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护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关于精品课程建设:
(一)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重点,学校和系部应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能够持续、永久的发展。
(二)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才能发挥学科为学生服务的作用。应用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多媒体的制作上也要多花心思、多学习,力求语言简练,插入相关图片、视频等加强教学效果。
(三)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和相互间的协作才能够把精品课程建设好。曾经以为建设精品课程就是做做课件、写写电子教案、出些习题等等的那么简单,现在明白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里的每一位老师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进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共同协作才能将课程建设好,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四)精品课程建设要注重“五个一”:建设精品课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要努力把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课程,这样才能体现精品课程真正的意义,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服务。
二、关于教学过程:
(一)认真备课: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备课时,要认认真真的备,不仅仅是把上课内容背下来,而是要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师生问题、备教学过程、备作业,完成了这几个过程,你才能够驾驭课堂,才能够把课上好。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层次、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等;充分了解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如何布置一份能充分发挥学生能力的作业;还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等。
(二)设计开场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导入授课内容,开课前应精心设计开场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每次一进教室总是以“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否则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上不搞满堂灌,要提供一些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比如适当的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作为大学老师,不应“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今后学生走进临床后,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情况,千差万别的病人,老师也应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很难适应临床。
(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王克芳老师提到的一个事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平日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考操作频繁出错时既然生气的砸东西、不与监考老师有任何的沟通。我们提倡学生认真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考优异的成绩,将来也好为临床实践服务,但是“德”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甚至我觉得“德”重于能力、重于成绩。
三、我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系有专职教师9名,其中年青教师占了近80%的比例,缺乏建设精品课程的经验,需要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
(二)实验设施及用品缺乏。
以上就是我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这次国家精品课程护理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学习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同时,我也会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觉参与到我系《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与我系教师一起克服困难,取长补短,促进我系的发展。
护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期间,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邀请了18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国内知名医疗和护理专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历时六周的时间,为我们40家心血管病护理及介入培训基地的125名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心血管介入诊疗理论课程。这一场场学术盛宴精彩纷呈,使我们领略到各位名师风采,同时又学习到了心血管专业理论知识。他们以丰富的医疗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通俗易懂结合实际案例的授课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专业性强,清晰、易懂的理论知识,为我们精准护理急、危重症介入患者贮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导管室的工作既紧张又快节奏,护士除了掌握临床基础护理技术外,还要娴熟地掌握多项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术中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压力波形的变化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如有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只有坚实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作保障,才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疾病的转归有清楚的认知,在出现紧急情况下,处置得当,化险为夷,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第二部分为专业护理/技术课程。每一位护理专家的授课既专业又具有实用性,譬如改善治疗的基础条件,建立完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密切配合缩短介入治疗时间及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医护技的团队协调沟通合作,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病人配合治疗和康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医院实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证医疗安全有据可循,科学规范,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学习,使我们对急、危重症患者介入抢救治疗、护理和仪器设备使用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弥补了我们在工作中的不足,真正做到胸中有数遇事不慌,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些在导管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精良护理技术上,在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准确预见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紧急状况下护士能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早发现、早说出”,快速有效地配合施救,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导管室有一个口号“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第三部分是专业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课程。教授及护理专家们运用“医疗界最懂护理,护理界最懂医疗”的理念进行授课,将我们学习到的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我们心血管领域的基础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又学习了最前沿的技术,同时,通过同步的实操技能培训实现了个性化培训,同质化追求的宗旨,从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为期42天的学习顺利结束,在培训中心的精心地统筹安排下,应用新颖的远程授课模式,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工作指导。专家们时刻关注着学员们听课的效果反馈,衷心感谢培训中心专家老师们精彩讲授和辛勤付出。
在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提供的培训期间,科室里的同事们百忙之中纷纷参与学习探讨,掀起了学习热潮,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虽然首期只有我和王艳慧同志参加培训,但在大家共同学习参与下使科室整体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对导管室护理工作起到了规范引领、安全创新,推动导管室护理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保障医院导管室护理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护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我院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规范化继续教育在院领导及各科护长的重视和支持下,园满完成了预定目标,现总结如下:
1、组织全院性护理学术讲座X次,学时共78小时。内容主要有:护士礼仪及沟通技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病房管理,xx年心肺复苏指南,防跌倒、压疮的预防与管理、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输血安全护理等19个课题,授课人分别为:XX主治医师、XXX主管护师等。
2、邀请省继教处到我院举办“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学时共45小时,授课的专家有主任护师林妹、医师协会名誉副会长XXX 等,专家们理论扎实、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丰富,分别讲授了“护理最新信息通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新理念”、“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心肺脑复苏—20xx年急救指南解读”、“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等内容。我院共有180人参加培训班学习,并全部考核合格,获得Ⅰ类学5分证书。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院护理人员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新理论、新知识及新方法。
3、派出到省内外进修学习1—3个月的护理人员共9人医学. 分别为有护理管理和手术配合;派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术讲座培训班及参观学习43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起到以点带片的幅射作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1次,进行操作考核一次,考核方法为每科随机考核X名护士,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科室每月进行技能和理论考核一次;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全院性护理人员“三基”、专科理论及规章制度考核共4次,平均参加考核率95%,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补考,补考合格率100%。
“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人员技能竞赛活动,XXX等9名表现突出的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次竞赛活动,对于我院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取得省级Ⅰ类学分(5—10分)率为100%,取得Ⅱ类学分(20—25分)率为100%。
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大专、本科深造学习,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0%。
通过这些措施使我院护理人员学习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老及年轻护士“三基”及专科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率仅8%,护士总结经验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有限,明年要继续加强护士“三基”培训,并争取多派出护理骨干及护长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和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护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和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我的启示很大。
这次在人文医学培训学到了很多沟通的技巧,什么是沟通?沟通就是挖条沟,让水从沟里通过,水到渠成。用什么挖?用锄头。这把锄头就是在这次培训中学到沟通技巧,这把锄头就在大家手中,就看大家愿不愿意去挖通这条医患间的沟了。在这次培训之后对医患沟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培训之前对病人就只是看到疾病本身,没有看到人。在诊治过程中病人对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方案的担心,恐惧,不理解等方面往往不是那么关注,所以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不好,治疗效果也就不是那么理想。培训中提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接诊”让人印象深刻。Mcwhinney写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的本质所在是医生尽力进入患者的世界,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以往在诊治过程中通常把病看了就可以了没有把患者当成一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的人,有着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家庭角色等等。
在培训中有诸多的沟通技巧,医生尽力进入患者的世界,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面对一个患者能够站在的`患者的立场去思考,就能很好的把握患者的想法感受,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把握了患者的想法感受后,再沟通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患者知道你明白他,尊重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那他会觉得你开个他的药就是他需要的,那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会大大提高,那治疗效果也就是你想要的。
虽然本次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这次学到的各种沟通技巧运用到工作中,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水平,让工作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