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的调研报告

欢迎阅读红酒的调研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酒的调研报告 篇1

提高自己对实际问题的认识能力,了解酒在市场的行情及酒的包装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同时,实地调查也能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在武汉光谷各大超市、百货商场、饭馆及学校附近的商店观察,记录各种酒的包装设计与销售情况。也通过上网调查相关信息,初步了解各类酒市场行情。

酒有白酒、红酒、啤酒、米酒等,消费人群大致可按年龄、场所分类。白酒和红酒可用在比较正式的场所,消费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啤酒大多在聚会、欢快的时候饮用,消费者主要是青年到中年阶段的人群;米酒的消费人群很广,各年龄阶段都可饮用。

酒的价格波动很大,白酒和红酒的价格最高,从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啤酒和米酒的价格相对较低。

目前市场上有一百来种之多(不包括未统计到的品牌)的白酒品牌在争夺市场分额,主要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金六福、浏阳河、酒鬼、枝江大曲、白云边、全兴等品牌为市场领头羊,而又形成了以湖北的本地军团和外来军团进行争夺的场面,但相对份额来说未形成垄断性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在酒的型号上以浓香型为主。随着红酒市场的迅速扩展,也分流了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其主要消费者为女性和中高收入者;还有啤酒市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润增长点。但随着城市老年人口的增多,而且此消费群体也较喜欢饮用白酒,同时饮用白酒也是我国人民较传统的消费习惯,因此,市场前景很广阔。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啤酒生产大国,20xx年的啤酒产量已达2430万吨。伴随着国内啤酒产量的稳步发展,啤酒包装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装的方式和包装材料的使用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改进包装,提高产品形象,满足消费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众多啤酒企业努力追求的目标。那么,中国啤酒包装的市场现状如何,今后发展的潮流趋势怎样,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加以认真的分析。

酒基本以瓶装为主,白酒和红酒这些比较高贵的酒通常有两重包装或三重包装,米酒和啤酒通常就一层包装。一层包装或者说内包装有以下几种。

1、玻璃瓶装

隔气性好、抗热性能强、回收便利和成本低廉

2、易拉罐装

安全系数较高,易拉罐啤酒密封性良好,携带方便,不易假冒

3、啤酒桶装

容积大,具有保温保气功能,口味较重,纯正新鲜

4、塑料瓶装

塑料化啤酒包装的色彩异彩纷呈,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轻便安全,不易破碎、爆炸,贮运成本较玻璃及金属包装显著降低。同时它回收利用率高,大大节约了营销成本,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白酒和红酒的第二重包装或者说外包装,基本是盒包装,可能外包装与内包装之间有一层缓冲包装。酒包装可能也有带有地域个性特色,根据价格酒的价格包装的方式也有区别,有的显得高贵华丽,有的与时节有关等等。

酒包装设计总结:一是酒的包装设计风格必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才会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酒的包装装潢设计一定要与酒的质量、价格档次形成一致。

红酒的调研报告 篇2

一、开发区市场红酒种类

新老利群购物广场:红酒品种有華東、张裕、长城、卓维浓、东尼、威龙等国内红酒种类;进口红酒主要是法国卡柏莱系列和主舵者1960。

2.酒庄武夷山丰泽院酒庄新利群内置名酒柜台:红酒主要一国内张裕系列和法国红酒卡柏莱系列及主舵者1960。

3.夜场(因营业时间的特殊性)具体种类未能调查清楚但多为不为人知的国内灌装葡萄酒,且以次充好,利润较高。

4.餐饮(太行山路)国内外红酒均备的店没有,有少数店内有张裕系列的红酒。(现消费红酒的顾客大多选择自带红酒消费)

二、开发区市场红酒价格分类

国内品牌的红酒价格大多在10元—400元之间,其中50—100元之间的華東系列和张裕系列红酒销量最好;而低于100元的进口红酒种类很少主要一法国红酒为主价格都在100-1000元,销量远低于国内红酒。大多数购买者无法分辨好坏,多数听销售人员推荐,进口红酒中法国红酒销量最好。

