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主题墙墙面布置

班级墙面布置各班教师需大胆创新,能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创设与教育相吻合的环境,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2、户外环境

户外的环境也是整个幼儿园的脸面,优美德户外环境让每个入园的幼儿情绪格外舒畅。所以我们这次在大门口画了一个大大的房子,让幼儿每一天早上都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的入园,每个幼儿都喜欢做游戏,可以设计一些幼儿做游戏的图案,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认识数字,可以把幼儿做早操的小红点改成了数字。

3、廊道门窗

根据我园的特殊状况,阳台多应采用不易褪色的材料布置,可用幼儿的作品来装饰廊道,称之为“幼儿天地”。这样家长也能看到我们的教学状况,幼儿也明白爱护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到成就感。

4、积沙成塔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参与到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使用幼儿喜欢的搞笑图案。

5、区域创设

为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与幼儿产生交流作用,需要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每位幼儿看到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在老师的改动下变成了自己喜爱的玩具,使幼儿明白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道理,也能开辟(图书角)(益智区,棋类,扑克,算数等等)(巧巧手)(农贸市场)(音乐角),让幼儿自己的想象有了展示的舞台。

6、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是联系幼儿与家庭的一座桥梁。透过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孩子每一天在幼儿园的活动安排,明白一些简单的育儿知识,以及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开辟幼儿园宣传栏、健康知识栏透过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卫生保健知识。本学期开辟四期专栏,并根据每期的专题,选取相应的资料,增强宣传力度,到达家园共育的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特别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国培活动,有幸见到了专家老师。我认真地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从概述到具体地阐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方面面。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珍惜每个学习时间,了解了很多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同时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观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功能。

我们的幼儿教师虽然经多次培训和指导,但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考虑问题,而是或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或生硬模仿外出参观的模子,或盲目照搬教师用书中的内容,同时,在进行环境创设时,缺乏与孩子的互动,孩子参与度不够,有时导向性检查标准也造成了环境创设单纯追求唯美,或者应付上级检查让环境创设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功能。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幼儿就会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再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

三、孩子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对话的。

1.孩子是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创设良好的主题环境,引导孩子与环境自由对话

2.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

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

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可以激励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与区角和墙饰的互动学习。

4.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要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和知识水平,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四、课程是班级环境创设的源泉,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

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五、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活动区域

在活动室内为孩子们设置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角色区等区域。这些区域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活动机会和空间,同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加强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六、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幼儿提供功能活动室。

对于我们可以把功能活动室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来,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自主学习,初步实现功能室带来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我们的社区活动,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超越功能室所得到的效果。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我要把这些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优雅、舒美的环境,寻找更多的学习契机,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孩子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就快要结束了,虽然平时接送时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老师们也会通过博客或发消息告诉家长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不过毕竟了解的很少,而学校举行的亲子活动就是让家长能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更能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作为家长,总是很希望能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而通过孩子所知道的总是嫌少,所以非常感谢幼儿园领导和老师们为家长和孩子组织这样的亲子活动,使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更让家长和孩子有这机会来增进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

活动中,欣赏到了孩子们表演的幼儿体操,从小班的生涩,中班的进步再到大班的娴熟,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出色的表演,心里真是无比的欣喜,我知道这其中渗透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随后是孩子个人的比赛,孩子们全力拼搏,开心快乐的去完成比赛,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自由而奔放,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时间仿佛都在这一刻定格。接下来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每个活动环节都体现出了老师们为此精心设计,让家长、孩子共同在游戏中找到快乐。每个游戏其实都有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每个游戏结束后,老师都会讲解给家长,这个游戏的过程是锻炼宝宝的哪些方面。例如行走平衡木是锻炼宝宝们的平衡力;抛物是锻炼宝宝的专注力、身体协调力等等。

户外活动结束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学校吃饭的情况,从小班时老师阿姨要给不会吃饭的孩子喂饭,中班都能自己吃了,到现在的大班一般不用老师再说都会自己吃完了,看到孩子们在学校吃的开心的样子,家长们心里更开心的!老师们还精心布置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教室的任何空间都形成了教育的园地。给人“移步换景”的靓丽感觉。通过这里让我们的宝宝们掌握着各种生活常识。也让家长能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很多几乎都是老师们自己亲手制作的。

通过这些活动,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们用心的呵护、教育,不只是孩子们开心,我们也在这些活动中重温童年!同时也让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了更深的接触与了解,成为了朋友,也有了更好的交流!更让孩子、家长充分的感受到幼儿园就是宝宝的第二个家。再次衷心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茁壮地成长!

幼儿园环境创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园开展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园本课程的培训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了新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一、对环境创设的基本意义与基本要求更加明确

听了保教主任的讲述后我想,我们平时的环境创设与这里所讲的“环境”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平时的“创设”都创设了些什么?单纯环境的展示?贴在墙上只管好看?是不是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远了太多?为了孩子,我们是不是把心底根深蒂固的理念全新更改?主题墙在哪里?我们做得够不够?活动区成了摆设,应对检查的道具,谁之过?这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我们一再强调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此时才发现我们的环境创设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的距离还很远。

杜威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它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会变。”是啊!听了马园长的讲解,我对环境改变人这一说法更加深信不疑。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是个体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尽管他不直接决定幼儿的发展,但却通过影响幼儿参与的活动而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尽管我们也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但是在环境的创设中却总是存在盲目性,正如马园长所讲“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在环境创设中,更多地追求美观和装饰功能;以教师的成品展现为主,缺少幼儿和家长的参与;与主题活动分离等等。其中室内环境脱离主题活动的问题尤为突出。”

经过马园长的讲解,我茅塞顿开,才了解到平日环境规划是费力却达不到预期目的的盲目行为。此时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像个家,以幼儿为中心,布置要安全、美观、有秩序。让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轻松自由的创设,达到让幼儿自主动手的目的。教师的角色就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的环境空间。这样才真正发挥了环境教育价值的功能。二、对创设与主题环境相适宜的环境方向性更加明朗

主题环境创设分为两部分:主题墙、主题活动区。主题墙布置可以分为四个模块:信息资料类、观察观赏类、作品展示类、互动操作类。信息资料类即要搜集与本主题内容相适应的图文材料展示出来,使幼儿对本主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重视家长的作用,要求家长和教师幼儿共同来完成,从节约的角度,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我们的资料。观察观赏类与信息资料类紧密联系,互相服务。作品展示类即围绕本主题开展的一些活动及成果进行展示。互动操作类,我认为是最体现教师智慧的一个模块,也是最有难度的一个创设环节。在这个模块,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有所侧重的布置出一个与幼儿能够产生互动、动态的环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达到与主题墙对话的'效果。

通过听马园长的讲解,我进一步的明确了活动区域的种类。幼儿园活动区分为三类:常规区域、特色区域,主题区域。像我们平时准备的“娃娃家,构建区,自然角”等属于常规区域;特色区域是指各幼儿园开设的特色教学或园本化开设的专项活动区;主题活动区即与主题活动相吻合的区域。分析我们的活动区创设,平时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区只限于“构建区,自然角”等基本的区域,各班在准备材料、布置区域等方面雷同,没有新意。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要以孩子为中心,时时刻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创造一切的可能。以上就是我在近阶段学习的体会,当然,还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工作中不断的总结与成长,我会一直努力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