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师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1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
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响亮地回答: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悔无怨的选择!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我自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滨河的所见所感同大家谈谈我的理解。
五月是滨河高中的招生宣传月,作为宣传片录制的负责人,我从头到尾参与其中,也因此切身体会到了拍摄录制的艰辛。
首先,写稿子的赵主任熬了两个晚上,拿到初稿后班子成员进行讨论,修改,反复进行了8次才定下稿来,然后进行实景拍摄,在录制过程中常常为了捕捉一个精彩的镜头,有时反复7-8次。而参与拍摄的老师和学生也都毫无怨言、积极配合,记得拍摄27班集体宣誓镜头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当天温度35度多,连续拍摄上课、辅导。
同学们奔波于教室和录播室之间,又过啦吃饭点,同学们又饥又渴,打不起精神,拍摄一次次不过,我就大声的示范给他们,用我的激情感染他们、带动他们,最后终于过关,在宣传片里精彩的展现出我们滨河师生,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精诚团结的风采。
转念间,让我想到了同我们默默奉献的赵主任。他今年48岁了,担任两班语文、班主任、年级部长和学校的教务工作、特色学校创建等等,经常是晚上10点30查完寝,班主任都走了,他还不放心,再上去查看一遍。11点了才骑上电动车悄悄的回家,第二天早上5点30他又准时到校并巡查各班情况,无冬历夏、风雨无阻,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新铁人”精神,这难道不是我们滨河高中教师最需要的精神么?
在此,我仅代表个人向不辞辛苦、全力奋战在滨河教育事业一线科任教师和班子成员,送上我诚挚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有句话我非常欣赏:“你真的很累吗?累就对了,因为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做、才是拥有!如果此时你感到自己很辛苦,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回首五月有太多的感动,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
韦校长因为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感冒、着急、累的嗓子发炎话都说不出来,用手给我们比划着指导工作。
郭莺莺老师在六一儿童节那天还在下乡宣传招生,孩子对她说“妈妈,你好久没陪我过儿童节,我想让你今年陪我过一个儿童节”,但是她在犹豫片刻后却狠下心地拒绝了,没想到的是儿童节那天孩子竟然生病了,莺莺老师焦急地赶回家看望了孩子之后,下午立刻又返回学校,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还有赵志辉老师、石幸浩老师、远雪利老师、谢琳老师、严辉老师,他们都是担任着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同时还兼顾着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每天他们都要和学生斗智斗勇,直到学生都安静下来,将近半夜才能休息,而作为班主任,每天早上五点左右他们又要起床进班和学生一起晨读、跑操,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只有对滨河的热爱和满满的正能量。
相信除了上面我所讲的,还有更多我所不知道的令人感动的事情每天都在滨河发生,演绎着奉献与追求。
老师们,我们滨河高中要办好,需要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卓越人才或是优秀教师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的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作风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个学校组建时,首任校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个学校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个学校的灵魂永在。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对滨河精神的追求,厚德臻善、锐进创新、自强自立、致高致远,全身心投入到滨河的教育事业中吧!让我们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虚中乐善、至诚至真,明德务实、修身精业,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孩子们的未来;用自己的行动铸就滨河高中的师魂!
谢谢大家!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爱春天里的小雨沙沙地下,我爱池塘里的小鹅慢慢地游,我爱花园里的小蜜蜂嗡嗡地叫,我更爱幼儿园的小朋友甜甜地歌唱。我很庆幸自己走进了幼儿教育这块神奇的土地。我的追求,我的梦想,我的欢乐与痛苦都化作了春霖秋霜,深深第融进了这片土地中,任我在其中辛勤耕耘、欣慰收获。
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去实现;爱,必须通过无私的钻研与奉献来诠释。
多少次,与孩子们游戏时笑得前仰后翻,使我感到孩子的圣洁和童真;多少次,跳起小熊舞来神气活现,使我回到了永生难忘的童年;多少次,和孩子们围在鱼缸旁观察金鱼是那么专注、投入,使我走进了天真无邪的世界;多少次,和孩子们在一起,忘却了烦恼,没有了忧愁,体验到了工作就是幸福;而这无数次的“多少次”充实了我的教师生涯,也装点了我的人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仍以拥有这份平凡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而自豪。
孩子们的目光,在我心里已酿就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甜蜜的温馨,它犹如月下悠悠飘来的琴声,又像远处阵阵袭来的花香,弥漫在我的耳边,浸润着我的心田,我怎能不倍加珍惜!
孩子,当你入园初哭闹不止,我轻轻把你搂在怀中,擦去你小脸上的泪花,告诉你老师就是幼儿园里的“妈妈”时;当你轻轻抚摸我的肩头时,我分明感到了“教师”这一沉甸甸的责任!
当你第一次拿起画笔、第一次咿咿呀呀说着儿歌时,我鼓励你大胆告诉同伴你画的是什么,我夸奖你能大声说话了,我与你的同伴为你竖起大拇指时,分明看到你眼中充满激动的泪滴。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它到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谛,时时把我激励。
每天,我播下一颗爱的种子,用责任和爱心编织着这只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与尊重的种子在幼儿园生根、发芽。望着孩子们甜美可爱的小脸,一切的烦闷与忧愁刹那间消退,生活的诗画便在眼前飞扬,使我的心田温馨无比。
我已记不清是在家中还是在上班的路上,多少次弯腰捡起废旧泡沫、奶包装盒还有挂历纸,这些材料制作的大树、房子让孩子们在游戏场上流连忘返,再次使我感到耕耘有了收获。
我爱幼教这一行,我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愿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我所热爱的幼教事业中,让爱在平凡中闪光,让无私的师爱走进千家万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师德演讲稿 篇4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
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你问老师,“你体罚学生吗?”95%的老师的回答是:“没有!”,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说明这些老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
教师的话都是对的。由于儿童好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例如,在我们研究观察中发现,在小学阶段,如果这位班主任连续带了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的说话的语气、语调,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从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来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