三、开发区消费红酒人群

(此调查是通过qq群内和人人网随机询问投票调查所得,接受调查者大多数是本地区消费者)

开发区市场的红酒品牌主要是以国内的華東和张裕及国外的法国进口系列。以上几种品牌的销量最好。进口红酒多用于送礼消费。国外红酒品牌中,美国的红酒系列认知度最低。

现阶段的红酒市场主要定位在中高档次的消费者。年龄在30—45左右的成功人士。投票显示:政府部门性质的机关单位大多选择用红酒作为招待用酒,其次是房地产、银行、移动等知名公司企业的.领导阶层多消费红酒。

但目前消费者主力,已扩张到具备一定消费能力,讲究生活品质的公司职员、普通大众阶层等,年龄阶段也下降到青年领域,特别是正步入中年的80后群体,已逐渐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力军;从前进口葡萄酒的消费场所,主要为酒店、KTV等经营性娱乐场所,而目前葡萄酒作为节假日礼品、家庭朋友聚会及婚宴等个人消费情况日益增多。

四、开发区消费者购买红酒方式调查

商超是目前开发区市场最常见的红酒销售渠道;

其次是名烟名酒店也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选择。目前开放区市场的酒庄调查还不是足够详细,但比较得知,酒庄内的红酒品牌较为齐全:

有一部分消费者也选择在网上进行红酒的购买。此类消费者年龄普遍较为年轻。以下是几个红酒购买网站:

红酒的调研报告 篇3

一、我国红酒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说是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好,受电影中某些元素影响也好,或是发自自身的喜爱与追求也好,中国消费者对于红酒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与垂爱,这使得国内红酒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葡萄酒消费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进口葡萄酒数量迅速上升。然而,由于我国消费者甚至许多生产者与销售者对红酒价值之所在知之甚少,消费习惯也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造成国内红酒价格虚高,进口红酒价格与国外原价相比如同天价,红酒市场经营良莠不齐,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红酒消费者更是缺乏理性。“爱”与“痛”纠缠不清,红酒市场境地万分尴尬。中国红酒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红酒市场成熟度还不高

我国红酒历史并不悠久,国内市场上居于主体地位的主要是一些传统酒类,红酒尚处于婴儿期。红酒市场具有的巨大潜力及其快速发展势头,极容易导致市场上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进口红酒市场存在着“原瓶不原”“洋酒不洋”“价格虚高”“假冒品牌”,以及条形码与出产国相矛盾等诸多问题。此外,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恶化,竞争手段仍停留在一些传统的(比如开瓶费)促销方式上。

(二)销售渠道不正当竞争

目前国内红酒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商场或超市、餐饮、夜店或酒店。除商场、超市外,其他基本采用买断进店销售模式,恶意抬高的进店费,开瓶费增加了经营成本。而店方反正是高来高卖,价格自己说了算,只是由此造成红酒价格过高,给消费者带来的代价却是昂贵的。而对于夜店来说,销售的多为进口酒。由于人们来夜店的目的并非是来品尝红酒,而且在夜店那样的环境下也难以真正喝出红酒的优劣,于是许多商家为了逐利,在买价一定的前提下压低进货成本,使得劣酒逐渐驱逐好酒。

(三)政府监管不力,假酒泛滥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名贵红酒出现了假酒泛滥的现象,以拉菲为例,大拉菲年产量24万瓶,其中1.2万瓶被皇家收藏,剩余部分欧洲、北美、亚洲市场均分,各占7.9万瓶,到中国最多5万瓶,而我国市场每年销售200多万瓶拉菲,可见其中有多少假货。再比如“泛滥成灾”的“长城”。这些与政府监管的不力是分不开的。

