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篇1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流中,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留的,心中顿时有一丝丝暖流缓缓的淌过。
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时常会想起他们,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常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篇2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无限好,最美不过夕阳红”。10月xx日我们迎来了“重阳节”。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的节日。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美德,体会长辈们最无私的拳拳之心,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校根据县教育局通知精神,在全校广泛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和重阳节感恩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10月xx日,学校举行了以重阳敬老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上,副校长张小平向全体学生围绕“孝满天下,爱在重阳”的主题,向全校师生讲述了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风俗以及在重阳节弘扬尊老美德的重要意义。鼓励全校师生要以一种体贴包容的心态,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宣读了《柿沟中学“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尊老爱老倡议。
2、10月xx日下午第三节,各教室召开了一次“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收集关于重阳节的相关资料,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3、10月xx日七、八年级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家里的长辈,力求把感恩传播到家庭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4、10月xx日,以班为单位,举行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
组织师生诵读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经典诗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实践感恩行动:10月xx日在重阳节这天为老人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道一句美好的祝福,感谢父母、长辈的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并祝他们身体健康。给长辈写一封感恩信,抒发自己对他们的爱。为他们献上一支歌;递上一杯热茶;为他们盛饭洗碗或洗一次脚。给长辈送去一份自制的小礼物:做一张敬老贺卡或画一张敬老图画,写上祝福的话。
6、每位同学写一则“感恩”日记,记录“尊老敬老活动周”活动的实际过程和感受,和自己要感谢的人和物。以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活动践行爱老敬老行动。每个教室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富有特色的节目,丰富多彩的活动,对父母以及老人献上了真挚的祝福。
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奉献了爱心,懂得了人要懂得感恩,也学会了关爱自己的家人,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我们相信,学生的爱老敬老情体现在生活的点滴,我们的主题教育活动与师生的实践行动时刻联系在一起!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篇3
在国庆假日中,我和妈妈出去逛街,发现路旁有很多老人在乞讨,这时我在想: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要尊老、爱老、敬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老人流落街头呢?
老人的一辈子就像一片雪花从空中飘下,悄声无息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默默地贡献,不求回报,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操劳、辛苦了一辈子,最后不带半点怨言回到了大地。我想作为晚辈,在老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应该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烧几道家常菜,聊聊天,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干一些家务活,陪他们散散步,让他们在有生的日子里多点微笑多点幸福感。想到这里,我就和妈妈说:“妈妈,马上重阳节了,我该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呢?”妈妈笑着说:“小宝长大了,知道要敬老了,回家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吗?”我点点头。
到了家我让爷爷奶奶坐下,然后为他们捶背,揉肩,并告诉他们等我长大后一定会孝敬他们,不会让他们感到寂寞孤单的'。爷爷奶奶听了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妈妈也笑了。
怎么样老人是不是很容易满足啊,只要我们有心,他们一定会感到幸福的。所以我倡议,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吧,带去你们的关爱,留下你们的微笑。最后祝愿所有老人平安、快乐、健康、幸福!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篇4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伴随在我们每一个国人的成长历程中,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年复一年的面对这个传统节日,可能很多人已经在生活的奔波中渐渐淡忘了吧?但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总能唤起我们深藏在心底的记忆,并伴随着很多地感触。
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让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传统文化精华。对于这个传统节日,很多人现在定义为“老人节”,也有人定义为“游子节”,诚然这些定义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其实他付与给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如此。面对现实中很多残酷的生存压力,我们已经慢慢地潜移默化的结合自己的现状,将其定义为自己所或缺的一部分精神慰藉。这种状况不仅仅限于“重阳节”,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等;每次面对这些节日到来,我们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更多时候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带到节日中,伴随着太多复杂的心情,很多人往往会在传统文化节日有近乡情怯的行为。这些传统文化节日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失去了一些本该属于我们应有的东西,燃烧着我们藏在心底的隐痛。
生活中我们总想让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让自己人生价值得到实现,而在传统节日面前,我们的这些都变成了累赘和负担;它不断地鞭笞着我们努力去实现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不论是面对为生活而奔波的青年,还是翘首期盼儿女回家的老人,家庭亲情的纽带作用再一次在节日中延伸放大,唤起我们心底的情感,提醒我们回首走过的脚印,抓紧时间弥补我们的过失和遗憾。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们逐渐淡化了传统节日的意义,用很多自以为冠冕堂皇的说辞来应对,殊不知在内心深处的无奈时刻在隐隐作痛。随着我国人口组成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青年人已经被生活压得没有喘气的时间;而对于少年人的'教育尤为关键,他们才是社会和家庭未来的中坚力量,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做好对他们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宣传和传承刻不容缓。
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变味越来越严重,他们已经感受不到传统文化节日带来的氛围。对于“重阳节”,很多孩子只认为是老年人的节日,跟自己没有关系。简单从这个方面出发,即使是老年人的节日,对于他们各自家庭而言,有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对社会而言则更多,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氛围,教育他们尊老、敬老和赡养老人的义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才是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社会和谐的福音。 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不健康信息和现象对未成年人的诱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有义务时刻教育孩子继承传统美德。不断加强积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必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和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屡见不鲜的未成年人犯罪都越来越凸显出我们教育的失败,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传统文化中许多名人都用脍炙人口的诗句记录了传统节日的盛景,“重阳节”不仅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老人节”、“游子节”,而是我们在传统节日氛围下,家庭和个人情感的真情流露的时节,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繁荣景象的盛况体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节日,营造良好节日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节日的盛景下,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为我们建设祖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