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 篇1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虽然他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中,他的启发式教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就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一样,启发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让学生经历这个推导过程,那么往后知识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告诉孩子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学习,反而会带给他们很多困惑。
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更应结合新课标,把科学的教法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论语》读后感 篇2
我喜欢经常翻阅家里的《论语》,其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对我的感触十分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日子呀,象水一样,昼夜不停。”孔子在河边,必须是先抬头看天,看到斗转星移,昼夜交替,一天一天过去了,想到花开花落,四季交替,一年一年过去了。再低头看看河里的流水,昼夜不停地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这时孔子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水,它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阴。所以李白有一首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时间像水转瞬即逝。
我们有时是这种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啊!像水一样快。当我们和朋友相处愉快,天南地北地谈论事情的时侯;当我们很开心的时侯;当我们很认真地听课的时侯;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天就变成了昨日。有时是另一种感觉:当我们玩电脑的时侯;当我们只做一些无聊的事情的'时侯;当我们在课堂不认真听讲的时侯;时间过得真快。就在我们后悔自己老是浪费时间,厌恶自己的时侯;时间又过去了。就像水一样,在我们不知不觉时刚流来的水就又流走了。我们的时间每一天一秒一秒地流逝,世上没有一件事不用时间啊!从我们出世以来就天天与时间赛跑啊!所以我们要懂得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也好好珍惜别人的时间。不要再让时间像流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了!
《论语》读后感 篇3
从3年级开始,我认识了《论语》这本书。刚开始听到沈老师说我们要开始读《论语》的时候,大家都懊丧地叹了口气,很是烦恼。因为对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多读一部经典就等于要了我们的命呀!同学们对《论语》的'第一个态度十分明显,那就是一个字:烦!我们读了半年《论语》之后,对它的态度来了个90度大转弯。因为我们发现《论语》这本书真的非常好,它当中有许多有关做人的忠告,一个人只要多读就会十分聪明,也很会做人。也难怪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同学们也十分愿意读这本《论语》,不过还是有人对《论语》很烦。后来,我遇到了孙老师,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款论语书,这本论语书上的字是有拼音的,字也非常大,而且它还不会框死人的思想,因为它是没有注释的。当然,这种论语书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我也买了一本,然后惊异地发现学起《论语》来非常轻松。
我终于找到读书真经了,原来是这么简单:口念、心记、耳听。不过我觉得“读书真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啊!现在我在读五年级,才做到了“读书真经”中的要求,真是不容易啊!你们也来读读这本《论语》,好吗?
《论语》读后感 篇4
一则童话犹如一幅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澄净人心;一本好书柔如一阵清风,放飞思绪;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在传弟子编嗊二成,是一本为语录体的书。还有许多的名词出自这里。比如说:温故而知新?、欲速则不达、文质彬彬等……
读完这本书,我领会到了许多小人和君子之间的差别,书中写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还有许多关于仁的道理: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见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还告诉我们许多生活上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这本书,记录了太多太多的做人的道理,我还要继续努力研究,去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这本书非常棒,也希望朋友们也读一读这一本精彩、充满知识的书,多从书中继续点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论语》读后感 篇5
孔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他被称为圣人,不仅是古代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人物,也是老百姓遵崇的类似神人般的存在。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学思想的创始人。为我国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宋代的程颐说过这样一句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 论语》 ,未读时是此的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我跟许多人都一样,都没有仔细读过《论语》。可是把《论语》仔仔细细的读一遍,就会发现里面的奥秘,里面的乐趣。
这是一本言行录,记录孔子思想的'内容很多,记录他的形象、外贸的内容比较少,但是读着读着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突然跃然纸上了。他是一个谦恭有礼,又循循善诱的师长。他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厄也不退缩。同时,他跟普通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会为时光的流失而感慨,也偶尔跟学生们开玩笑。能重新认识孔子,也是我读《论语》一大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