(四)企业的虚假宣传

在目前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广告成为一种主要也是卓有成效的宣传方式。淹没于广告海洋之中,加上自身对红酒知识、价值与文化的陌生,广告宣传成了许多消费者判断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企业出现了侥幸心理,钻空子,打起了虚假广告。而现实是,真正懂红酒,能说出各红酒区别的消费者寥寥无几。厂家说什么是什么,说是“90”原浆就是“90”原浆,说是法国进口的就是法国进口的。

(五)我国消费者对红酒的认识程度不高

在我国,消费者对红酒的认识程度普遍不是很高,大多数购买者无法分辨红酒的好与坏,存在很多问题。

在品牌上,许多消费者盲目相信广告,认为广告多的就是名牌,就是高档酒。在包装上,由于不懂得如何鉴赏,不知道怎么从性价比的角度对红酒进行有效合理的判断,消费者往往不顾品种、质量,不管产地,只认包装,哪个包装好看就买哪个。加上只有极少数的消费者购买红酒用来自己品尝,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在于请客或送礼,这就更加导致消费者对包装的非理性,根据红酒包装的精美高档来判断红酒的优劣与价值。而且,大多数消费者买来自己喝的红酒一般价位都在200元以内,而500元以上的红酒买来基本是为送礼使用,花了很多冤枉钱。

此外,红酒的品种有几十甚至几百种。面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们往往目瞪口呆,眼花缭乱,根本无从下手,只能盲目地凭感觉购买,而和葡萄酒的实际价值无关,往往是在对品牌或其他因素认同的情况下,心理能接受什么价位就买什么价位的酒。

再者,在如今这个什么都讲流行的时代,红酒市场又怎么能避免得了呢?一旦流行喝黄酒的时候,就都跟着喝黄酒;突然说红酒对人体有好处,于是就都喝起红酒来,说法国红酒最好,于是都疯购法国红酒。其实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几十元和几百元,“90”年份的和“95”年份的在这部分人嘴里是往往喝不出什么区别的。

二、红酒市场如何规制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红酒市场的市场结构与消费结构均不合理,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经营良莠不齐,竞争也日趋恶化,消费极不理性。红酒市场的有效规制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有效规制红酒市场呢?

(一)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无论是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应对还是厂家的销售,都需要国家的规范与管理。特别是在中国,红酒市场尚不成熟,这个时候,政府的重视、监管与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且加以有效的监督和执行。中国的红酒市场,没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分级标准,企业都按自己的标准来分级。而对于某个行业来说,其分级必须是整个行业共同认同、共同制定并共同遵守的。意大利葡萄酒能成功闯入欧洲市场,出口比例跃居世界第一,与其分级制度的确立是分不开的。鉴于此,政府应该协同有关专家,为国内葡萄酒建立一个分级制度。当然,标准的建立不是用来看的,还应切实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而针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也应加以规范,控制进店费、开瓶费,降低消费附加费。在生产方面,也应建立一个生产标准,并使其与国际接轨,使消费者在区分红酒优劣时有标准可依。 此外,对所有流入市场的红酒必须进行检测,对进口要严把关口,不给、偷渡机会。严惩假酒、伪酒的生产者。对进口红酒的监管,还可以实行进口商认责制,让他们一对一负责,由局部规范实现整体规范,还可以通过管理细分的方法,分别规范生产、进口、销售和消费,逐步实现红酒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塑造本国红酒文化,打造国内知名品牌

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对西方红酒都是如此推崇,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或者说我们自己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中国葡萄酒历史短暂,市场尚不成熟,应积极向西方特别是葡萄酒工艺优良的国家学习,在吸取别人优点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特色,塑造自己的红酒文化与价值观。

