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身边的感动》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边的感动》演讲稿 篇1
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懵了好几天,因为我一直认为“感动”这个词很神圣,不说惊天地、泣鬼神,至少也要让我热泪盈眶吧,而我真的想不出公司里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能让我感动的人和事。直到有一天,我细细地回想进公司二十二年来的经历,回忆着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却数次被触动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原来感动一直在我身边,一直在伴随着我。
有一种感动叫“潜移默化”:记得刚进公司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刚跨出校门的毛头小子,没有社会经历,不懂人情世故,认为领导的层面很高,离我们很遥远。但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想法,并影响至今。1992年底,为了迎接第一条外轮“兰姆帕斯”号的靠泊,公司提出了“苦干四十天,迎接大油轮”的口号,当时的情况是设备调试还未完成,也没有兴海公司的概念,所有的扫尾工作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完成。记得当时大罐上水试压后,排不干净的水需要我们进罐清扫,时任基地主任的张松岳穿上高筒雨靴,和我们一起钻进大罐进行清扫,一勺一勺地往罐外舀水,工作虽然简单,却并不轻松,身上很快就出汗了,但刺骨的寒冷透过雨靴侵蚀着我们的双脚,使我们真正体会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想跺跺脚啊,但水会溅到身上,想跑到罐外暖和暖和吧,但看到张副总一直在认真而执着地舀水,谁也不好意思这么做。就这样,在张副总的带领下,大家一直坚持到把大罐的积水清扫干净才离开。通过这件小事,使我对“领导”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做为一个基层领导,就应该和员工一起吃苦耐劳,给员工起表率作用,这样才能鼓舞士气,才能使员工心服口服。
还有一种感动叫“爱岗敬业”:20xx年2月28日,这是一个我终生难忘的日子,D-08在进油时冒顶了,事情已经过去8年了,但那天的情景仍然在我脑海中清晰存在,挥之不去。那天当我赶到现场时,只看到汽油顺着D-08罐的透气孔往下冒,整个现场被油蒸气所笼罩,如同覆上了一层薄雾,“赶紧关阀门”,我的脑子里刚闪过这个念头,就看见有一个人头上顶着一件棉袄冲进了油蒸气中,这是谁?两分钟后,这个人一边咳嗽一边干呕着冲了出来,掀掉头上的棉袄,才发现他是当天的成品油班长曹火山,正是因为他及时冲进现场关闭了阀门,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事后想想真得很可怕,当时现场的油气浓度绝对是在爆炸极限内,任何一点火星都有可能引起惨烈的后果,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不是谁都能有这个勇气冲进去的。事后我也和火山交流过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他的回答,他说:“我不敢想后果,我是当班班长,应该我去关。”这就是我们的基层班长,在最危险的时刻仍然牢记自己的职责,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火山,好样的,赞一个!
再有一种感动叫“默默奉献”:那是一群人,他们活跃在码头,他们活跃在罐区,他们活跃在岙山库区的每一个生产角落,是一群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见证着黑夜与黎明的交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兴中的今天和明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在倒班岗位上干到退休,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平凡而扎实的工作,但他们是兴中的基石,是兴中发展的保障。我知道,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接到过周边油库的邀请,但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兴中的忠诚,坚守着这块成长的热土,面对他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双手点赞呢?
人生,本是因一场场细小的感动组成的。其实,感动不一定是要做出一番大的事业,而是那份精神,那份信念。我们总在抱怨这世间可以让我们感动的事物越来越少了。殊不知,世界上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感动的眼睛。只要我们抛开世俗,返朴归真,淡然从容,用心去感知,用情去体味,我们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感动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命里处处有平凡,人生中常常有感动,平凡因感动而变得更加美丽,人生因平凡而变得更加真切。
《身边的感动》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佛子山小学五年级的***,今年十岁,《中国精神颂》里面的小故事我都认真的看完了。
也许我还太小,里面的一些故事让我感动之余,也让我为之惊奇,甚至我还会动用想像力去问,《27年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为什么不找10个伙伴,这样用2.7年就可以完成《本草纲目》;愚公为什么不搬走自己,却非要去动几十万年也难得搬走的大山;《砍树留邻》里的那两家人为什么要用砍树这种违法的方式来换和平。或许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久远了,他们的行为让我不解,但我还是为他们孜孜以求的品格而沉醉。
但是书中袁媛、马鹏飞等小英雄就像我身边的同学一样亲切,他们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的真实,让我感动!
