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1
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个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汉修先生高明的教育方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与其说汉修先生是一位作者,还不如说是一位教育家。
他给鲍雷伊提出十个问题:1、你是谁? 2、你长什么样子? 3、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 4、你住在哪里? 5、你有宠物吗? 6、你喜欢上学吗? 7、谁是你的朋友? 8、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9、你有什么烦恼? 10、你有什么愿望?这十个问题都可以让鲍雷伊自然地表达,从而使他觉得“写信并不讨厌”。
还有,鲍雷伊第一次写日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汉修先生叫他假装向一个人写信。鲍雷伊按照汉修先生说的做,结果颇有成效。
鲍雷伊从不喜欢写作,倒觉得写信并不太讨厌,再到后来喜欢上了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获得荣誉入围奖。他对父母离异由不理解到理解;对丢午餐的事件,从起先的怨恨要想办法抓住小偷,最后对小偷的宽容。这都能体现出鲍雷伊的一步步成长,一次次转变。
鲍雷伊能一次次改变自己,一步步成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老师推荐的《亲爱的汉修先生》的书。这是一本荣获了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而它是由著名的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写的。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鲍雷伊的小男孩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一本书,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汉修先生,而鲍雷伊一直与汉修先生保持着联系。而到了六年级,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鲍雷伊与汉修先生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一次在信中鲍雷伊告诉了汉修先生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还有他转到其他学校后反倒不应了,以及他内心勇敢的面对生活,还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
还有通过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除了平时要多看书外,还要天天写日记,把平时生活中,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给记录下来的好习惯。我相信我的写作水平一定会进步的!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3
三年级刚开学,我们亲爱的翟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书本。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汉修先生》。听一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趣、会很棒。我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这本书主要是以信的'方式写的。主要讲了一个鲍雷伊的男孩。这个男孩读了《狗儿快乐秘诀》这本书,喜欢上作者汉修先生,于是他就给汉修先生写了许多信,信里写到他的烦恼、喜怒悲乐,把自己的一切想法在信里告诉了汉修先生,原来的鲍雷伊是内向孤独的,后来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乐观,原来他不很喜欢写作文,通过给汉修先生写信……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不能遇到某件麻烦的事,就心急。一定要冷静下来,静下心认真思考慢慢去克服困难。还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还要从小就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4
我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亲爱汉修的先生》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主人公鲍雷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他很安静、内向,而且性格孤僻。他渴望得到父爱、渴望被别人注意、更渴望得到朋友。
起初他并不喜欢写作,到后来觉得写信并不太讨厌,况且怀念写信的时光,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作文——《卡车上的的一天》得了奖。
汉修先生给雷伊出的十个问题,都贴进生活、自然,使他更容易表达。还有当雷伊第一次写日记遇到困难时,汉修先生告诉他:可以假装是在给某人写信,看起来收效不错。在雷伊家里,妈妈给他充足的慈爱和尊重。妈妈一平等的身份与雷伊交流,使他逐渐懂得爱、理解和宽容。
这一部小说真实地向我们透露出鲍雷伊的.内心世界。或许,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发现他们,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