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4-24读后感

欢迎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题记

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奸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奸雄”呢?“奸雄”顾名思义奸而雄者。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奸”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愿动动手指。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屁、阿谀奉承声声不断。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读书,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流淌在书籍中的那一个个如宝石般璀璨的文字,映射的是时间长河里洗礼的文明的积淀!

记不清从孩提时代至今多少次翻开《三国演义》,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知识阅历的不断增加,里面的故事情节却给了我更深深的震撼。它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张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象征的横幅拉开了一段详尽而宏伟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司马炎建晋约110多年的历史。虽说它是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模板而创作的一部小说,可能有很多地方与正史相否,但它却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作者罗贯中以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因为这样,它又是一部兵书。它也因此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确无愧于这一美誉。

《三国演义》让人觉经典绝妙是在于它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

诸葛孔明雄才大略,神机妙算,精忠而耿直,谦虚而谨慎,认真而尽职。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即使在魏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面前,也表现得镇定自若、处变不惊。面对曹操南下的百万雄兵,他并没有慌张,更没有绝望,而是主张联合东吴,凭借自己的过人才智,在青史上写下了火烧赤壁的著名篇章。七擒孟获的千古绝唱,更将他的过人胆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逆境中,他也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管遇到了多少风雨,不管前路有多少坎坷,他心中希望的火苗从未熄灭,他逐梦的脚步也从未放慢。他一步一步征服着世界,凭借着一颗造福众生、矢志不移的心,经历了多少失败,多少风雨,他终至目标,促造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在中国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纪路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但他的重任却依旧没有完成——北伐。一次次的出征,却注定是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依旧没有气馁,总是怀着那份试图力挽狂澜的希望,那份一统山河的决心,不骄不躁、坚韧不拔地向着理想的终点出征。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被称奸绝的.曹操——雄才大略,残暴且奸诈;他既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也是一个生性多疑的疑虑家;他是一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明主,却又是一个凶残杀戮的暴君;他讨董卓,剿黄巾,诛袁术,灭吕布,平袁绍,定刘表,而确定中原的霸主地位。最后他也因他多疑而烟消玉陨。

“降汉不降曹”,讲述了一代名将,被誉义绝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他既是一个军事战术家谋略家,也是一个骄横跋扈的骄横家;他被尊“五虎将”之首,却又是一个蛮横无理的统领;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而威震华夏。最后他也因骄横跋扈失荆州,败走麦城,壮死于江东。

还有许多人物。譬如“成也刘关张,败也刘关张”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等。

每当我沉浸在《三国演义》这本书时脑海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在这画卷里,讲述了“三分虚,七分实”的历史故事。这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这画不仅描绘出了无烟寂静的斗争,也显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这里既有七侠五义,同样也有儿女情长。引人入注的细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名著,而分明是在清晰地描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三国演义》确实是一部蕴意细长的经典巨著,我们世人又怎能凭借三言两语而论述?如今,硝烟以散去,光阴以逝去,英雄以过去,唯有留下了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不管历史如何去改写,历史的潮流如何去进展,它却不回随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健忘。因为它的魅力影响着世人,因为它的意义提醒着世人,最后它又以经典这个赞美而埋葬世人的心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三国中,我最崇拜的是诸葛亮,从火烧新野、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误而灰心气馁。

我最佩服的人是赵云,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刘备丢失全部兵马,两个女儿被曹纯活捉。刘备的.甘夫人及子刘禅,要不是在赵云不惜性命地保护下才脱险,恐怕早已丧命。他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刘备在离开荆州,前往益州之时,把他调回城内,当“留营司马”,对孙夫人及她的男女卫队监视。孙夫人回江东企图把阿斗抱走,他会同张飞,用武力强迫孙夫人留下了阿斗,,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读《三国演义》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三s国演义》真是一本伴我成长的好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东汉末狼烟不休,常侍乱朝野陷,阿瞒挟天子令诸侯。踞江东志在九州,继祖业承父兄,既冕主吴越万兜鍪……”中华历史在“晋”这个朝代出现以前,到各路英雄纷起,吴,魏,蜀三国鼎立,再到最后的司马氏一统天下。《三国演义》中,无数有血性,有灵魂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熠熠生辉,跨过漫漫历史的长河,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曹操,多疑险恶的阴谋家,残忍奸诈的奸臣。在接触《三国演义》之前,我所听到的对曹操的评价,始终离不开词汇。但我最初知道的曹操,是的那位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的诗人。纵使熬不过岁月的洗礼,鬓已霜的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志向,创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画下了绚烂的一笔。《三国演义》始终是一部野史,它融入了太多罗贯中的个人感情。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谁是真正无辜的呢?沉下心,不被诱导性的文字所干扰,细细地分析《三国演义》中每一回情节,我坚信着曹操,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曾这样评价曹操。心狠手辣是他的保护色,多疑是他的心性。刺杀董卓失败后的曹操,经陈宫的帮助,见到了吕伯奢,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但由于误会,他对吕伯奢一家痛下杀手。即使后来得知真相,他却毫无悔过之心,狂傲地说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震惊了陈宫,使其弃曹而去。每当我想起曹操刀下无辜人的冤魂,都不禁头皮发麻。狂,太狂了。曹操是一只自私又倔强的狼,即使爪间沾满血液,也要径直地走向心中的远方。

他也骄盈自满过于轻敌。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在这场战役中,周瑜的名字开始妇孺皆知。曹操的部队实力强大,但曹操因骄纵轻敌却没有采取正确的战术。最终,在孙刘两家的夹击下一败涂地。他也曾因慢待张松而坐失西川。但沿途中猛兽的'攻击并没有使狼放弃,受了伤的他舔舐着胸口粘稠的血液,闪着幽光的眼睛盯向下一只猎物。

“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把持朝堂,控制中央政权。“许田围猎”,他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独属献帝的“万岁”,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五臣死节”。曹操是让汉臣恨得牙痒痒的“国贼”。狡猾的狼懂得如何挟持牧羊人来达到控制羊群的目的,他从不隐瞒自己的野心,尖牙暗中划过牧羊人脆弱的脖颈,狼爪伸向更远的地方。

曹操求贤若渴,重用人才。他曾跣足迎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为了得到关羽,他多次让步,同意了关羽三个“荒诞”的要求,甚至日行千里的《三国》名马——赤兔。即使后来关羽离开曹营,斩杀曹将,惜才的他也没有追杀关羽;沮授拒绝投降,曹操在杀了他之后,却叹息“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厚礼殡殓,为其题墓“忠烈沮君之墓”。狼是群居动物,聪明的狼从不吝将自己的肥肉与同伴共享,因为他明白只有同伴的辅助,他才能走得更远。

他足智多谋,指挥若定。征战张绣时,他巧用“望梅止渴”使军士口皆生唾,由是不渴。“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割须弃袍”等,也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他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

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面对劲敌,狼迅速在脑中组建出进攻的方式,满月之下,一抹玄影纵身而跃,在他的身后,黑压压的狼群伺机而动。同伴们撕咬着倒下的敌人,狼仰头长嗷,他的眸里溅满了兴奋。

知道狼用血肉走出的道路,最终却是狐狸窜到了终点,曹操的结局令人惋惜,但他却在崩腾的历史长河中打出了一束最汹涌的浪花。放眼《三国演义》,曹操,他是最真实的英雄,他有耀眼的灵魂,卓越的才能,奸雄又如何?汉贼又如何?任由他自诩三国第一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