目前,进口关税是国内红酒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不通过技术与政策扶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就能喝上高档的葡萄酒呢?在红酒方面,一些民营企业盲目投资,经营不专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可见,国内有知名的好品牌,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对于规制国内红酒市场是多么必要,示范效应不容小觑。而有影响力的企业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这除了技术与政策扶持外,还包括对其品牌与企业形象的保护,严厉打击假冒品牌与产品,杜绝“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此外,未来,随着进口关税越来越低,将伴有大量国外红酒涌入国内市场,红酒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将转化为质量的竞争。在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时,不能空有品牌而无质量,质量始终要放在第一位,严格按标准生产,要保证有名牌就有好质量。而且,我们自己的品牌,将更加适合中国的市场,符合中国人的体质与口味,使消费者品尝到更多的质价比非常好的葡萄酒,并能促使本国红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光大,使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全面了解不断加深,这样消费者就将慢慢步入理性的消费。

(三)企业的努力与对消费者的培育与引导

除了政府的监管与调控,一个健康有序的红酒市场还需要企业的努力与对消费者的培育与引导。

中国消费者对红酒的特殊情结与垂爱,让红酒市场日益庞大,这个市场有利可图毋庸置疑,然而对企业来说,要想长久立足红酒市场,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品牌意识。而品牌不仅仅只是所谓的知名度,而应该真真正正有自己的价值与特色。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越来越理性,那些有表无里,华而不实的企业终将引起消费者对其品质的怀疑,追求短期利益的品牌也将被市场所淘汰。好品牌配以好产品,再加上有效的品牌运营,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长久地信赖和支持。

而对于消费者的培育与引导,在当前形势下,除了政府,更多地有赖于企业。在消费者对红酒知识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企业的宣传对于消费者的价值与判断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企业能致力于引导非理性的消费者,那么这样的企业最终将获得消费者以及整个市场对该品牌持续的、长久的忠诚度。

而对消费者本身来说,许多消费者对红酒尤其是对西方红酒的推崇,有多少是真正出自对红酒的喜爱?又有多少人真正懂红酒呢?很多中国人过分接受西方的文化和事物,而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求,以为那样就是时尚,就是高档,殊不知,在这种推崇与跟风中,他们消费了多少假酒,兑水酒。他们失去的已不只是金钱,还有他们的身体与精神。

爱它,就先懂它。我国消费者应停止非理性的消费,重新思考一下什么是红酒?同时,消费者应更多地去了解红酒,了解红酒真正的价值所在,学习如何去品酒,如何去鉴别酒。何为真?何为假?何为优?何为劣?做到心中有数,追求一种真正的红酒文化与价值观,理性消费,明明白白消费。

红酒的调研报告 篇4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武汉市场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武汉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xx年3月24日至20xx年3月25日对样本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中南超市、亚贸超市、中百仓储超市(武昌珞狮路店)、徐东平价超市、麦德龙超市(徐东店)、好又多超市(民意广场)、家乐福超市(武胜路十升店)、武商千禧龙超市、武汉广 场、世贸广场、华联超市(汉阳店)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武汉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武昌、汉口、汉阳,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武汉三镇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武汉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甜型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甜型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萄酒都在武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武汉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

在武汉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丰收一般化。

甜型红酒的市场适应面较干红要广。消费群体要大。因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女性和一般不胜酒精的群体对甜型红酒更加青睐。而在一般的家庭消费中,为了适应全家所有人的口感,购买时选择甜型产品的可能性较干型要大。

四、调研内容:

1、主导产品品牌情况:

国内品牌:

①张裕:

张裕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注:

1.表格阴影部分为本品牌的高档产品,其余为本品牌的中、低档产品。

2.本表格不包括张裕礼品盒产品。

3.以上产品价格以中南超市为准,其余商场超市同种类型产品价格略有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张裕甜型葡萄酒在武汉市场种类很多,干型半干型、甜型品种齐全。有珍珠红葡萄酒、红宝石葡萄酒、万客乐红葡萄酒、玫瑰红白葡萄酒、味美思营养葡萄酒等。这些甜型葡萄酒容量从500毫升、750毫升到1000毫升,价格从9.10、12.00元到24.30元,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除甜型葡萄酒之外,张裕在高档葡萄酒上也是强势出击,其解百纳高级干红、赤霞珠高级干红、金张裕高级干红和精品张裕干红深受消费者喜爱。张裕甜型葡萄酒和高档干红葡萄酒的价格最大差异为67.10元(详见上表价格)。

