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围绕教学工作意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突出有效主题。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介绍
本年级有8个班,备课组的四位教师有2位长期担任低段数学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2位刚接触低年级数学教学,固要加强同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备课组工作有一定特色,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
三、重点工作
1。制订计划。学期初,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2。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3。反思提炼。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4。抓好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常规教育。学生刚入校,对上课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有部分学生没有说普通话的意识,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等等,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持之以恒抓好教学常规教育。
5。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倡布置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作业,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批改、评讲应做到细而勤。认真开展“培优补缺”活动,对后进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高三生物备课组以“巩固、完善、综合、提高”为突破口,以教材、考纲、学科指导意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工作目标
构建知识网络、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质量,通过高三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要点
1、落实集体备课,真正的集体备课。
2、精选作业,并对经典好题做好整理
3、10月份高考前完成选修本和实验设计的强化
四、具体做法:
1、精心备课:坚持每周2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要认真理解和明确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精心制作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学案、课件以及课堂小练习、课前热身等材料,并认真挑选例题。并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学情,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认真上课:在课堂中重点内容突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清楚考试说明的前提下,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等整理清楚,培养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重视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得以训练,不断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3、注重课堂训练,精选作业:坚持课堂演练,保证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以及知识的滚动复习;每天布置半小时的作业,争取做到精讲精练。
5、注重纠错:错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错误。我们注重对纠错本的检查,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关注,并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达到避免或减少再次发生的几率。
上述是我们对于高三复习的计划和想法,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更需要大家的帮助与指导。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课堂、关注于方法、立足于实效”,一定能取得进步的。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与教研思路
九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此,经备课组共同研究,以学校和语文组的工作思路为指南,以推进语文教学教研质量为工作中心,加强备课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组内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在新形势下,认真搞好本备课组校本教研,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加强新课程教学反思以及经验交流,扎实开展集体备课研课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力争使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继续以“导学案”为教研课题,备课组群策群力,争取研讨出更好的“导学案”模板,提高上课的效率和教学成绩。
三、具体措施
(一)、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将教改落到实处
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确立中心讲课人,通过活动带领教师学习新课标,充分细致地处理教材。研讨“拓展课程”的教学,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
(二)、严肃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时间
教研组每次的活动,讲求效率,要切实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规范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讲课。
(2)主讲教师说出本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参加听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教学过程。
(三)、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加强交流与合作,创设组内良好的教研风气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1、营造积极交流探讨的良好氛围,每次教研都要提出自己最近再工作中的.小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小办法,小策略。
2、发挥各个教师的特长,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及时记录,加强合作。
3、营造同事之间相互关心,真诚相处,团结友好的人际文化环境。
(四)、重视磨课、观课、议课的质量,注重反思。
抓住学校公开课的契机,进行有效的磨课、观课、议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研讨提升。
重视教学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要认真地反思,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五)重视高效课堂,关注教学质量
研讨今年区教研室提出的“导学案”,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增进学习语文的兴趣,展示学生有价值的个性阅读表达,全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组织好月考检测活动
初三是关键的一年,教学质量不可小觑,督促学生重视学习,复习巩固,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每月组织一次月考,靠后试卷分析,总结经验,查缺补漏。
附备课组计划表格:
周次
活动内容
地点
负责人
第1周
集体制定备课组计划
4楼办公室
第2、3周
集体备课,研讨导学案
4楼办公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4周
月考
4楼办公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5、6周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各班教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7周
公开课
九(8)班
第8周
月考、趣味语文
各班教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9周
复习备考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10周
期中考试
全体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11、12周
集体研讨、备课
3楼办公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13周
公开课
九4班
第14、15、16周
集体备课
4楼办公室
初三语文组教师
第17周
公开课
九(1)班
第18、19周
作文讲座
九5班
第20、21周
复习备考
初三语文组教师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4
一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1.动手做实验,知道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大小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
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5.经历设计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测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操作。
教学方法:
观察指导、教师师范、师生讨论、边学边实验
教具:
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多媒体、铁架台、钩码
教学过程:
通过图片引入力——主题
通过实验(压气球使气球发生形状改变、体积改变)引入什么是形变
通过实验引入什么是弹力?
通过实验、多媒体引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有关——在一定
范围内 ,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的.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向学生介绍: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力的单位、使用原理等。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弹簧测力计测各个物体所受的力。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求学生设计-----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根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
通过多媒体引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