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事业现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要转变,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构成了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们如何去理解创新精神呢?我们不能将创新惟一理解成问题解决,应当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建构主义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核心观点在于:学习并非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就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在认识活动中能动作用的肯定而言,建构主义无疑有其积极的方面,并构成了对于传统教学思想的严重挑战。在数学课上培养创新意识,从原问题创作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结合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的做出新问题。而教师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课前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的确定难点、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的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着重了解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数学概念是否真正理解,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运用水平如何。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二、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波利亚指出:“解题是智力的特殊成就,而智力乃是人类的天赋,正是绕过障碍,在眼前无捷径的情况下迂回的能力使聪明的动物高出愚笨的动物,使人高出最聪明的动物,并使聪明的人高出愚笨的人。”在波利亚看来,这也就清楚的表明了数学教育应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的目标。而问题解决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启发法之上。我们可以通过对于解题活动、特别是已有的成功实践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的思维方法或模式,而后者在今后的解题活动中就可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它会给你指出整个或部分解题途径,它或多或少的清楚地向你建议该怎么做。
数学启发法的用途不限于任何题目,我们的问题可以是代数的或几何的,数学的或非数学的',理论的或实际的。这种思维方法是与普通意识十分一致的,没有任何勉强做作,从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就十分易于接受,并能自然而然的加以应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媒体的运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生动的将各种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能够多角度的接受数学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中有些知识用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很难解释清楚,而且比较费时间,通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计算机进行几何图形的动画模拟,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但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媒体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或是一种手段。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如果在学生观察了多媒体的演示或借助多媒体而创设的情景后,教师不是越俎代疱式地分析、说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抽象、概括得出理性的结论,这样就使多媒体的作用发生了质变,由教师的演示转变为学生的认知。
四、坚持教与学的反思
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而言,当一个概念被提及或当我们接触到它的某个特例时,就构成了对于人们记忆的一种刺激,处于长时记忆之中的某种东西并因此而得到了激活。概念意象具有丰富性、个体性、相关性,概念意象的各个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例如,就函数概念的理解而言,学生往往将其看成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即是由给定的自变量的值进而去求取相应的函数值,但是关于函数概念的心智图像则又往往表现为一条光滑的、连续的曲线,从而事实上就体现了整合的观点,也即是将函数看成为一个单一的对象。概念意象还具可变性,概念意象并非某种先验的、绝对不变的东西,而依赖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并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例如,上面所提及的,就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而言,其心智图像主要表现为一条光滑的、连续的曲线,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直接结果,即是由于教学中所呈现的函数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这种意象有并非永远不变的,恰恰相反,随着学生经验的增加,特别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通过引入恰当的反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相应的不正确观念就可能逐步得到纠正。
坚持教学的反与思,积累教学经验,推进探究的深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发现、探究,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做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2
本学期学校提倡开展“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领导提出这一建议之时,我想起了去年到晋江一中听课时,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就有开展课堂5分钟知识储备这一环节,如今想来倒是值得借鉴的。
在第二周时,我就分别在所任教的初二年1、2班布置好课前5分钟知识储备的要求和方法,原则上都从1号开始演讲,争取每个学生可以轮到2至3次,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较感兴趣的,比如一本书的简介绍、一则故事、一则新闻等,要求上台演讲的学生必须大声、语言表达清楚,能够让在座的学生听清楚所表达的内容,而台下的.学生全体都必须安静、认真地倾听。到现在已经第9周了,可以说每个轮到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准备,所演讲的内容较为多样,C=1较偏向科学、推理、历史等方面,C=2则较偏向文学、故事、寓言等,这体现了两个班级不同的特点。
在“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30分钟精讲、10分钟课堂练习这两个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主要是教师讲的内容还是占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候,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够。可能是教学和学习惯性,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学生都没能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所以上课老师用来讲解的时间就会较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改进这两个环节,努力让课堂真正有效起来。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3
以住,我认为成就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三个要素是:第一,认真教学,即认真做好教学的五环节,踏实地上好每一堂课;第二,敬业爱生,即兢兢业业教好良心书,用心爱护学生;第三,积累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让课堂活跃起来。这些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自己总感觉很累,而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事实证明,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凭自己的热情去打造所谓的激情飞扬但缺少有生命力的课堂;也不能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去讲一堂所谓的实惠而没有活力的课;更不能一味地任自己的敬业精神去主宰一堂“老牛拉车”式的无聊课堂。当然,并不是说教师的热情、经验和素质就不重要了,而是这些优秀的教育素质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就如一辆好的法拉利跑车,它只有在适合它的路面和跑道上才能一展它名车的风采。我感觉目前这种“5215”的课堂模式应该是目前我们追求高效课堂的有效跑道!我将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用心去感悟和认真去落实,争取在课堂上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那么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又如何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呢?