张裕甜型酒系列度数多样,有4—5度、8度、12度、13度、18度等,其中主要以8度以下产品为主。而干红则统一为12度。在市场分布中,张裕高档干红分布于各个调研样品市场,而甜型酒系列则主要占据大型超市酒柜(如麦德龙、家乐福、好又多,而在武汉广场超市等小规模超市则没有张裕甜型系列。注:该超市主要零售高档次产品。)。据样本市场中的促销小姐介绍,张裕甜型葡萄酒销量较好的为天然系列、红宝石系列以及万客乐系列。而消费者介绍他们选择这些系列产品的原因是因为价格便宜、度数适中和容量较大。而且适应面广。

②长城(昌黎长城)

长城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长城在武汉也有一定的口碑。但是,由于套用“长城”商标的葡萄酒繁多,使市场鱼龙浑珠,消费者不堪芸芸。如“华夏长城”、“沙城长城”、“安徽长城”等若干品牌。所以影响了其一定的销量。

③王朝

王朝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在调查的十大超市中,长城、王朝在样本市场中的甜型葡萄酒品种不多。原汁白葡萄酒更少。笔者仅仅只看到长城天然白葡萄酒。这种在超市中售价为12.00元/750毫升的甜型葡萄酒在大型超市上销售业绩相对干型产品要好。但是,据理解在酒店消费中相对干型葡萄酒要差得多。

长城、王朝高档葡萄酒则在样本市场中与张裕几乎平分秋色,成为干红、干白市场销售的主流品牌。在样本市场中,像张裕一样,它们的高档葡萄酒贯穿于所有的调研市场,在有的商场中还设有摊位专卖,并且反响都不错。总之,在样品市场中,这两大品牌主要定位于高档葡萄酒,只是兼顾甜型葡萄酒。

④威龙

威龙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注:

1.表格阴影部分为本品牌的高档产品,其余为本品牌的中、低档和香槟产品。

2.本表格不包括威龙礼品盒产品。

威龙在样本市场中算得上是甜型葡萄酒的一大卖家,这符合其“甜酒大王”的称号。在各大商场超市中,除中南超市、中百仓储、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出现少量高档干红外,大部分卖场是其甜型葡萄酒的天下。其冰爽葡萄酒、鲜汁葡萄酒、全汁葡萄酒、纯汁葡萄酒大面积出现在陈列卖场,迎合工薪消费,并且销路不错。而且还有款式新颖的礼品装系列。另外,在所走访的超市中,威龙是国产几大葡萄酒品牌中唯一出现香槟的(张裕除外),其小香槟、苹果香槟、大红香槟销售情况较好,成为市场亮点。

从调研市场促销小姐和顾客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择威龙甜型葡萄酒主要因素是价格优势。在品牌和价格上,威龙表现为品牌大(濮存昕出演其广告代言人)、价格低,似乎找到了比较好的契合点。另外,特色也是威龙甜型葡萄酒的一大卖点,新品纷呈,其生产的冰爽甜型酒,度数仅只有4度,500毫升售价为8元左右,深受消费者喜爱。另外,瓶签出现濮存昕的1000毫升红葡萄酒和全汁红葡萄酒也成为甜型葡萄酒的主打产品。

