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读书沙龙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篇1
孩子所在幼儿园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践行力总是不会让人失望,当又发现一个将学校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则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的有效渠道后,便迅速反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家长联络、理念传达、名师公开课、第一次家庭教育沙龙的运作,这是对幼儿园及老师工作高效的首要认知。
在整个家庭教育系列活动中,尤为对教育沙龙这种参与感极强的形式感触深刻,以此作为切入谈些感触:
1、家长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教育训练,都是依靠后天的阅读,或是潜意识中模仿自己的父母曾经的教育手法,可谓投石问路,战战兢兢的杂牌军,有了这么一个平台,大家有就可以集中发表一下当下的困惑,听听各家的教育心得,再加之老师对每个孩子针对性的综合表现分析,使家长心里更有底,更知道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和被赋予的责任,逐步了解、把握尺度的问题。简单一点讲就是知道做到哪些方面才是有教育格局的,哪些是不会伤害到孩子又能达到正确教育目的的合格家长的必备本领。所以作为个人而言是相当感恩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答疑解惑、共鸣碰撞,进而擦出令人振奋的火花。
2、第一次的小组讨论,我们确定的讨论题目是《如何减少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副作用》,选择此主题的原因有二:一这是大多数家庭均会面对的问题,父母工作忙碌,不得不向爷爷奶奶伸出缓手,可帮助照顾孩子的理念不同,却引发了许多有关于孩子的、以至于婆媳间等两代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引发了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惑。第二个原因是当晚沙龙中有四位奶奶参加,选这个题目也正好听听有发言权的双方当事人的观点,更为全面,更为客观。讨论过程如何精彩,如何热烈就不多作赘述,只将大家的观点提炼如下以供参考:
1) 家长与爷奶在沟通时一定要在尊重的基础之上,毕竟爷奶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与时间,对孩子满腔的爱护,在教育意见不统一时,处理方式一定要智慧,绝不能太直接太武断而伤了老人家的心,不仅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存在,还会造成爷奶的精神负担,演变为家庭间的负面问题,得不偿失。作为子女要多哄哄,多孝顺,看准时机和缓的说出改善的意见,再看看爷奶的反应,决定是否进一步深入。也可以在爷奶在场时用改善后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让爷奶有所思考,有所认同,再跟之效仿,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将理念传达至全家,从而进行理念一致的家庭教育。
2) 家长不能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孩子完全交给爷奶,在自己有时间的情况下,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陪伴在孩子身边。因为有了家长的足够陪伴,才可以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减少不安全感,增加自信,提高表达能力等正向发展素质,可以说父母陪伴长大下的孩子与爷奶陪伴成长下的孩子性格及综合素质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3) 作为爷爷奶奶的工作重点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安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不作太多的过问,当父母与爷奶的观点不同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健康发展时,两方应开诚布公的沟通,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不能感情用事。
这次沙龙开办的非常成功,一是让大家畅谈家庭教育中的难题与困惑,寻找明智的解决方案,二是给大家一个理念的形成:家庭教育是门功课,一门惠及孩子与家庭的功课,一门只要有心、有法就一定能出成效的功课。
当看到孩子在我们科学的陪伴与呵护下日渐强大、理智、开放的时候,回想我们也曾出过一点绵薄之力,该是多么的有成就感。每当想到此处,我便浑身抖擞,并开心的前行,与我的女儿、我的家人一同!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幼儿园举办的此次读书沙龙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家、园教育同步性、协调性、互补性的必要性,也为我们今后教育孩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始终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向对了,认识到位了,教育起孩子来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此次读书沙龙活动中,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看了些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和相关知识,将学习到的幼教知识加以吸收与总结,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进行正确、合理引导,并在实践中作出相应调整与修改。比如在刷牙等生活小细节问题上,确实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缺乏一种渐进式教育,后来我们也有意识的加强了渐进式的教育。
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侧重点是普遍性的话,我们家长的教育侧重点应是个性化,因为幼儿园老师教育针对的是全班的孩子,我们家长针对的是自己一个孩子,应结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正确、合理引导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确实做到言传身教。并且,在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需求同时,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情趣、兴趣、习惯、能力等,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也有自己的两句话,与大家分享。
一句是:“再穷不能穷孩子(是指在孩子教育上);再富不能富孩子(是指在孩子生活物质享受上)。”
另一句是:“先费事,后省事;先省事,后费事。”