注重“5215”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基本上每一堂课的前十分钟,我都要以多种形式去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或复习情况,这将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习惯。这样一种手段同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自学目标在课堂实现,那么他主动学习的欲望就会增强,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即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小组交流或班级汇报的过程之中得到及时的订正,这样的当堂改错,学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注重“5215”课堂模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好的学习方法能成就学生一个学期或一生的学习。授人鱼,更要授人以渔。我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一但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解决若干同类型的问题,这既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减轻自己工作负荷的一种有效途径。在“5215”课堂模式之中,学生汇报,合作探究的这一环节里,就有学生直接介绍学习方法的,有小组在汇报中交流学习方法的,还有我相机引导传授学习方法的。整个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感受是很强烈的,同时学生用取得的方法又在兴致勃勃地解决实际问题的。
在“5215”课堂模式中还要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上一次我到市里参加小学五年级的统考阅卷时做了质检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字词的积累和改写句子等基础知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我自己所教学的'班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后来,我做了比较深刻的反省,自己意识到:对于小学生而言,课文的学习首先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然后才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或是朗读训练,或是对重点句子的体会,或是学习写法等等。而平时自己在教学之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较多,有时甚至是整堂整堂的分析引导,可能在当时的我看来,有条理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之中挖掘出自己预设的道理或生活启示,那这一堂语文课就算是成功了,其实这只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学生学习课文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而达到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如果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析理解得较多,而来联系于课文内容中的词语仿写或归类训练,句子变换或仿写训练等相对就较少的话,即使是期末通过专项的集中训练,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是不能很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目前,学校推行的“5215”课堂模式中,确保了每一堂课都有结合当堂所学的课文或语文基础知识而出的相应的练习题,在这种学以致用,要求所学知识当堂过关的课堂形式下,学生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就能得到很好的巩固,且学生的印象还特别深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我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一个信念:来自于课堂之中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引导和训练是决不可少的,给学生举的语文基础方面的练习题例子尽量结合本班实际水平,一句话:就是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4
为期两天的阳光课堂展示课结束了,但是阳光课堂对我们的启示才刚刚开始。
听了光明老师的课,我见识了什么叫做高端大气上档次。孟老师的微笑就像是灿烂的阳光,给予一个个稚嫩的芽儿充足的养分;孟老师的鼓励就像是沙漠里的甘露,让一个个焦躁不安的心瞬间平静下来;孟老师的幽默就像是童话里的蓝精灵,让学生慢慢的觉得自己不是在被别人教,而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我从孟老师的课上学会了:
一、课堂上永远要充满激情,不管我们是刚参加工作,还是到了职业倦怠的阶段,保持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我们干好事情的基础。
二、不要吝惜鼓励学生的语言,学生需要鼓励,自卑的学生更需要鼓励,一句鼓励的话对老师来说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可能会使他高兴两天,这可能会让他的作业更工整。
三、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老师懂得都要多,所以老师不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唯我独尊的地位,老师有问题可以向学生请教,学生有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的环境才是真正的阳光课堂。
听了秀成老师的课,我知道了什么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虽然李老师的课堂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简洁明了的话更能镇得住全场;虽然李老师的课堂没有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理性之美却布满了每一个角落;虽然李老师的课件中没有美丽的背景,但是被李老师用的惟妙惟肖的技术早已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我从李老师的课上理解了:
一、数学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数学人应该了解数学的文化,应该善于把数学的文化渗透到课堂中去。
二、数学注重的是理性之美,小组的合作、讨论必须在认真的思考过后进行才会发挥出它的作用,不然没有思考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三、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像李老师这个年纪的`老教师对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运用的如此熟练,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感觉到惭愧。
听了爱华老师的课,我明白了:
一、知识xxxxxxxx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本上的知识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课本之中,在现实中会有很多具体知识的体现,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善于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循循善诱,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尽量照顾到,对于学生,成绩上肯定会有差别,但是作为老师不能以成绩定成败,成绩差的学生最终的成就远远超过成绩好的学生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做的是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黄老师在课堂上讲鸟类飞行条件的同时,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问题答案本身更重要。
听了志娟老师的课,我收获了:
一、语文课也可以是辩论赛,课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有助于我们达到学习目标,我们都可以去尝试,但尝试之前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把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考虑在内。
二、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表现最多的也应该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策划者、组织者,当我们能够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的时候,课堂上留下的应该是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三、思考问题要多角度,全方位,有的时候本身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和学生接触的时候也要学会对角度的看待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阳光课堂展示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相信千千万万个阳光课堂会在八中的校园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