⑤丰收

丰收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丰收葡萄酒在调研的样本市场中,只进驻家乐福、麦德龙、亚贸超市、中百仓储等市场。主要销售以干红系列为导向。其甜型葡萄酒只有纯汁红葡萄酒、北京红葡萄酒和桂花陈酒,这些甜型葡萄酒在样品市场中只在家乐福、麦德龙超市中出现,销售情况不甚理想。丰收在武汉市场上,根本不能排上前四名。据了解,其销售业绩还是20xx年以后开始出现回升的。

⑥新品牌

新品牌主要是指云南红新天红和藏秘干红等近几年在广告上动作最大的品牌。其中,藏秘干红由于是青稞酿造,口味非常不符合武汉人风格,所以,回头率很低。云南红和新天红由于广告品味较高(云南红的民族风情广告、新天的仿花样年华广告)很受人们欢迎。加上其产品品种繁多,品名新颖,如云南红的“柔红”,很富于创意,受到消费者青睐。已经成为新品牌中的新宠。后劲很足。

⑦其他品牌

这几种品牌的葡萄葡萄酒在样本市场的共同特点是进驻卖场不多,像新天,在样品市场中只有麦德龙超市一家超市中有这种品牌的甜型葡萄酒销售;富瑞斯也只有家乐福一家超市中出现这种品牌。

造成甜型葡萄酒在样品市场中群雄割据,竞争激烈的原因一是干型葡萄酒市场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甜型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而且风险较低。二是有利可图。在高档的葡萄酒市场上,以张裕、王朝、长城、威龙为首的四大国产品牌占去了大半壁江山,再加之洋品牌的渗入,一些实力弱小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在夹缝中不得不另找出路。于是,纷纷把生产战略调整到甜型葡萄酒生产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由于地域的关系,使得竞争相对减弱。又由于消费面广,市场投展较容易。另外,开发甜型葡萄酒不仅可以获利,还可以对高档葡萄酒进行产品补充和市场补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维护品牌营销网络,可谓一举数得。

国外品牌

国外品牌葡萄酒在武汉大型商场超市的部分品种、容量、度数、价格详见下表:

国外品牌的葡萄酒在样本市场中基本上都为高档葡萄酒。只有法国蓝红葡萄酒价格在20元左右。这种甜型葡萄酒满足了一部分人花很少的钱买洋酒的心愿,在市场销售中还有一席之地。从武广了解到,洋葡萄酒由于纯正的进口原装产品甚少加上消费者害怕上当受骗购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所以,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大约相当于一个新品牌(如云南红)的消费量。

2.销售情况:

从样本市场上了解到:在春节期间,高档干红的销量较好,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消费者购买干红主要认定的是品牌知名度,像张裕的赤霞珠干红、长城的三星干红、王朝的金王朝干红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消费者购买主要是用于送礼、同朋友聚会、家人吃团圆饭。这一方面体现了档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饮用葡萄酒的激情氛围。到了三月份,葡萄酒的销售主流则为甜型的葡萄酒。消费者购买主要是因为这些葡萄酒的价格较低、容量较多、味道较好,而且酒精度也不是很高。在样本市场中,甜型葡萄酒销量较好的为张裕天然红白葡萄酒、威龙鲜汁全汁葡萄酒、狮王小利口红葡萄酒、通化原汁葡萄酒等。这些葡萄酒的价格普遍在5元至12元左右,口味淡雅,甜度适中,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且长期饮用。

3.消费者调研

从总体上看,约有 6成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的原因是出于“在特定场合下,调节气氛和氛围”,约有 2成的消费者出于“保健作用”而饮用葡萄酒。但是如果从年龄上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则会发现饮用目的随年龄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分析表明,在 35岁以下的消费者中, 62%的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是追求一种情调和氛围,甚至是当饮料喝,而出于保健目的饮用的人数比例并不大;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倾向于饮用味道较甜的葡萄酒;随着年龄的上升,消费者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人数比例则越来越大。在 36岁到 55岁之间的人群中,追求情调和因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大致已经大体接近,分别为 36.4%和 43.6%;而在 56岁以上的人群中,出于保健目的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超过了半数,达 56.3%,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倾向于饮用档次较高的干红葡萄酒。而且在这个群体中,“嗜酒者”的比例也比较多,有 12.5%的人表示饮用葡萄酒就是因为“喜欢喝”。