以上,就是我们在此次读书沙龙活动中和在孩子教育上的一点儿心得与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点等不同原因,肯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与各位家长多提出宝贵意见,这有助于我们教育孩子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我们今后教育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篇3
昨天下午,我校开展了一场新颖、独特的读书沙龙活动。走进阶梯教室,首先听到的是舒缓的音乐,然后跃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漂亮的纸张,这些都是全校老师用心书写的“心香一瓣”看到那一行行娟秀的字迹,和一幅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从内心感受到一种幸福。
主办者真是用心良苦啊!接着,吴校长用甜美的声音主持活动。一场主题为“倾听生命的拔节”读书沙龙活动正式开始。听着,听着,我惊呆了。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十分喜欢。这句话是这样的:人生的进阶,有时候“竟一个‘逼’字了得”。“逼”这个字,是长了脚的“一口田”。“一口田”旁边有神的保佑,就是“福”。“一口田”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田,就是“富”。一切成功皆与“逼”字有缘。众“逼”之下,必有“文”夫。不想读不想写的时候,自己或者朋友“逼”一下,或许会峰回路转。敢于“逼”,善于“逼”,我们才能超越自己。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是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被逼”的条件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在“被逼”的环境下自己的身心不断坚强起来,“逼”让我们的思想和心志逐渐成熟,是它让我们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如此重大,是它让我们明白我们有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是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潜能。刚开始,总认为批改作业和家务活占去了看书的时间,但是在“被逼”的情况下,我们也克服了困难,挤出很多时间来看书,从而发现这些书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是书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逼”让我们走进书的怀抱,与它深情相拥,有时真的感觉“被逼”的感觉其实也挺好!
在读书沙龙的尾声,吴校长也用了一些话给我们极大的激励,其中有一句话我也很喜欢,它给我带来很多的思索,让我茅塞顿开,“其实,人生也一样要经历拔节的过程。此时,我们都能听见一个声音,它充满坚定,又伴着彷徨,它充满自信,又伴着迷惘;它充满热情,又伴着浮躁。这是生命拔节的声音。读书吧!”相信读书会我让我彷徨、迷惘、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让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在读书中倾听生命的拔节,感受书的无限魅力!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 篇4
参加了南林幼儿园的读书沙龙我有了以下体会: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能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所以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
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和安全,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对父母很重要。父母也要和孩子经常交流,陪孩子玩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才能读懂和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才能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其次就是父母不要把孩子捧得太紧,适当的时候就该学着放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思想发展出发,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干,使他们的想象、创造、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给予孩子较大的自由度去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孩子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即使一时做错了,也不必横加指责,应晓之以理,使其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能做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能做的。孩子自己的选择体现了孩子的爱好与内心的需要,是孩子用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精神。
对于家长和老师谈到的孩子“任性、淘气”问题,第一,要摆正心态,第二,要巧妙引导。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行为,如果只会盛气凌人地训斥、责骂、阻止,只会说“不准”“不要”“不能”“不许”,那么,我们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打击了孩子由于主动探索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孩子可能失去探索的勇气和欲望。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优秀的天性,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破坏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陪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还有就是我们谈到的孩子的一些任性问题,其实中班的孩子正好处于强烈的“秩序敏感期”,也就是他内心在建立一个完美的秩序,不允许别人打乱。比如,他非要自己独立下车;比如,回到家里他要去开门;比如,他上车要自己投币;比如,他非要自己扔垃圾……如果别人打乱,他就会哭闹着要求重新来一次。处于秩序敏感期阶段孩子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尊重!除非是孩子在商店里,非要爸爸或妈妈买一个玩具,家长不同意,孩子大哭,甚至在地上打滚撒泼,这属于任性,不能纵容。
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关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孩子都能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会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