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说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有幸参加此次教师课改培训,今日主要培训内容为小学课堂上课说课与导学案的编制。长达几个小时的会议让人感觉头昏脑胀,然而房老师的讲解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准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认识到我们平时撰写的说课稿,有的只是形式上像说课稿,实质上内容漏洞百出。房老师上课两个说课稿案例,初看时找不出任何毛病,因为我们平时也是这么设计的。在听完讲座之后,我才领悟到自己也犯了很多类似的错误。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平时也习惯于用一、二、三点来描述,匆匆宣读一下教案,而忽略了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设定的目标不是形式,而且每一个目标在其后的教学内容中都要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关于知识的三维目标,我习惯将它们混在一起设计,今天才发现要有清晰的细分的目标。关于情感目标的设置,培训后我才知道,情感目标不能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平时所设定的情感目标都不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而只是对学生的一种品德教育,这不应该成为情感目标的内容。

其次,我也认识到好的说课稿,除了好的教学设计之外,还要有好的教学理论。说课稿不能等同于教案,不能仅有教学步骤,而缺乏理论依据。平时仅习惯于在教学流程中提及设计意图,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意图从教学内容开始到板书设计结束都要涉及。这不仅又让我反思到我们现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的不足。比如房老师提及的很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我甚至都不明白它们具体的内涵,这需要我更多地努力和学习,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

最后,在说课的形式上,也许平时我还在犹豫是"背"课,还是"读"?毕竟教学设计已经写好,上面的内容就是需要说得内容,有时候总在踌躇是该照着上面读呢,还是努力一下背出来呢?往往我选择后者。今天培训之后我才发现,"背"课也是不对的,说课要求的是流利地阐述,而不是简单地背诵。说课是一种与评委的交流,并不是把课堂用语搬运过来。说课是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意图和理论依据,而不是仅仅背诵教学流程。

总而言之,今天短短几个小时的培训,让我对说课有了更系统更权威的认识,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真是"学"尔后知不足呀!希望这一天的培训让我的每一项技能都得以提高。

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说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每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会接触到说课、都需要说课。如何把一节课说到位、说精彩,我一直都比较困惑。上周二教研室请来罗天老师对我们全区生物教师进行了如何说课、听课、评课的培训后,使我对说课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罗老师不仅从理论知识上阐述了说课的意义与作用,说课与备课、说课与上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说课的方法和技巧,还联系具体的课例(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等)清楚地介绍了说课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每一个环节具体要说什么,怎么来说,以及说课中易犯的错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说课与上课的要求是不同的,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即这样进行设计的意图,这应该是说课的核心问题。另外说课与上课在目的、对象、形式、内容、要求、评价是有很大差异的。备课与说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备课后上课前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在教师之间进行的教研活动形式。说课则是将备课研究的成果写成说课稿,通过语言媒介展示在同行、专家面前。

通过培训我也知道了说教学过程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通常在说教学过程时,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3、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知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不仅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书籍,也要时时向专家、同行等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本周五,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秘书长房涛来到我校进行课改验收和指导工作。

房秘书长从早上第一节课带领校委会成员开始转课,现场点评课堂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房主任仔细倾听老师的上课过程,时而点头,时而凝思,时而记录,不时观看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在周六的早上,我以及我们学校的其他五位老师进行了一册书,一章节,一单元的"三说"。房涛主任认真聆听并给我们不断地问问题,问课堂,问想法,使我们受益匪浅,并意识到我们对课标,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在听完我们的说课后,房主任从以下几方面给我们作了阐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

在教学方法方面,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即使24小时都在工作,也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开车最怕路不熟, 教学最怕教材不熟。"很有道理。我们要重视重视说教材活动的开展。

知识树是一种建构主义的做法,"运用知识树说教材让人感到神奇, 几棵简单的知识树就把整个学段或一册书的内容整合起来, 简便实用, 一目了然,为钻研课标和教材找到了一个好抓手。"运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是一种原创性的教研活动, 是一种区域和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深入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好方法。知识就像一棵树,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嫁接"。但"自嫁接"比"嫁接"更重要。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仅仅靠转变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许多地方的课堂教学很活跃,而学生的负担却很重, 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不到位。鉴于此, 凡是开展了"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的学校,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了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做别的事情不敢说都有效果, 唯有钻研课标和教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使"说教材"成为教师必做的功课。"说教材"不同于过去的"通教材","通教材"仅仅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头到尾"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难点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教材的整体性。也不同于"说课",但是和说课拉近距离。

说教材和说课的区别

1、说的对象

说教材——课标、教材、建议

说课——一节课的设计

2、说的目的

说教材——强化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整合使用,为备课做准备

说课——强化教学理念在一节课设计的体现,是备课的提升

3、说的方法

说教材——吃透课表、教材、精心设计

说课——从备课出发,指向上课,说理解、说分析、说设计、说流程、说反思

4、说的意义

说教材——宏观、整体

说课——微观、理念使用

5、我们提倡将说教材与说课拉近距离

说的对象:将说教材的对象趋于微型,更贴近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说到单元。

说的目的:将说教材的理念与课堂理念、课堂的目标贴近,将整合成果带进课堂。

说的方法,找出说教材与说课的近似点,进行串联、融合。

说的意义:说教材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课堂,要为实现高效教学服务。

听完房主任关于"三说"的精辟解读,我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研读课标,解读教材,希望有一天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有幸参加此次教师课改培训,今日主要培训内容为小学课堂上课说课与导学案的编制。长达几个小时的会议让人感觉头昏脑胀,然而房老师的讲解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准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认识到我们平时撰写的说课稿,有的只是形式上像说课稿,实质上内容漏洞百出。房老师上课两个说课稿案例,初看时找不出任何毛病,然后因为我们平时也是这么设计的。在听完讲座之后,我才领悟到自己也犯了很多类似的错误。比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平时也习惯于用一、二、三点来描述,匆匆宣读一下教案,而忽略了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然后设定的目标不是形式,而且每一个目标在其后的教学内容中都要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关于知识的三维目标,我习惯将它们混在一起设计,今天才发现要有清晰的细分的目标。关于情感目标的设置,培训后我才知道,然后情感目标不能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平时所设定的情感目标都不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而只是对学生的一种品德教育,这不应该成为情感目标的内容。

其次,我也认识到好的说课稿,除了好的教学设计之外,还要有好的教学理论。说课稿不能等同于教案,不能仅有教学步骤,而缺乏理论依据。平时仅习惯于在教学流程中提及设计意图,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意图从教学内容开始到板书设计结束都要涉及。这不仅又让我反思到我们现有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的不足。比如房老师提及的很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我甚至都不明白它们具体的内涵,这需要我更多地努力和学习,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

最后,在说课的形式上,也许平时我还在犹豫是"背"课,还是"读"?毕竟教学设计已经写好,上面的内容就是需要说得内容,有时候总在踌躇是该照着上面读呢,然后还是努力一下背出来呢?往往我选择后者。今天培训之后我才发现,"背"课也是不对的,说课要求的是流利地阐述,而不是简单地背诵。说课是一种与评委的交流,并不是把课堂用语搬运过来。说课是在分析自己设计的意图和理论依据,而不是仅仅背诵教学流程。

总而言之,今天短短几个小时的培训,然后让我对说课有了更系统更权威的认识,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真是"学"尔后知不足呀!希望这一天的培训让我的每一项技能都得以提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