调查表明,酒店是具体消费葡萄酒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家中也是葡萄酒的消费场所之一。

年轻人朋友聚会时在家中饮用统计显示,朋友聚会和平时在家饮用是饮用葡萄酒的主要场合。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半数左右的年轻人主要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交活动的减少,年长者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在家里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半数的年轻人主要是在朋友聚会时饮用葡萄酒,但是在 18~25岁和 26~35岁年轻人中仍然有 20%~30%的消费者表示主要的饮用葡萄酒的场合是“在家里饮用”。

参考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消费者每月饮用葡萄酒的次数为 5.29次。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饮用的频次存在一定差异:把葡萄酒作为保健饮品的消费者属于高频次消费者,每月消费的次数高达 8.49次。虽然出于调节气氛和氛围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但这部分群体并非高频次饮用群体。场所主要是酒吧、酒店、夜总会或者同学聚会地点。

从饮用场合上将消费者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平时在家饮用群体每月饮用葡萄酒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工作应酬的消费群体,这是饮用量最大。

从饮用不同种类葡萄酒的角度对消费者进行划分,可以发现,饮用干红的消费者群体的饮用频次最高。

从饮用不同价格葡萄酒的群体来看,饮用 20元-40元左右的消费者的饮用频次最高。

交叉分析表明,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旗鼓相当。

总体上讲,消费者在家饮用和在外饮用葡萄酒的比例接近 1比1,但男性在外饮用的比例要高于在家饮用的比例,而女性在家饮用的比例则略高于在外饮用的比例。男性侧重于饮用干红,而女性侧重于饮用味道较为甜的葡萄酒。同时,随着消费年龄的上升,人们在家饮用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46岁以上的消费者在家饮用的比例占绝对多数。

参考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看,约有 60%的消费者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在 50元以下。每月花费在 80元以上的重度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仅 1/4略强。

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上升,每月在葡萄酒上的花费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在葡萄酒上的花费的上升趋势表现得更为显著。

五.小结

通过对甜型葡萄酒的市场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样本市场上,各种品牌葡萄酒竞争激烈。传统的四大国内品牌(张裕、王朝、长城、丰收)占据市场高档葡萄酒主导地位,约占53%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个品牌约占50%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省会级大都市和高档消费场所。其它品牌对市场进行补充,激发市场活力。

2、武汉诺市场整体上葡萄酒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以1999年为例,当年的葡萄酒销量仅为5000万RMB,20xx年则达到15000万RMB。增长比率为300%。

3、洋品牌的葡萄酒在武汉市场主要以高档消费为主,价格在50元至200元左右。价格在20元左右的葡萄酒只有法国红蓝葡萄酒。所以基本上定位在高档或者洋消费群体。整体上所占比例不高。但是试图尝新者不少,潜在消费群体较大,不可小视。

4、强势品牌市场细分明确,终端完善,品种、价格齐全。这在销售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家乐福麦得龙等大型超市,促销架势使人汗颜。威龙的做法值得借鉴。武汉当地品牌劲牌公司生产的红珠葡萄酒开始为人所知。具有一定市场潜力。

5、品牌知名度成为葡萄酒高档市场消费者的首选因素,其次则是价格;味道、容量、价格、度数是消费者选择甜型葡萄酒比较注重的方面。

6、中低档红酒市场需求很大。因为中低档消费群体所占的比例很大。加上节日假期走亲访友的需要,对货真价实的葡萄酒还是很受欢迎的。

[教学用途]用于市场调查设计、调查报告写作、市场分析。

[案例分析]

1、市场调查设计的内容?

2、如何根据调查目的抽取样本和确定样本规模?

3、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