8岁的袁媛在父母因煤气中毒晕倒时,她有点儿害怕,但是没有哭,她想起起老师在生存教育课上教的自救知识,马上实施起来:第一步,她迅速地关上液化气阀门;第二步,她打开了家里的门窗;第三步,她拨打了110,120电话求助。袁媛的果断勇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将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3岁的马鹏飞从5岁起就开始做“家长”,父母离异不知去向,5岁的他开始烧水做饭,担负起了照顾生病的奶奶的重任,而马鹏飞还没有因此耽误学习。贴在马鹏飞床头的作息时间从早上5:00到深夜23:30密密麻麻写满他这一天需要做的事情,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他说:“奶奶把我照料,我照顾奶奶是理所应当的”。
其实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像袁媛、马鹏飞一样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逃不躲,勇敢地面对并解决它;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被困难吓倒,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最后困难总是迎刃而解;还有的同学是低碳生活拥护者,他们是家里和学校里的节水节电小小监督员;特别是我们同学中有好多像马鹏飞哥哥一样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分忧,在学校认真学习、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快乐健康成长。
这些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同学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在生活中少浪费一滴水,少折一枝花,多种一棵树,多让一次座……这些点点滴滴无不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无不是为今日成功的中国添彩。
同学们,我们在感动之时,也要向这些小英雄学习;学习他们,让我们携手为明天辉煌的中国而奋发进取!
《身边的感动》演讲稿 篇3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令人感动的事。记得在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很感动。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出去散步,街上有很多晨练的老人,有的在慢跑;有的在蹦蹦跳跳;还有的在做操。我和爸爸在街上绕了一圈快要到家了,看见了一个老爷爷在人行道上边走边跳。这个老爷爷可真厉害呀,这么老了手脚还这么灵活。可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那个老爷爷好像被什么东西绊倒了,一下躺在地上,起都起不来。
有很多人路过,就回头看了看就走了。可是这时爸爸跑过去扶那位老爷爷,好不容易才把老爷爷扶起来,可是他的脚很痛,好象受伤了,根本走不成路了,那个老爷爷给爸爸了一个手机叫爸爸帮他给他儿子打个电话,叫他儿子来接自己。打完电话不久,就见他儿子开车来把老爷爷接走了,还感谢了爸爸。
这一件事令我很感动,爸爸那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我觉得每一个人看见那种事都应该去帮助,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反过来也会帮助你。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把它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身边的感动》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人们常说,老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老师更像是学生的另一位亲人。每当我看到我们学校一位位勤勤恳恳但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我真的好感动。
感动如同一汪清泉,浇灌出最美的心灵之花。正因为我校有了一批好老师,美丽的校园更加容光焕发。看,初一年级180班的班主任陈老师正带着学生在打扫卫生,手拿长扫把正打扫楼梯道顶板的蜘蛛网,从此这个人流最多的楼梯道焕然一新。打扫卫生的同学们干得更起劲儿了。
他,不是孩子的父亲,却俨然像个父亲挺起脊梁,背起一个体重比他还重的生病的胖男孩,快步向医院跑去。淋漓的汗水湿透了衣背。他却来不及擦一擦,看着学生安全了才松了口气。此时谁还敢说“完全是在装酷扮相”?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们还得查阅大量资料,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不知道的谦虚询问,知道的会毫无保留送上真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为他们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而少了小家子气的相互戒备。正因为有他们,我校的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面。
每次,当学生做得好时,您会象慈祥的母亲,快乐的微笑。每当学生做错事时,您循循善诱,一次次给予开导。
是谁在深夜轻轻为住校的学生拉起被角?是我们的徐老师!正因为有他,我校的寝室管理和寝室文化独具一格。
是谁在每天的早晨总在广播室中广播:“某某班的卫生责任区没有打扫干净,”是我们的黄老师,正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我们的校园才更美,更干净,更美。
是谁为学生解决繁琐的纷争而耽搁了许多本该休息的时间?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正因为有他们,我校的学生才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
老师,只要是您有能力为学生为学校做到的事,您无所不能。不叫苦,不叫累,忘了休息,忘了身体,甚至忘了照管自己的孩子。还得任劳任怨,学生的顽皮淘气,家长的不解指责,社会的怀疑质问,这些您都得默默承受,谁叫您能力有限,但更因为您是一名老师,想做一名无愧于心地好老师!
教师,您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
在此,我真诚地向辛勤耕耘在工作岗位上的全校教职工说声:“您们辛苦了!”