要杀掉的海瑞。可悲可叹!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史说明亡于党争,此为正解。为什么有党争?且以为那是皇帝自私的产物,自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起,杀宰相功臣,目的就为集中皇权,权利的集中就会造成专制,什么是专制,专制就是相信自己不会错,所以你看,皇帝从来不错,都是下面的人不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更无不是的君父!
嘉靖帝是一个聪明到可怕的皇帝,他让大臣们惶恐,一部1566写尽了多少人性。好的小说一定是分析人性的,我们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好人坏人都是相对的,我们要看到的不是一个天生的好人坏人,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好坏的转变,我以为这部书里唯一能算作好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太监吕芳。伴君如伴虎,况在复杂的大明朝,能全身而退的只有他,看到他对装疯几年的杨金水说以后再也没人可以欺负他的时候,无法不动容。
这部书里很多鲜活的形象,让我感动的是,作为历史小说,这部书里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女性形象,这在以往历史小说中不多见。比如芸娘,比如李妃,比如齐大柱妻子,他们都美貌而智慧,也都得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